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分析

2016-10-26唐晓平

财经界·下旬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实现方式供给侧改革性质

唐晓平

摘要:目前,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部分,就我国的经济情况而言,实际供给问题中存在供需失衡的现象,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推行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对供给侧改革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性质 实现方式

对于我国目前的供给现状而言,存在几种不同的供需失衡现象,为了有效解决供需失衡问题,需要对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工作加以重视。对于供需失衡现象而言,供给侧改革的推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了促进供给侧改革的推行,应该充分了解和掌握供给侧改革的性质和实现方式。

一、我国的供需失衡问题

我国的供需失衡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

(一)有需求无供给

近年来,人们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而我国现阶段的产品供给质量较低,难以满足人们对产品质量的需求,这种问题的积累引发了供需失衡。对此,需要对产业高效发展和创新技术进行有效推动,解决供需失衡问题,并对经济的增长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二)有供给无需求

有供给无需求会引发产能过剩,这种供需失衡现象的具体表现为大量产品积压。产能过剩问题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阻碍企业的良性发展。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对市场需求进行扩大,因此需要运用投资和刺激消费的方式解决这种问题。就我国的经济情况而言,由于环境污染和基础设施建设饱和等因素的影响,无法运用刺激需求的方式改善产能过剩现象,对此,需要运用供给侧改革的方式有效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三)供给体系低效率抑制有效需求

目前,我国的供给体系效率较低,这种现象对市场的有效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产品价格过高对有效需求释放过程的影响较为明显,在这种前提下,无法运用刺激需求解决高价格产品对有效需求的抑制作用,因此需要对供给体系的效率进行有效提升,通过产品价格的合理降低,促进有效需求的释放。

二、供给侧改革的性质

供给侧改革的发生前提之一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中的不合理问题,供给侧改革的性质在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的调整过程中有所体现。经济管理政策的调整主要是指对供给管理手段和政策重点进行调整。就供给管理手段而言,应该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管理需求对传统的行政化手段进行调整;就政策调整过程而言,应该将政策重点调整为供给管理。在我国的宏观经济中,供给是指生产环节中技术、资源等不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需求则是指产品的趋向。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合理配比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维持经济增长,政府需要对经济进行有效干预,这种干预主要表现对供给和需求的管理。供给管理是一种长期政策,这种政策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经济的增长以及对潜在产出进行合理作用。需求管理是指结合经济的实际变化情况对需求进行扩大和压缩处理。需求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减缓经济的短期波动。传统的供给管理手段行政化特征较为明显,为了提升供给管理效果,需要对供给管理手段进行合理调整,对要素配置扭曲进行合理校正,进而促进供给结构的优化,并对生产效率进行有效提升。

三、供给侧改革的实现方式

为了解决供需失衡问题,需要推行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主要是通过以下两方面实现的。

(一)政府职能方面

政府职能的完善会对供给侧改革的实现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政府职能的完善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第一,公共服务。在我国的政府职能中,公共服务不足是主要的短板之一,公共服务的事物具有正外部性和公共品性质特点。在我国政府职能的公共服务中,基础研究和基础信息的不足较为明显。为了弥补基础研究方面的不足,可以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对体制机制的激励约束条件进行合理整理。为了弥补基础信息方面的不足,可以对基础信息数据的整理工作加以重视,通过基础信息相关工作的加强,促进我国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第二,政策引导。政策引导是指政府通过某些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间接影响,这种政策主要包括财政补贴政策和财政税收政策。我国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过度追求,引发了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供给侧改革,政府应该将政策引导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要对环境污染征税工作加以重视,通过征税的方式,有效减轻或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第三,监管约束。监管约束的目的是对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进行规范,进而更好地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与传统的行政方法不同,监管方法具有一定的直接性特点,它可以直接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进行干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监管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一是监管不足,这种现象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二是监管过度,这种监管问题主要是指对竞争性企业的价格和投资监管过度,三是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这种不完善的现象主要存在于自然垄断环节。

(二)市场方面

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对我国的产业体系进行合理重塑,在重塑的过程中,需要对技术、劳动力等多种生产要素进行二次配置。为了实现生产要素的二次配置,市场应该将自身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进而对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产生相应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的供需失衡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对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工作加以重视。供给侧改革主要是从政府方面和市场方面实现的,就政府方面而言,通过相关政府职能的不断完善促进供给侧改革的实现,就市场方面而言,通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实现供给侧改革。

参考文献:

[1]冯志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经济问题,2016,02:12-17

[2]林卫斌,苏剑.理解供给侧改革:能源视角[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8-11

[3]李翀.论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政策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01:9-18

猜你喜欢

实现方式供给侧改革性质
弱CM环的性质
彰显平移性质
动产抵押权的实现方式浅析
双曲线的一个性质与应用
大学教学管理中的“拾遗补缺”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浅析高速公路收费服务建设与实现方式
我国陪审制的困境及其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