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正道·滇云清风(六)

2016-10-26云南省纪委宣传部

青年与社会 2016年16期
关键词:军分区陈家义乌

云南省纪委宣传部

龚曲此里因廉生威

“党把带兵打仗的重任交给我们,如果一天到晚考虑个人荣辱和乌纱帽,头上顶着鸡蛋走路,怎能带出过硬的部队,完成党交给我们的使命?”这是云南省迪庆军分区原副司令员龚曲此里日记里的一段话。

龚曲此里是云南省德钦县藏族。1970年入伍,1974年5月入党,此后历任战士、排长、副连长、副科长、人武部副部长、军分区生产经营办公室主任、军分区后勤部部长、军分区副参谋长等职,1997年任迪庆军分区副司令员。他从军39年,在迪庆高原工作24年,先后参加过边境自卫还击作战、藏区维稳处突、驻地抢险救灾等127次重大行动。

自古为战将以廉生威。作为党的军队领导干部,龚曲此里始终以战备思想严格要求自己和广大战士,“不绷紧打仗这根弦就是一种腐败!”这是龚曲此里常说的一句话。

和平时代,军队最平凡、枯燥的事情莫过于军训,所以军训也往往会流于走过场。龚曲此里从士兵到将军,经历过战场生死的考验,深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硬道理。他在一篇日记中写道:“训练中弄虚作假,表面看和清正廉洁挂不上钩,但事实上比生活中的腐败行为更可怕,是党性严重不纯的表现。迪庆处在川、滇、藏三省(区)接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保持西南边防、社会稳定的战略要地,宁可千日备无战,不可一日战无备。”因此他敢于对训练中的弄虚作假说不!敢于对工作中的漂浮作风说不!

2007年初冬,迎着凛冽的寒风,龚曲此里率领独立营官兵沿着红军长征经过的路线,开始了长途野营拉练。迪庆军分区司令员李旭光说,龚曲此里抓训练坚持一个“实”字,在云南边防出了名。每年新兵投弹,他都带头投实弹;组织分队官兵和民兵参加上级比武,他都坚持成建制参加;网上训练,他带头上机操作。有个连队的炊事班射击总评成绩不及格,比武前干部想从战斗班调人掺“沙子”,被他当众亮丑。

危险关头,他总是身先士卒。一次实弹演练时,迫击炮出现一发哑弹,必须排除,风险不言而喻。演练一结束,龚曲此里不顾劝阻,带着搜索组前往排除。冷静仔细观察后,他拿起铁锹就往前走。随行的参谋张泽泉一把拉住他:“太危险了,您不能去!”“放心,我打过仗,处理哑弹有经验!”龚曲此里一脸轻松地回答。40多分钟后,他小心翼翼地从土坑里捧出哑弹,化险为夷。返回路上,张泽泉向龚曲此里讨教排弹技巧。龚曲此里的回答令他震惊:“除了胆大心细,我没什么可以教你。因为我参战那时担任通信排长,根本没有排过哑弹!”面对众人惊愕的表情,龚曲此里一脸真诚地说:“这很正常嘛,危险时刻,领导干部哪能自己躲起来让部属去冒险呢!”

作为军队高级干部,龚曲此里敢于对以权谋私的不正之风说不。对党忠诚、一身正气、公私分明。对符合政策的事,他积极奔走,先后为20多名干部解决了转业安置、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难题。对同志,乐善好施、古道热肠,有口皆碑。长期以来,龚曲此里经手的经费数以亿计,但他始终两袖清风,每笔钱都花得问心无愧。他参与负责的多个工程,不仅验收全优,还为国家节省经费上百万元。

但是,龚曲此里对自己和亲属,却显得很不近人情。对违反政策的事情,更是“死板得像牦牛”!

2002年3月的一天下午,龚曲此里带部下谢勇到泽通村圣达卡社调研扶贫项目。出发不久,天色渐暗,为了不打扰村民,他坚持就在路边临时搭建的牛棚宿营。第二天早上,藏族老乡认出了龚曲此里,得知他们在牛棚里住了一夜,不由得流下感动的泪水!龚曲此里在一次党委中心组学习交流时说:“在老百姓眼里,金珠玛米就是党的化身。作风漂浮,高高在上,不光丢了自己的分,更是在给党抹黑!”

