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媒体的大学生间“点赞”行为动机与效果研究

2016-10-27刘林沙牛晨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点赞动机社交

□刘林沙 牛晨越



基于自媒体的大学生间“点赞”行为动机与效果研究

□刘林沙 牛晨越

[西南交通大学 成都 610031]

随着社交网络的广泛使用,点赞功能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和接受。同时,它也招来了不少质疑的声音。点赞功能给互联网社交带来了什么,它又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这些问题值得探究。以西南交通大学学生为例,用观察法、问卷调查、访谈法三大研究方式,从传播效果的角度,探究大学生群体间点赞行为的动机与传播效果,可挖掘点赞行为背后的深刻意义。

点赞;行为动机;传播效果

一、概念的界定

自媒体(WeMedia)是一个相对新鲜的词汇,它最早出现于2001年。2007年美国学者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在研究报告中给“自媒体”下了严谨的定义:“WeMedia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提供并分享他们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1]

“点赞”是当下自媒体社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流方式之一。“赞”是社交网络中的一种符号,其标志通常为一个翘起的大拇指,也有心形或笑脸样式。“赞”按钮速度快,非常符合快节奏的网络生活[2]。

新浪微博于2013年1月推出点赞功能,允许用户对关注用户的微博进行“赞”、但不转发不评论,瞬间吸引了大量用户。从2013年10月17日开始,用户可以对任何微博下的其他用户评论进行点赞[3]。

二、基于自媒体的大学生点赞行为动机和效果研究

(一)西南交大学生“点赞”行为参与现状研究

1.研究方法:观察法

2.研究目的:通过观察西南交大官方微博的被点赞情况,判断“点赞”是否是西南交大学生群体常用的功能,并观察得出他们“点赞”行为的现状和直观目的。

3.观察对象:西南交大学生对微博账号“服务交大”“交大教务”和“西南交通大学”的点赞和评论状况。

4.观察过程及结果

针对“服务交大”“交大教务”和“西南交通大学”三个官方微博,本小组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观察。

三个官方微博各司其能,“服务交大”的使用者是西南交大后勤的主管,其微博主要用来发布学生的日常生活、学校后勤的日常安排信息,同时负责处理学生投诉和建议;“交大教务”负责发布日常教学任务安排信息;而“西南交通大学”的微博内容多为励志的言论和图片、文章、音乐、资料、校务等的分享。

三个微博账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多数微博的点赞量远远大于转发量和评论量。观察期间,研究小组发现,“西南交通大学”在10天内共发布微博91条,其中有78条微博的点赞量大于转发量或评论量,有5条微博的点赞量大于评论量和转发量之和。“服务交大”和“交大教务”官微的观察结果也非常类似。

因此,调查研究小组得出结论,西南交大学生在自媒体中经常使用其“点赞”功能。同时,调查研究小组假设,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点赞甚至可能代替了转发和评论的功能,并在西南交通大学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和心态表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西南交大学生的点赞行为效果研究

1.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

2.研究目的:运用问卷调查法进一步确定点赞功能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3.研究对象:大一到大四学生,性别不限、专业不限。

4.观察结果:通过对大一到大四共800名学生采取不记名方式发放问卷,最终收回问卷729份,其中有效问卷671份。通过数据的整理,现分析结果如下:

(1)点赞并不是敷衍

根据对问卷第9题(您使用“点赞”功能的主要三种动机)、第10题(看到您感兴趣的内容,你更愿意点赞还是评论)的数据统计,我们得到如下结果:

64.2%的同学通过点赞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支持和欣赏,在671份有效调查问卷中,431人均赞同这一选项;相反,仅有176人认为点赞是为了调侃,73.8%的人则根本不会在表达负面情绪的状态下点赞。

点赞也是回避深层次沟通的手段。点赞是既能表达问候,又能避免无话可聊的尴尬,有121人选择了该选项。但这样的情况不占多数,87%的人依旧乐于深度沟通,也就是说,点赞更像是一种更委婉的拉近人际关系的方式,帮助不擅长沟通的人完成人际交往[4]。

(2)面对不同人群,点赞频率不同

通过对第6题(您社交网络的主要组成)、第10题(看到您感兴趣的内容,你更愿意点赞还是评论)的交叉分析,我们得到如表1中的结果:

表1 看到您感兴趣的内容,更愿意点赞还是评论转发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面对不同的人群,人们所选择的沟通方式有所不同:对于家人亲戚,多数人选择点赞、评论并重的沟通方式,这部分同学的比例高达46.8%;而在熟悉的同学、同事之间,评论的可能性更高一些,分别占到了55.8%和37.1%,面对少见的老友,这一可能性也有29.4%的比例;调查结果还显示:在老师、陌生人之间,大学生更倾向于点赞。

