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与“五位一体”之间的逻辑关系
2016-10-26李祥兴高文娟
李祥兴+高文娟
摘要:从思想演进和发展的脉络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但二者之间在“承”与“进”上又有一定的差异,并最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厘清二者之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对于自觉坚持两个布局,从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四个全面”;“五位一体”;逻辑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6)10-0067-03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历史经验、破解实践难题中,先后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随后又将其概括提升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那么,它与十七大上实际已经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这是摆在当前理论界面前的一个问题。总体看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以下简称“两个布局”)在思想发展的脉络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但二者之间在“承”与“进”上又有一定的差别,并最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中。
(一)
从思想演进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看,这“两个布局”之间是一脉相承的,主要表现在:都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紧紧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理论主题展开并有着共同的价值诉求,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这是它们之间共同的“脉”。
第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两个布局”共同的理论基础。仔细研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不难发现这“两个布局”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而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转化形态,并集中体现在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1]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体现,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浓缩,也是党的理论基础。之后,从党的十三大一直到十八大,党章虽然历经多次修改,但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表述,却一字未动。之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一是这一思想路线的科学性、真理性决定了其无需修改;二是全党已经统一在这一思想路线之下,并且已经成为全党自觉的行动指南。这也说明从十二大到十八大以来的历届党中央所遵循的世界观、方法论是一脉相承的,理所当然地成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应遵循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两个布局”共同的理论主题。党的十七大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一并概括起来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是因为它们都围绕一个共同的理论主题,即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说,这是当代中国的中心议题,每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必将承接这一接力棒,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这一思想的继承和接力也不例外,其理论主题理所当然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布局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认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认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等几个方面深化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二是深化了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因为它“集中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3]28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论点和新的判断。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从社会形态上深化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上论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相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那就是无论是“五位一体”总布局,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展开,都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服务的。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当然,“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为当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直接的指导,也对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三,这“两个布局”有着共同的价值诉求。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共同价值诉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这一考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布局不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方面进行设计,而且其指标体系也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但是,从当下整体情况看,一方面“时”和“势”有利于实现这一布局,有利于完成这些指标体系,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艰”和“险”又在增多,不利于这一布局的实现。但是随着我们国家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的期待比以往任何时期更高、愿望更加强烈。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适应这种新期待、新要求适时提出的,这一布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解决问题、化解挑战,是攻坚克难、实现全面小康的行动纲领,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由此可见,这“两个布局”之间的价值诉求是相通的。
第四,这“两个布局”都坚持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如果我们把眼光投射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视域中,就不难看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际是对我们党历史上各个阶段发展布局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三大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奠基;十五大继承了这一布局并使其具体化,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纲领;十七大则发展了这一布局,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布局,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尽管这些布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突出矛盾而提出来的,但是其基本精神和内核仍然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并且在如何发展、如何改革、如何依法治国、如何管党治党,在发展的目标、动力、保证、保障等重大理论原则和思想上都是一致的。虽然不同的布局有不同的表述和要求,但就其基本观点来讲,都保持着基本一致,或者说是在基本一致基础上的发展。
此外,这“两个布局”之间呈现出前后相继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第一阶梯,也是“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实现的阶梯;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也是“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实现的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法治保障,也是“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实现的法律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也是“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实现的根本保证。因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实现创造条件,是后者实现的基础所在。
(二)
从理论创新发展的视野看,这“两个布局”具有相同的“脉”,在“承”与“进”上又凸显出一定的差异,彰显出各自的特征。
第一,这“两个布局”的内涵和实质有差别。尽管都是布局,但是细心推敲,就会发现“五位一体”总布局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的是如何保证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真正实现,从字面理解二者之间似乎没有差别,其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五位一体”总布局强调的是“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调的是“战略”。总布局的“总”从时间上看主要指的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内容上看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部。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而战略布局的“战略”从时间上看主要是从当下到全面小康社会建成这一时间段;从内容看主要指的是以全面小康为中心的战略体系,包括战略目标、动力、保证和保障等。具体而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目标指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这车之两轮和鸟之两翼,必须全面从严治党,从而使这一目标的实现拥有可靠的保证和保障。从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奋斗目标,又有具体的战略措施和保障,分工明确、内容具体、逻辑清晰、可操作性强,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则是针对我们国家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言的一个宏伟目标,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这一目标的实现之日也就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向更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过渡之时。与此同时,这一目标的也为实现这一过渡奠定了基础,准备了条件。当然这一布局也具体阐明了实现“五位一体”总布局应坚持的基本制度、具体措施等。相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言,这个布局更为宏伟,更为原则。
