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2016-10-27石志君

关键词:贝拉螺杆菌胃溃疡

石志君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600)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石志君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600)

目的 对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进行研究和判定。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观察组予以胃溃疡患者口服雷贝拉唑片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病征消失时间、HP阳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的病征消失时间、HP阳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胃溃疡患者口服奥美拉唑的疗效较为可观,能改善胃溃疡患者的胃部体征,但雷贝拉唑效果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雷贝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

胃溃疡为临床十分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常表现为腹痛、胃酸过多,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异常的症状,对于治疗胃溃疡,临床上常以抑制患者胃部胃酸分泌为目的[1],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对其进行治疗,为了探讨不同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酸分泌抑制的疗效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选取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0例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在经过患者本人和家属的允许下,采取硬币式分组,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胃镜等相关检查,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恶心及反酸的现象,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平均年龄(45.36±5.82)岁,平均病程(2.02±0.52)年;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6.37±5.90)岁,平均病程(1.99±0.58)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在接受相应药物治疗时,均戒烟戒酒,避免辛辣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必要时予以禁食。对照组于早晨7 h空腹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 mg/次,1次/d,持续1个月观察其疗效;观察组于早晨7 h空腹口服雷贝拉唑肠溶片[2],20 mg/次,1次/d,持续1个月观察其疗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病征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在治疗前均是100%,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为4.44%(2/45);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为33.33%(1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出现腹泻患者有1例,恶心2例,头晕2例,不良反应率为11.11%(5/4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1.11%,其中出现腹泻4例、恶心4例、头晕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两组患者各项病征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嗳气、反酸、食欲不振、腹胀及腹痛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病征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病征比较(±s)

组别 n  反酸消失时间  食欲不振消失时间  腹胀消失时间  腹痛消失时间  嗳气消失时间观察组 45 8.85±2.21 10.30±1.90 6.51±2.25 9.30±4.15 7.25±2.54对照组 45 13.35±3.28 15.52±3.36 13.21±6.08 16.36±4.66 13.01±4.20

3 讨 论

胃溃疡是具有高发病率特性的消化系统疾病,据调查,其男性的胃溃疡发病概率要远高于女性,且病征更为严重。部分资料显示,该病发病率在男性中较高和男性大量摄入尼古丁有关。胃溃疡的发病机制是因为患者胃部的酸性过高,再合并HP感染,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所致的。故临床上以清除HP感染、平衡胃内酸碱度为主要治疗手段[3]。

奥美拉唑为抗胃酸药物,其作用机制是与H+K+-ATP酶的-SH部位产生结合,从而抑制胃部细胞分泌胃酸,临床上常用于慢性胃炎所致的胃溃疡,疗效较为显著,但由于胃溃疡患者对该药的耐受程度的差异性造成该药的起效较为缓慢,并且其不良反应较大。

雷贝拉唑为第二代质子泵抑制类药物,其有效成分为雷贝拉唑钠,属于咪唑类药物,雷贝拉唑钠不仅可以对H+K+-ATP酶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还可以抑制胃溃疡患者胃部的HP感染现象,据研究,雷贝拉唑钠在患者体内的生物效应更为明显,与奥美拉唑相比,雷贝拉唑钠的起效时间更为迅速,且作用于人体的时间更长,不良反应较小[4]。

观察组患者的病征消失时间、幽门螺杆菌的阳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了对2种药物对胃溃疡患者的病情均有改善,均可以降低患者胃内的酸度及HP感染,但是雷贝拉唑的疗效更为明显,且不良反应较少,雷贝拉唑可作为治疗胃溃疡的首选药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王荣国.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6):631-632.

[2] 林 晔,曹德清,汤建华.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J].抗感染药学,2015,12(6):911-913.

[3] 陈珍月.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5):3362-3364.

[4] 李耀荣.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33例临床疗效[J].天津药学,2015,27(6):38-39.

本文编辑:刘帅帅

R543.1

B

ISSN.2095-6681.2016.01.146.02

猜你喜欢

贝拉螺杆菌胃溃疡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探讨慢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老狗贝拉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四十九条围巾
甘草次酸抑制胃溃疡大鼠胃黏膜细胞的凋亡
三根横线的秘密
抗生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