2000年10月,龚曲此里的司机余绍统,趁龚曲此里休假,私自开车到丽江去游玩。两天后余绍统从丽江返回,刚进军分区,就被关“禁闭”。龚曲此里得知此事后,也提前回军分区,向司令员和政委做了检讨,并建议按有关规定,取消余绍统士官资格,按义务兵做提前退伍处理。离队那天,余绍统哭得非常伤心。龚曲此里把他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会恨我,但部队有纪律,不能因为你是我身边的人,就网开一面。今后你一定要吸取教训,不管到任何地方都要遵章守纪,有困难随时告诉我。”余绍统退伍后,龚曲此里一直记挂着他,后来还帮他在家乡找了一份工作。

事后有人私下议论这事,说龚曲此里拿部下开刀,是为了树立个人形象。龚曲此里听说后,淡淡一笑:“领导干部的形象就是党和军队的形象,我希望人人都像我这样在是非面前六亲不认,虽然会有个别人骂你、恨你,但多数人会因此增强对我们党和军队的信心!”

2003年,龚曲此里当兵两年的外甥此里定都想晋升士官,面对激烈的竞争,他让母亲找到舅舅,希望舅舅给部队领导打个招呼。面对从没求过自己的妹妹,龚曲此里内心十分矛盾:他家兄妹4个,其中3个妹妹都在农村。自己早早参军离家,全靠妹妹们守在父母身边替自己尽孝。对此,他一直觉得歉疚,总想着找机会补偿一下妹妹。但是,当这样的机会来临时,他却做出了让妹妹失望的选择。

他不忍心直接拒绝,就对妹妹编了个借口:“我和定都部队里的领导不熟,没法打招呼。如果定都符合条件,素质过硬,我想他们会把他留下。”最终,此里定都没能选为士官。后来,此里定都又希望舅舅帮忙把他调到县城。这次龚曲此里率直地对他说:“我把你调到县城,那其他干部会怎么看?舅舅手里的这点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如果用来谋私,关照自己的亲人,群众会戳我的脊梁骨啊!”

他接着教育侄子说:“这点困难算什么?年轻人,多吃点苦、多受点罪没坏处。自己的路自己走,腰杆才挺得直,心里才踏实。”如今,此里定都虽然仍在乡村,但他早已理解了舅舅的良苦用心。

由于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和在维稳工作中过度劳累,2008年11月2日,龚曲此里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于2009年2月5日去世,年仅55岁。2010年,中央军委追授龚曲此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优秀干部”荣誉称号。他不愧为藏族人民的好儿子、党的好干部、军队的好战士。闻鼙鼓而思良将!在强军卫国的今天,我们更加思念这位刚正廉明的将领!

陈家顺“卧底”为民工

陈家顺,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从2007年以来,他积极组织家乡农民到浙江义乌等地务工,他心系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全力为农民工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充当驻外农民工们的“特命全权大使”,的确不是一个轻松的职务。一是人生地不熟;二是如何在想挣钱的农民工和想省钱的厂家之间找到平衡点。弄得不好,常常是两头受气,出力不讨好。

几年来,陈家顺亲手建立的“沾益县驻义乌劳务工作站”,共调解农民工之间的纠纷1000余起;协调处理劳资纠纷57起,为农民工挽回损失56万余元;化解集体辞职或罢工事件22起;帮助农民工购买往返车票9251人次。陈家顺说:“有为才有位,位指的就是你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你不帮老百姓办事,怎么让老百姓相信你,怎么会在老百姓心中有位置。”陈家顺就这样用自己的细心、耐心和恒心,赢得了广大农民工的真心信赖和爱戴。

为了让农民工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陈家顺用“卧底”的方法,自己先到企业去真正地当一次农民工,真切地了解当地的用工环境。从2007年到2010年,他先后5次“应聘”到浙江义乌和江苏扬州的企业打工,先后当过饰品厂的串珠工人、仓库保管员、养猪场的饲养员、鞋厂的装卸工等等。深入了解农民工兄弟在企业里最担心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他们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自己心里有了底,再介绍老乡去工作,他们很快就适应了。有了亲身经历,对农民工提出的各种问题,陈家顺都能信心十足地给出答案;对农民工提出的各种诉求,陈家顺都能提供优化建议。“卧底”生活虽然艰苦,却让陈家顺牢牢掌握了劳务输出工作的主动权。

