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青年五四奖章” 获奖者走进昌宁县大田坝镇开展分享活动

2016-10-26

青年与社会 2016年16期
关键词:昌宁县团省委奖章

5月8日晚,“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分享活动在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镇举行。“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代表冯卓、彭乔云、扶孝红走进大田坝镇与大田坝中学师生开展分享交流。团省委学校部部长杨洲主持活动,昌宁县副县长聂胜雄、大田坝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同志、大田坝中学师生400余人参加活动。

昌宁县副县长聂胜雄、大田坝中学党支部书记王子和分别致辞。“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冯卓,“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第一中学高级教师彭乔云,“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大理州弥渡县甜咪咪婴幼儿用品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扶孝红分享了自己的先进事迹。冯卓从地球和生物起源、古生物研究的意义、云南古生物研究的优势、自己所取得的研究成就、开展研究的心得体会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己在攀登科学高峰过程中的奋斗历程,激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他寄语同学们好好学习,为祖国的科学研究而努力奋斗,希望同学们坚持梦想,实现梦想。彭乔云分享了自己的创新教学的典型课堂案例和志愿服务经历,呼吁同学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奉献,种下爱心的种子,他还在现场与同学们互动,选出六名志愿者代表现场开展志愿服务。扶孝红讲述了自己艰难、曲折的创业经历以及帮助残疾人就业的事迹,告诫同学们只有坚持自己的路,不断奋斗,就有机会改变命运。

三位“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坚持”“奉献”“奋斗”的青春意义,让大家受益匪浅。现场还设置了提问环节,同学们就“如何实现梦想”、“青年人成长最需要的是什么”等方面进行了提问,三位分享嘉宾一一作了回答。

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在今年共评选出18名“云南青年五四奖章”获奖者(含提名奖),选树和宣传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涌现出的优秀青年典型,继承发扬了“五四”光荣传统,在广大青年中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

共青团云南省委“挂包帮、转走访”小分队再次深入大田坝文沧村入户调查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对于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身的云南省来说,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一场脱贫的攻坚战要打。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投入扶贫工作的同时,共青团云南省委也积极参与并开展了多项工作,全力助力精准扶贫。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定点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根据《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云发〔2015〕14号)、《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包户”长效机制扎实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的通知》(云办通〔2015〕38号),在去年工作成效的基础上,2016年共青团云南省委继续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全省扶贫攻坚“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定点挂钩扶贫工作长效机制,通过整体联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挂钩大田坝镇文沧村,结对帮扶63户贫困户、207名贫困人口。同时,在建立“挂包帮”长效机制的基础上,统一组织开展“转作风走基层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

2016年5月8日,团省委各部门干部再次来到大田坝镇文沧村继续深入调研,走访慰问挂钩联系户,切实帮助扶贫点解决困难和问题。此次“挂包帮、转走访”团队一行分两个小组深入文沧村周军、肖树荣、肖子义等8户农户家进行慰问走访,参加走访的同志积极与老乡们拉起家常,沟通感情,并对照各贫困户认真填写了《云南省遍访贫困村访谈问卷》和《云南省遍访贫困户访谈问卷》,做好走访记录,深入掌握并及时更新帮扶农户的贫困状况,实现了建档立卡资料的动态管理。他们详细询问了联系户家中的主要收入来源、子女入学教育、家庭成员健康等各方面的情况,了解了乡亲们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与乡亲们一起研究脱贫致富的办法和措施。此外,在走访过程中,工作组的同志们也积极向农户老乡们宣传扶贫相关政策,引导他们积极转变观念,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克服“等靠要”思想,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同时,收集村情民意,帮助化解矛盾纠纷,引导他们依法合理表达诉求。团省委走访小组成员们“真转、真走、真访”,“实挂、实包、实帮”,“用心、用情、用力”的工作态度深深打动了文沧村的群众乡亲们,他们纷纷表示自从有了团省委同志们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有信心,越走越有力量!

肖树荣,男,51岁,汉族,由团省委青年与社会杂志社社长陈亮同志结对帮扶。家里共有3口人,去年家里遭受地震,房屋倒塌,正等待重建。儿子刚刚中专毕业,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在团省委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申请了农村信用社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和过去相比,家里困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周军,男,42岁,由机关党委副调研员帅建红同志挂钩帮扶。家里共5口人,有两个主要劳动力,父母年迈,身体健康状况欠佳。孩子在上小学,年收入在10000元左右,主要收入来源是养殖,希望下一步能贷款进行耕牛养殖,扩大养殖规模。

肖子义,男,37岁,文化程度小学,由团省委志工部主任科员缪勇同志挂钩帮扶。大龄未婚,家里共有2口人,母亲年迈,主要依靠肖子义一人养羊维持整个家庭。年收入在4000元左右,希望在团省委同志的帮助下能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拓宽销售渠道。

猜你喜欢

昌宁县团省委奖章
黄科院多人次获“河南青年五四奖章”
奖章引路:《“红领巾奖章”实施办法》工作初探
做好“三融进” 进行红领巾奖章探索实践
生态教育的思考与探索——以昌宁县第三中学为例
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研究
A NEW CONCEPT AND EXHIBITION PROGRAM FOR THE EGYPTIAN MUSEUM IN CAIRO
新时代 新青年新征程
——2017年陕西共青团工作巡礼
昌宁县收集到清代地契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