第二,这“两个布局”提出的依据有差别。“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目标而提出的,基本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直接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所规定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是基本纲领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具体化和展开。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要是为了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即全面建成小康而提出的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战略构想,基本依据是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直接依据是“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因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质上就是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小康”“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也基本是与总布局的五个方面相对应的”,[3]22-23是总布局的具体化和展开,是新一届中央集体治国理政的思路与蓝图的集中体现。简而言之,“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管长远、管全局、管根本的,‘四个全面则是确定的战略方向、重要领域和主攻目标。”[3]29可以这样说,“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紧密围绕“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展开,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每前进一步也都为“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提供保障。另外,从总体看,两个布局都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的,尽管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没有变,但是二者面临的阶段性特征却有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三,这“两个布局”的逻辑层次有差别。从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来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为解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而提出的指导方针和行动指南,是一个全局性的整体规划。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具体展开的基本纲领,则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基本政策。而“五位一体”总布局则是党的基本纲领进一步的具体化,具体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如何开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实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党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的第二个阶段性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基于这一阶段性的战略目标而提出的更为具体的线路图。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将抽象的和具体的连接起来、贯通起来,需要有一个牵牛鼻子的抓手。‘四个全面就是一个战略抓手”,[5]“‘四个全面把远大理想转化为阶段性的战略目标,把相对抽象的‘五大建设”转化为明确的战略举措。”[4]这就凸显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逻辑层次上的差异。
第四,这“两个布局”的地位和作用也有差别。党的十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布局做出了新的科学规划,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途中的两座新的里程碑。现在我们离第一个百年的目标越来越近,基于这个考虑,新一届党中央适时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一环,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关键一步。这就是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和举措,它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而“五位一体”总布局则主要是就整个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而言的,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第二个百年目标服务的,其时间将延续到建国一百年。相比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言的建党一百年近在咫尺的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总布局目标的时间跨度显然要大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目标的时间跨度,更为长远。如果说,“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近期目标,那么,“五位一体”总布局则是着眼于中长期的发展目标,更为长远、宏观。当然,“五位一体”的布局对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指导作用。
(三)
尽管这“两个布局”之间既有共同的“脉”,又凸显出一定的差异,但归根结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中,这是二者之间的实践逻辑。
第一,这“两个布局”归根到底都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总目标。按照中央的构想,“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实现之时也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之日。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是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中第三步第二阶段目标的关键一环。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两个布局”的实现体现了我们党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长远目标和阶段目标的统一。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我们今天所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也是‘五位一体。在‘四个全面中,由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战略举措,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是实现‘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其阶段性目标的战略举措”。[6]换句话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基础,是为“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实现作量的积累。而“五位一体”总布局目标的实现也意味着整个初级阶段总目标的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个布局”都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总目标的。
第二,这“两个布局”都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推进而不断拓展和深化的。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逐步推进,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化。最初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是邓小平,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的“两手抓”战略思想;到了十五大,伴随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更加深入,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认识也逐步深入,从最初的“两手抓”发展到“三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六大,这种认识又前进了一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到十七大,这种认识实现了新的飞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到了十八大,除了继续坚持“五位一体”的认识外,在阶段性目标要求上也实现了从“全面建设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的飞跃。十八大以后,为加快实现大会确定的既定目标,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勾勒出中国未来发展的图景。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个布局都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推进而不断拓展和深化的。
第三,这“两个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内容上看,“五位一体”总布局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四个全面”之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因而只要在实践中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必将创造新的辉煌,“两个百年”的目标一定会实现,这必将推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新的战略布局和宏伟蓝图,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下去,并增添新的精彩篇章”,[7]13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此可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这两个布局。
总而言之,“四位一体”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布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厘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于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四个自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章程[M].人民出版社,2012∶18.
[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G].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0.
[3]曲青山.认真学习和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J].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 2015,(3).
[4]欧阳淞.科学社会主义的时代表达——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考[N].人民日报,2015-06-23.
[5]石仲泉.“四个全面”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N].天津日报,2015-05-11.
[6]李君如.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之八十一 [J].前线,2015,(4).
[7]李文阁.如何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J].红旗文稿,2015,(13).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