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生态视阈下高职英语小班化分层次教学探索

2016-10-26陆燕萍

职教通讯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小班化分层目标

陆燕萍

教育生态视阈下高职英语小班化分层次教学探索

陆燕萍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针对当前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生态失衡的现状,提出构建小班化分层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五个方面,结合教育生态学的理论进行架构设计,使英语课堂积极释放其生态功能,从而促进不同层次学生英语能力和谐发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高职;教育生态;英语教学;小班化分层

教育生态学结合英语课堂教学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研究方向。美国教育家劳伦斯·克雷明最早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中提出这个概念。教育生态学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将教育和生态环境联系起来,把两者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种教育现象与成因,掌握教育发展的趋势,指导教育方向。

现代高职教育已完成了基本面建设,正在向内涵建设发展,其中课堂教学是主要抓手,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亦是学生感受教育质量水平的主要途径。2006年新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因此,高职英语作为一门基础平台课,应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为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实施分层教学,加强课程建设,构建绿色生态课堂。

一、英语教学生态失衡现状

教育生态学按照研究对象分为4个层次: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和生态系统生态。教育生态学把学校的教育活动视为研究的重点,旨在通过分析教育事业发展和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因素之间动态的、复杂的联系,揭示出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生态机制和发展规律,从而在此基础上探索如何使教育生态环境更加优化的方法和途径。[1]

(一)教育生态超负荷

我们把英语教学系统视为一个教育生态系统,教师、学生都是生态个体,英语课堂人数是该系统中的群体,当课堂人数过多,生态系统中密度过高,则该教育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将无法承受,势必会抑制个体生态的功能发挥。从现实状况来看,一个班级往往有50人左右。而高职英语的实践性较强,如此规模之下的英语课堂,人均参与度的时间是极低的,学生心理上的教学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1∶50的师生比使得英语教育生态长期处于超负荷运作状态,导致了课堂生态的失衡。

(二)难以满足多样化的生态需求

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社会培养人才,高职英语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社会需求与专业的结合,同时,也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需求。因此,客观上需要构建不同生态结构的个性化高职英语课程,于是分层分类教学应运而生,根据学生的听说能力、读写能力、交际能力等方面进行分层。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与职业规划、不同的学习动机进行分类别教学,满足学生的个体化、多样化的需求,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驱动力,还原外语教学的最初目的,为区域经济建设输送人才。

(三)课堂教育生态整体效应被破坏

根据教育生态系统整体效应原则提出的生计教育观,教育工程应着眼于教育的整体效应,以全局性措施来改变教育与劳动脱节的弊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而高职英语教学长期受全国A、B级和省三级考试指挥棒的影响,投入相当多的精力进行应试教学,考核评价往往以占比较大的终结性评价决定学生的成绩。从教育生态学的整体效应来看,这样的教学破坏了课堂教学生态,没有以促进生命个体和谐发展为本,阻碍了学生语言技能的全面培养,对学生综合英语学习能力的评价不够客观,教育过程的真实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基于如此现状,构建小班化分层次的教学模式是解决当前英语教育生态失衡现状的有效途径。

二、小班化的分层教学模式构建

(一)小班化教学模式

所谓小班化教育,是一种班级人数较少(人数以当地学额为参照)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用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也是在一定经济支撑下的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体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小班班额设定一般低于30人,其主要特点是因材施教,学生在课堂内所平均占有的时间成倍增加,课堂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充分,这种充分的互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动力。该教学组织形式符合教育生态的观点,能降低教育生态系统的密度,使之负载能力趋于良性状态,形成平衡、和谐的生态系统,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生态系统的内在功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徐国庆博士认为,影响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因素之一是班级规模,职业教育课堂教育模式要真正改革,教学质量要真正提高,班级规模必须压缩到25人以下。[2]因此,要构建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从实际层面解决教育生态系统超负荷的问题。

(二)分层教学模式

分层教学亦称分组教学,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3]本文讨论的是职业教育的定向培养目标分层模式,即入学时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就业与升学的选择,既尊重学生意愿,又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业情况正确定位。然后,以学生的基础和发展为依据,把水平相近的学生分成两个层次——普通班与提高班。两个班的英语课安排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进度,但是教学的目标和知识的难度有区别,提高班更注重知识拓展和能力训练,普通班则突出文化知识与职业实践的结合。当大二学生参加水平测试后,学生拥有第二次选择机会进行课程方向分流,提高班强化文化课与应试训练,以升学为目标;而普通则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以就业为目标。分层教学解决了学生因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产生的教学矛盾,促进了教育生态平衡发展。

(三)小班化的分层教学实践

在实践教学中,“小班化分层”是指额定单班人数的定向培养目标分层,其特点是以学生为本,以教学的过程性因素为着眼点,在教育生态学理论的指导下,控制班级额定人数(<30),构建英语教学设计框架,包括确立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建设生态化的分层教学环境、设置分层课程、开展多层次的教学活动、实施价值型教学评价5个层次。

1.确立多层次的教学目标。确立多层次的教学目标是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引领英语教学方向。[4]以笔者所在的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层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和一定商务知识及职业素养的国际化人才。因此,在第一学期初把大一学生分为普通班和提高班,主要学习应用英语,能力目标分解到每个单元,各自对应程度略低和程度略高的听说读写译,对应的难度目标分别是B级和A级(三级);大二第一学期学习通用的职场英语,普通班和提高班的能力目标均分解到每个项目、模块,各自对应程度略低和程度略高的应用能力目标和知识难度,并且由年级组统一制定;大二第二学期根据学生个体目标和学习潜力选择相应的专业(商务)英语、专升本英语和雅思课程,对应的能力目标分别是职场社交、专升本考试和出国留学的语言能力要求。每个学期末,可根据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结合学生个人意愿,动态调整不同层次中的班级人数,动态实现多层次的教学目标。