2008年,陈家顺为了让一些50多岁的人来浙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他选择到义乌最大的养殖企业——华统养殖场“卧底”当养殖员。每天早上4点,他就要起来到猪圈里打扫粪便,把一担一担的猪粪挑出猪圈之后,再用水把猪圈冲洗干净。刚进去的时候,养猪场的气味实在让他受不了,以致好几天他看见猪肉就反胃!经过仔细对比后,他发现其实养猪场的工作时间不长、强度不大,而且还相对自由些,工资月均有一千六七百元,适合大龄的农民工去做。于是,他放心地把几个老乡介绍进去工作。现在,华统养殖场有20多名沾益籍员工,占职工总数的1/3。

工作有了起色,2008年,他们先后挂起了“沾益驻义乌工作站”、“曲靖市驻义乌工作站”的牌子,服务对象也由沾益县扩大到整个曲靖市。4年来,工作站对义乌市及周边县市共465家各类企业进行了考察,核实招工信息765份,累计向曲靖市和沾益县有关部门提供了180多家用工情况良好的企业的用工信息。招工条件透明,农民工心里踏实,大家都很愿意到义乌去打工。

几年来,陈家顺穿着和农民工相差无几的衣服、操着农民工熟知的方言,吃着和农民工一样的饭菜,和他们躺在同一间宿舍,解决着他们面临的问题,缓解着他们遭遇的困苦,成为他们信任与爱戴的干部。和农民工特别地亲近,使得陈家顺在解决各类问题时得心应手。许多在浙江义乌打工的农民工都知道,遇到劳资纠纷、工伤赔偿、生病住院、小孩上学等实际困难的时候,只要找到他,都能及时得到帮助。

每到新年,他都要回到家乡,翻山越岭到农民家中走访,逐家了解外出务工者的需求,一一登记下来。每到这时,陈家顺都会接连几十天开车进山。一家一家询问要求,一户一户介绍情况,一户一户组织动员。动员成功之后,陈家顺还要为农民兄弟买好火车票,有时会与他们一起坐硬座车赶往义乌。在车上,他会叮嘱农民工保管好财物,为他们送水送药。在车上,他会对每一位老乡的岗位做最终确定,根据他们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状况、个人需求等方面综合考虑,分别推荐、安排到不同的企业。如果是农民工自己坐车到义乌,哪怕是深更半夜,他都要亲自到火车站迎接,并亲自把他们送到宿舍。

把农民工安顿下来之后,陈家顺还要教会大家如何使用冲水厕所,告诉他们工厂附近有哪些公交车站、最近的超市和药店在哪里、请假的技巧有哪些,他还要和厂家协调好,水电费要不要工人自己负担、能否报销返乡路费等等。他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些单调琐碎的事务。

8年来,超过2000个日日夜夜,陈家顺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日。从滇东北无边的崇山峻岭中,到开往珠三角的隆隆火车上,从苦不堪言的各种“卧底”调查,到江南的车间和民工宿舍,处处留下了陈家顺忙碌的身影、细致的叮咛。当看到更多农民工平安打工,脱贫致富时,也留下了他宽慰的笑容。

“他改变了我们一家人,让我们从穷得叮当响到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义乌市四达工具厂车间小组长、来自沾益县菱角乡卡郎村的农民工徐树荣,2007年随陈家顺外出务工时,家里欠下的债还没还上。仅仅一年,徐树荣一家人就连本带利还清了1.3万元欠款。现在,徐树荣和妻子每年能够积攒下约5万元钱,村里仿效他举家外出务工的有20多户。徐树荣自豪地说:“以前在我们老家,农民到银行多是办贷款。现在农民到银行多数是存钱!”

陈家顺没有辜负党组织的信任。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把群众当亲人,为群众干实事。不辞千辛万苦,为千万乡亲铺就了一条安全、通畅的转移就业之路。赢得了广大农民工的爱戴。

2007年,陈家顺被评为沾益县“先进工作者”、曲靖市“劳务产业先进工作者”;2010年,陈家顺被云南电视台评为“昆明好人”;2011年,陈家顺获得云南省公务员局组织评选的“感动身边的人”一等奖、被省委宣传部表彰为“云岭楷模”;2012年4月,云南省委授予陈家顺“直接联系群众的好干部”光荣称号。2013年2月,陈家顺荣获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军分区陈家义乌
下车镇赴义乌招商引资
PbI2/Pb5S2I6 van der Waals Heterojunction Photodetector
Porous AlN films grown on C-face SiC by hydride vapor phase epitaxy
义乌展
达州军分区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
军营中的“反光镜”——记河北省人大代表、廊坊军分区政治委员吕双平
军分区 警备区的区别和演变
印度鼓动本国商人远离义乌
陈家谷古战场考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