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优化探讨
2016-10-26姚远
姚远
摘要: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是保障科研有效顺利进行的关键。在科技创新强国思路的指导下,重视并做好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了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现状,以及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的思路。
关键词:科研经费 预算管理 优化
科研经费是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科研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科技经费预算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科技发展的步伐。2016年5月30日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学者们提到较多的就是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当前我国经济正由传统粗放经济向科技型经济转型,科技创新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科研经费资金管理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的需要。优化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是实现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措施。尤其在科研经费总量快速增长、规范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就需要通过预算管控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和协调控制的功能,实现科研资源的高效利用。另一方面,从科研单位发展角度来看。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科研机构也需要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提高机构的市场竞争力。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优化无疑是有效的管理措施。
一、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现状
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对科研项目顺利推进有着决定性作用,对我国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现状介绍如下:
(一)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困难重重
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导致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成为了空架子。调研中发现,在众多的科研项目管理中都流行财务与科研两本帐。参与科研项目审计的工作人员也常常感叹科研经费审计难。科研支出分类汇总时个别预算科目超支现象时常发生,还有一些科研单位挪用科研经费从事其他活动的现象也十分突出。预算与实际财务支持不相符、明细有出入,这些都给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带来众多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科研单位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重视不够
现代预算管理不仅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还需要内部达成统一的预算管理认知,才能充分发挥预算的管控作用。但在科研机构内,大部分科研人员对预算管理认知不够,甚至认为是与自己无关的工作。由于缺乏基本的预算管理常识,导致科研项目进行过程与预算管理脱节,常出现先斩后奏、先研究后申报的现象。因为对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不重视,科研单位在预算管理方面投入的人力和物力都有限。调研中就发现国内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缺乏专业预算管理人员的现象,往往是不懂财务的学生、课题组成员在参与预算编制的工作。
(三)当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不能有效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
作为科研的主力军,科研人才在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调研中却发现有不少的科研人员抱怨科研经费预算科目不合理。在不久前的创新大会上,就有学者直言不讳指出了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不能有效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是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
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工作复杂,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结合当前国内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对当前科研经费管理遇到的问题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研经费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设置存在多口径匹配的现象
会计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在整个预算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科研经费预算管理先阶段执行的预算科目制度体系主要依据财政部与科技部于2006年联合版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鉴于国内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科目较少,而会计核算科目较多,课题决算时会计科目与预算科目难以达到有效统一映射,给预算管理带来众多困扰。
(二)成本预算编制不合理
成本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国内现有科研经费预算主要以直接成本预算管理为主,对间接成本预算则涉及较少。间接成本是科研项目组织实施过程中不能直接计入课题研究成本的相关费用。例如:科研进行期间的综合管理费、条件保障费、绩效等等。在对比欧美科技创新型国家的科研预算后,发现我国科研经费预算中中间接成本所占的比例远低于这些国家。目前我国国内科研经费中间接成本所占的比例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忽视间接成本的预算将大大影响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另外,国内科研经费预算中,人工费的预算编制也不够合理,科研人员薪酬机制及人才激励机制一直难以有大的突破。
(三)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控制力度不够
预算执行是检验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有效性的关键。目前国内科研经费管理主要还是以财务部门管理为主。财务主导下预算执行难免不能适应科研日常工作的需要。另外,科研项目存在运作的复杂性,几年前编制的预算势必不能完全满足日后科研活动的实际。在科研项目管理中,常有科研人员感叹项目经费审批复杂,严重影响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科研经费管理现状来看,超支现象、调账现象还是存在,总体来看科研资金的利用率及社会效益都还有待提升。
三、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优化思路
2016年6月1日。李克强总理组织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上就如何贯彻创新大会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借鉴此次会议精神,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对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优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构建科学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框架
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暴露出的问题充分反映当前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结构框架不完善,存在漏洞。因此,设计科学的预算管理框架,是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优化的首要任务。预算管理是以财务为手段的现代管理策略,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是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框架的设计应当以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为核心内容。结合本人实践,总结出适合科研机构采用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框架如图1。
(二)建立科研经费预算调整机制
在6月1日的常务会议中,明确指出要将直接费用中的多数科目的预算调剂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在该政策的影响下,科研单位在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方面有更多的决定权。而且根据相关政策,项目年度剩余资金可以结转下年使用,最终结余资金可按规定留归项目承担单位使用。该政策的调整对广大科研单位来说无疑是利好消息。相信在该政策的影响下,科研单位加强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更高。各科研单位也应充分利用有些项目执行中可进行预算调整的政策,积极将课题预算调整到合理的水平,避免验收时仓促调账。
(三)合理提升间接成本、人员费等所占的比例
在科研经费成本预算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费用用于提升项目综合管理水平,为科研营造良好的管理环境是做好科研项目的保障。而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也是科研单位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最新创新大会的精神,增加了间接经费的比重,并且提出科研经费成本预算中用于人员绩效激励的费用可提高到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费后的20%。增加的人员绩效激励预算将大大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提升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水平
预算执行是预算管理关键。目前国内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普遍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要从改变这一现状,还需要科研单位切实认识到加强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引入专业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人才,提升预算编制的水平,确保预算编制能真正用于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实践。
(五)提升科研经费预算执行水平,依托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科研经费管理信息化平台
通过构建信息化平台,还能提升科研项目财务申请、审批的工作效率,避免了因为复杂的财务审批流程影响科研的顺利进行。通过信息化平台,也可以让科研工作人员清楚项目的预算方案,真正参与到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去。在政府积极推进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同时,科研项目将逐渐市场化。科研项目之间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科研成本控制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科研单位的竞争力。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引入现代化管理机制将势在必行。
(六)尝试科研财务助理的设立
目前,国家科技创新改革持续深化, 大力推动预算管理精细化进程、全面实施国库支付与公务卡结算制度、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与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规范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新举措不断推陈出新、加紧实施, 对研究所加快科研经费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为迫切的要求。目前科研经费一般由研究所财务部门负责管理, 团队负责人作为团队科研经费管理使用的第一责任人, 责权利尚没有完全统一。尤其在科研经费总量快速增长, 规范管理、严格管理要求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 研究所现行的科研经费内部管理体制无论在专业化人员配置, 还是在组织流程上都已无法适应。因此, 在科研团队实施科研财务助理制度, 加强团队内部科研经费管理的组织建设与能力建设, 是新形势下配合科研组织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手段与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团队经费管理专业化效能、提升团队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延展研究所财务管理链条。
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重视并做好科技创新工作,为广大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成为重中之重。在当前形势背景下提出科研经费资金预算管理优化问题不仅必要而且及时。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构建科学的科研经费预算管理框架、建立科研经费预算调整机制、合理提升间接成本等所占的比例、提升科研经费预算编制水平与执行力、设立科研财务助理制度等措施将促进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董敏,赵海成.科研项目经费监测预警模型的探讨[J].科技促进发展,2012(10)
[2]财政部.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4
[3]陈之院,潘成利.论国家科研项目预算科目与会计核算科目的协调[J].财政监督,2012.(02)
[4]赵选民,胡兰.完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4(02)
[5]王鹏.大学科研间接成本核算的国际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