APP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新方法

2016-10-27王静茹

人间 2016年25期
关键词:积累素材体验生活作文教学

王静茹

摘要:作文教学应该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选择最恰当的方法,给学生一片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去自由翱翔!这样的作文教学才是有效的。

关键词:作文教学;体验生活;积累素材;优化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74-01

学生虽深处农村,却看不到自然的美,农村生活的趣,作文时套话、假话、空话连篇,没有什么具体内容;更有部分学生错别字百出、词不成能句、句不能成文。教师往往把其原因归咎于农村生活枯燥单调,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狭窄,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深究其因,有其客观因素,亦有其主观因素。从客观上讲,学生身处农村,受学习条件、生活环境的限制,阅读量少,词汇积蓄量较贫乏,普通话表达能力低下;从主观上说,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缺乏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习作方法的指导。

一、引导体验生活

新课标指出“要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创作空间,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因此,平时还应给他们多提供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给他们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一篇篇神采飞扬的习作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

精心设计组织开展的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个性,陶冶情操,而且能够加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努力创造各种生活实践条件,促使学生自觉主动投入生活实践,并且加于随机引导启发,融作文指导于活动中,就可以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次野营活动以后,有教师以《野炊》为题让学生作文,不少学生的作文就出现了比较多的精彩片段和镜头。如一个学生写野炊生火:“我只想把火烧得旺旺的,一下子把松枝、枯草塞進灶膛,伏在地上用力吹气,没想到一股浓烟倒灌出来,熏得我眼泪直流,咳个没停”。就这几句话,把一个平时不善家务的小家伙非常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事实也正是如此,学生参加了实践,就会有切身的体会。在活动中,学生看了、听了、想了、也做了,内容越丰富,他们的感受就越多,体验就越深刻,作文起来就得心应手,也就不难了。

二、增强学生兴趣

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也就不会乐意去写.。这是因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以利用音像创设情境;可以利用图片创设情境;可以利用语言创设情境;可以利用作品欣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游戏来创设情境;可以利用生动的表演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大自然的景物创设情境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有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为最终目的。

例如利用游戏创设情境。由于是玩游戏,学生的兴趣非常高,都积极主动地交谈起来,议论活动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参加的人是如何做的,自己以是如何做的,以及旁边的同学的语言、动作、神态、情绪等又是如何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就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作文,而且内容具体,语言也比较生动

学生经历了活动的全过程,真实体验了其间的乐趣,有了自己的亲身感受,当当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再也不会感到作文是一种痛苦的事。游戏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写作素材,又营造了宽松的氛围,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鼓励积累素材

日积月累,学生就可以积累大量的词语,在以后的写作中就可以信手拿来使用,选择最适当的词语。这样就可避免作文时语言乏味、无话可说的现象出现。大量阅读可以掌握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好的文章,除了题材新颖、言辞优美、生动具体外,还要有恰当的表达方式。如果大量阅读各类文章,就可以学到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时就可以根据体裁和内容的需要选择最佳表达方式,这样可以使文章变而不乱,起到引人入胜、使读者欲罢不能的作用。大量阅读可以丰富情感体验,如果大量阅读各类文章,学生就可以体验作者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如果读得深入,甚至可以同作者同欢乐,共哀愁,体味人生的喜怒哀乐,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有些学生在阅读时,文章里写的事正好与自己的一些经历相同或相似,因而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的体验多了,学生的情感自然就会丰富起来,写起文章来就会融进自己的感情,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那种干巴巴的“感情”,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大量阅读可以积累间接生活经验,增加各种知识。由于学生的年纪小,生活圈子小,活动时间少,因此他们的生活知识、社会知识等都非常少。大量阅读可以使学生间接获得他们还没有机会接触的自然、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这样他们在写作文时,在选材、叙述或说明时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生活常识或其它知识性的错误。

四、优化作文批改

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如何使作文批改更有效?笔者认为师生不应把作文当成孤立的个体,而应把它作为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把作文批改看作是一种阅读的交流、一种心灵的沟通。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让作文批改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流的场地。在评改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老师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笔者发现小组同学在互改交流中,无拘无束、乐于交流,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哪怕是一个小问题他们也会争得面红耳赤。他人评价时,无疑能让自己大受启发,以广阔的视野对习作进一步修改;评价他人时,亦能使自己得以借鉴,吸取他人的闪光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教师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既促进大家情感交流,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北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积累素材体验生活作文教学
成长
立正!新兵们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巧用多媒体教学 使习作课堂更有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生活中的“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