2.创设分层教学环境。生态学理念的教学环境具有开放、动态、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以师生为课堂教学主体,以现代技术教育为支撑,体现为多元共生和竞争的现象。[5]首先,每个班级的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课堂上选择使用多边形可自由组合的移动桌椅、蜂窝状排列座位的语音室,这种灵活改变座位安排的方式既便于学生听讲,又便于学生进行双人练习、小组讨论或辩论等。多媒体技术是英语教学的常用手段,教师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根据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促进、扩展生态个体间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鼓励学生使用手机媒体上的相关APP,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延展课堂的学习时空,增强学生英语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以学生为本的生态化教学环境,学生的差异性与共性有机统一。

3.完善分层教学课程设置。小班化分层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是基于满足教育生态系统内各个层次生态群体的需求,同时兼顾个体生态的需求。通过对校内学生的调查、访谈,参考兄弟院校的分层教学实践,联合学校教务、一线英语教师和企业人力资源总监一起进行课程研讨,把握课程设置的方向,把高职英语课程分为“基础阶段”和“拓展阶段”,又按课型分为听说课与读写课,课程来源于真实情境或企业项目。大一是基础阶段,学生入校后参加统一的摸底测试,结合学生的高考成绩分别编入Level A和Level B的班级学习,教材相同,选用应用英语,但对应教学目标和能力要求有高低之分。在每个学期末,根据学生的平时成绩、表现与期末成绩以及学生的个人意愿,进行升层或降层,动态调整两个层次的班级人数。大二属于拓展阶段,大二第一学期的英语课程是通用的职场英语,仍然是基于Level A与level B,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也分别对应这两个层次。大二第二学期,根据学生学业、职业规划目标,自由选择专业英语、专升本英语和雅思课程,为今后各自的就业与升学做准备。从知识流富集角度来看,职业英语教育的纵向生态链上,下端是中职教育,最上端是高职(专科)层次,分层教学衔接了高职与本科(包括留学)、高职与社会之间断裂的英语课程的生态链,完善了人才培养机制(见图1)。

图1 高职英语课程分层教学结构

4.实施分层教学手段。根据教育生态功能,只有在生态平衡、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中,教育资源才能得到最大化利用,才能使教学生态主体最大化受益,教与学的能力才能最大化发挥,才能实现教学成果最大化。教学手段是促进教育生态功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结合实际情况,高职英语在大一“基础阶段”,主要按听说、读写课型学习应用英语,实施主题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角色扮演、陈述、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知识内化,普通班以课本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为目标,提高班要求知识拓展,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在“拓展阶段”的第一学期,根据职场英语的特点,实施项目化教学,以能力贯穿为主线,构建相关的知识点开展英语交际任务,拓展不同层次学生的语言沟通、交际能力。在“拓展阶段”的第二学期,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目的和职业需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学习策略,形成集师生互动、同伴互动、自主讨论为一体的协作式互动。此外,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加强校园网络课程建设,英语主干课程建有微课和配套练习;基于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各种英语知识,并与学生积极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定期安排国内外的外语专家进行讲座,拓展师生的视野;配备英语老师指导学生开展英语社团的活动,拓展学生第二课堂的英语能力。

5.建立监控与评价机制。按照教育生态学的节律原理,预习、听课、实验是一种教育节律,考试也是教育节律,是对学生学习效果一种直观、有效的反应。分层教学也应当寻求一种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式,使师生都成为评价主体,共同参与“教”和“学”的自我检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教师的成果,使他们在心理上、行为上乐于被观察、了解及提高,并乐于和他人沟通、交流,形成和谐、开放的教学监控,为分层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估应注重教学的价值,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坚持教师与学生的互评、同伴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的原则,同时,结合终结性评价,合理分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占比,其中以形成性评价占绝对优势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根据不同群体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同时,尊重个体发展,尤其对于创新性的人才,敢于突破常规进行非标准化评价,建立真正和谐、开放的具有生态意义的评价机制。

基于教育生态理论构建的小班化分层教学模式,旨在建立一个生态平衡的英语教学生态系统,真正体现课堂生态个体、课堂生态群体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从实践层面,构建生态化的教学模式,将学生按知识、能力和意愿进行分层,控制班级额定人数(<30),从教学目标、教学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5个方面进行框架设计,重建动态平衡、和谐发展的英语生态教育系统,最大可能地释放生态系统的内在功能,促进“教”与“学”及环境因子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学业生涯和职业规划需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徐国庆.现代职业教育建设重点关注课堂教学[J].职教论坛,2015(30):1-5.

[3]刘芹.教育生态环境下分层次递进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外语界,2013(5):51-57.

[4]王抒飞.教育生态视域下立体式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0):158-161.

[5]康淑敏.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J].外语界,2012(5):59-63.

[责任编辑陈国平]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科研课题“教育生态视阈下的高职生英语能力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ky201520);杭州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招标课题“教育生态视域下的高职英语课堂重构”(项目编号:2016zb10)

陆燕萍,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

G712

A

1674-7747(2016)24-0046-04

猜你喜欢

小班化分层目标
有趣的分层现象
小学低年级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及策略
如何提升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效率
农村初中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
农村初中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的思考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