(3)面对不同人群,点赞的心态不同

通过对第6题(您社交网络的主要组成)、第9题(您使用“点赞”功能的主要三种动机)的交叉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结果:首先,在朋友同学之间,点赞的心态比较轻松,多数是好友间互相支持,或是玩笑、关心等;其次,在亲戚之间,支持和关心的心态也很常见,但习惯性点赞、任务型点赞也占据相当高的比例;最后,在领导、老师、陌生人之间的点赞心态则比较复杂,拉近关系、避免深层次交流等心态值得注意。

(4)点赞影响大学生社交心理

综合分析第17题(对于社交网络中经常给您点赞的人,您在日常生活中对他的态度是否有所改变)的统计数据,我们得到如下结果:

表2 对于社交网络中经常给您点赞的人,您在日常生活中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吗?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对于社交网络中经常给自己点赞的人,有436人认为对方点赞是出于善意,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对对方的态度有所改变,这些人占到了65%,其中感觉对方非常关注自己的占37.1%,余下的27.9%则感觉双方之间的感觉更加亲切。

同时,对经常点赞的行为表示反感的人群数量也不容小觑,他们占据了25.2%的比例——对于他们来说,经常点赞令他们觉得点赞者有话不说,有点隔阂。其中有18人称自己被对方通过点赞行为恶意嘲笑,感到很受伤,这18人占据了2.7%的比例。

而对点赞行为无动于衷的人群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但相较于前二者,明显比重较轻——只有9.8%的人表示对点赞没有感觉,“点赞并不能说明什么”。

(5)点赞影响蔓延到日常生活

点赞的效果是否会辐射到日常生活呢?从第20题(“当我频繁给XX点赞后,我们的关系似乎亲近多了,TA见到我变得更友善了”)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善意的点赞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确实有相当的影响,有498人感受到了这种辐射,比例高达74.2%。但是,这种影响并不具有决定性,认为点赞只“有点影响”的被调查者有321人,占47.8%,依旧是大多数。

(三)西南交大学生的点赞行为动机研究

1.研究方法:深度访谈法

2.研究目的:依照问卷调查得出的初步结论设计访谈法的问题,并对学校大学生进行线上或者线下的访问,能够了解到大学生在自媒体上有点赞行为的动机。

3.研究对象:大一到大四共计10名学生,具体情况如下:

表3 10名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

4.观察结果

通过对以上10位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以及不同级别同学的深度访谈,通过询问他们相关的问题,整合得到的问题答案,发现西南交通大学的学生点赞行为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媒体上的点赞行为是日常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延伸

点赞能够维护人际关系,甚至追回已经失效的关系。

“通过点赞,我的朋友可以知道我一直在关注他,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我们的友谊,维持我们之间的关系。”(C)

“本来上大学后跟以前的好多同学就失联了,但后来微信和微博发展起来后看见也会互相关注了,但是毕竟很久没见也不会主动去说什么话,看见他们发的图片什么的想回复也不知道回复什么,干脆就点一个赞,即表明了我的关心,我们双方也不会感觉尴尬。”(D)

点赞能赢得更多的点击和关注,进而扩大交流范围,相互点赞的行为成为累积社会资源的新型方式。点赞者通过点赞来达成“认识”,宣告立场,从而实现积累社会资本的目标。尤其是大学生处于刚接触社会的阶段,结识人脉的途径并不丰富,点赞更成为其优先选择的渠道。

“我今年刚到一家公司实习,因为各种原因我微信添加了我的老板为好友,因为手下员工太多,老板不可能记住我这个小小的实习生,所以我直接评论他的朋友圈就显得很尴尬,于是我开始就每天在他的朋友圈下面点赞,后来点赞次数多了,老板也眼熟我了,反而也会在我的朋友圈下面点赞或者留言,我觉得我用另外一种方式去赢得了别人的注意。”(F)

(2)点赞行为具有功能性

点赞具有标记性。新浪微博有一项功能,即将用户点赞的所有微博汇合在“我的赞”这一目录下,该功能使用户可以标记自己喜欢的微博内容,便于日后浏览。

“我看微博喜欢收集一些微博上的菜谱和减肥秘籍,但是这些微博都是平时刷新微博时看见的,所以我就先赞一下,等到我有空的时候我再去翻我赞过的微博,然后再用电脑将它们分门别类,这样很方便的。”(I)

“我微博里赞的全是一些名言警句和心灵鸡汤,每次我烦躁的时候我就去翻我赞过的微博,然后一条一条的阅读。”(B)

点赞也使用户可以自由地表达认同和肯定的态度。

“我只会点赞那些我感兴趣的微博,还有我认为说的正确的东西。”(J)

“既然我已经点赞了,那肯定就是说明我对这个表示认同。”(E)

“我认同但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就点赞表明我自己的立场,这样又不用说都明白。”(H)

点赞也被用于网络营销,因此更具有利益性。例如常见的集赞换礼品的营销手段,将广大的网友纳入积极点赞的氛围当中。

“最直观的是从韩国那个柠檬杯开始,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集齐多少个赞就可以得到柠檬杯,我也试了的,但是我朋友圈人不多,就没拿到,所以也不知道真假。”(H)

“我觉得就是商家推广商品的手段,是不是真的还不一定。”(A)

“是真的,我曾经因为集齐了88个赞得到了一只Innisfree的唇膏,我觉得很棒”(F)

(3)点赞行为具有情绪性,是大学生群体自我内心的表露

点赞是情趣化的符号表现,除了以上谈及的“表达对事物和观点的赞同”以外的积极情绪以外,还有带有调侃和戏谑的消极情绪存在,是一种伴有“恶搞”的心态[5]。

“也不能全说点赞就是表达认同了,有时候朋友在朋友圈里发一些糗事,我也会点赞啊,说得难听点就是表达我对他的嘲笑,其实也就是戏谑啦。”(G)

“很多时候我的吐槽也有很多人点赞啊,或者还有发生一些糗事的时候,我知道他们是在笑话我,但我不介意啊,因为就是朋友之间的关心和嘲弄嘛。而且一般糗事啥的只有关系特别好的才会点赞,平时关系一般的也不会主动去点赞。”(E)

点赞也可能是体现自我存在的工具。点赞的发展促进了“点赞狂魔”的出现,部分用户不分好坏,对于每一条微博都点赞。

“我遇到的点赞狂魔是一个喜欢我的男生,他喜欢我很久,但我不喜欢他,我们平时也没有交流,但是每当我发一条微博他就立刻点个赞,我知道他想让我知道他一直在关注我,可是我觉得很烦,就像一个偷窥狂魔。”(E)

“我也当过点赞狂魔,没别的,就好玩,好多微博我其实都没看就一直点赞。”(G)

(4)点赞是用来弥补语言的空白的方式

随着微博平台上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重复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用户对同样的信息或观点(尤其是朋友之间转发的消息)会感到厌烦。此时,点赞就成为了弥补语言的空白的一种方式,点赞行为既表现了自己的关注又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

“同一个段子出现,那我干脆就不评论,全部点赞,要不给这个留言不给那个留言影响朋友之间的感情嘛。”(C)

“我遇到过当时朋友圈里有两个人发布一模一样的东西,关系一般的那个人先发我觉得好笑就留言了,关系很好的那个朋友后发,我因为看过了就没有留言,然后那两个朋友又是互相关注的,关系好一点的那个又很在意这些事情,就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后来被我知道了,我觉得很是尴尬,所以以后看到一样的感兴趣的还是点个赞吧。”(D)

三、结语

从以上的研究来看,“点赞”行为在实质上折射了当今以大学生为首的青少年互动方式的改变,在日常生活中,人类主要依靠肢体动作和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想法;而在网络上,除了普通的文字交流,点赞则成为了情感上共鸣的体现。大学生在进行点赞的时候伴随着自己的动机,或是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是对自我的表露、或是替代话语的空白,或是体现自己的存在感,或是情感的抒发,都是大学生在选择点赞的同时所表现出来的。通过以上的种种研究表现,点赞这一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们的日常人际交往,点赞成为了一种诉诸情感的方式,满足了个人使用者社会整合的需要,加强了用户与亲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的联系[6]。点赞带来的种种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点赞,但是,在享受点赞带来的便捷的同时,点赞者不应该忘记的是,真正的沟通并不是便捷的一个“赞”就能完成的,沟通中的真诚与真实才能表达真正的自我。因此,点赞者可以享受点赞带来的便利,但一定是要有现实基础来进行深交,才能真正实现人际交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秦韶华. 多学科视域下高校共青团微信平台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4(5): 92-95.

[2] 周婕.“点赞”并非真实沟通[J]. 新闻战线, 2014(2): 72-73.

[3] 欧阳照, 王英翠. 社交网络中“点赞”现象探微[J]. 今传媒, 2015(6): 11-13.

[4] 汤娜, 魏宝涛. 传播学视角下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研究[J]. 新闻传播, 2014(4): 214.

[5] 辛尔露. 从媒介批评视野看社交网络中的点赞评论[J]. 东南传播, 2014(4): 115-117.

[6] 王巧珍. 微信点赞,机遇与挑战并存[J]. 销售与市场, 2014(17): 13.

Research on the Motivation and Effect of Lik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We Media

LIU Lin-sha NIU Chen-yu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 China)

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social network, the function named like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which has drawn a lot of voice of doubt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it is worth researching on what did like bring to social network, and how did the function influence our daily life. In this paper, researchers select the student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as a case, and use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 and the effect of using lik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end, researchers discover the significance behind the function.

like; motivation;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G206

A

10.14071/j.1008-8105(2016)05-0096-04

2015-10-11

2014年四川网络文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独具特性的网络社群:微信用户聚合与互动行为研究”(WLWH14-03).

刘林沙(1976-)男,博士,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牛晨越(1992-)女,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15级研究生.

编辑 张 莉

猜你喜欢

点赞动机社交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社交距离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