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

2016-10-26王路坤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人民医院黑龙江黑河164299

关键词:神经症柴胡心血管

王路坤(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黑河 164299)

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

王路坤
(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黑河 164299)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住院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辩证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临床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中医辩证法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临床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中医辩证法;西医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疗效

心血管神经症是心血管内科中的一种较为特殊的综合性疾病,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对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1]。本文旨在研究分析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特收集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神经症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39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7±8.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心血管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4±6)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8±7.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采取地西泮联合盐酸普蔡洛尔,地西泮2.5 mg,盐酸盐酸普蔡洛尔5 mg,3次/d,用温开水送服;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具体如下:(1)心脾两虚型采取归脾汤进行治疗,即陈皮、香附、白术各10 g,黄芪15 g。(2)肝郁气滞型采取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即柴胡、川芎、丹参、陈皮、芍药、枳壳各10 g、甘草5 g、香附12 g。(3)气郁化火型采取丹栀逍遥散进行治疗,即丹皮、芍药、当归、栀子各10 g、龙胆草、黄连各6 g、白术12 g。(4)痰浊内阻型采取药方为:石菖蒲、瓜蒌皮、薤白各15 g、陈皮10 g、茯苓12 g、胆南星6 g。(5)阴虚火旺型采取药方为:柴胡、黄柏、栀子各10 g、熟地、山茱萸、杜仲各15 g、知母、茯苓各12 g、泽泻9 g。所有药物均煎水口服,1剂/d,20天/疗程。

1.3疗效评价[2]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拟定,显效:患者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经实验室检查,患者生命特征均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心前区疼痛、手足发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获得明显改善,经实验室检查,患者生命特征获得较好恢复;无效:患者心悸、呼吸困难、手足发冷、心前区疼痛症状无改善或加剧,经实验室检查,患者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临床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有效率比较 [n(%)]

3 讨 论

近年来,心血管神经症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由于该疾病好发于20~50岁中、青年群体,且女性患病机率远远大于男性,特别是更年期妇女,由于其内分泌紊乱、失调,更容易引发该疾病,严重威胁中、青年群体身体健康[3]。据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神经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悸、失眠、心烦、耳鸣、头晕、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等[4]。目前,关于心血管神经症发病原因尚无明确定论,但与患者生活环境因素、神经类型以及性格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而中医认为心血管神经症通常是因人思虑、郁怒、忧愁、悲哀等情绪,伤及心神所致,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将其分为5种类型进行辨证治疗,心脾两虚型患者,治疗中以健脾养心为治疗原则,采取归脾汤针对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无光、心悸、气促进行治疗。肝郁气滞型患者,治疗则以活血化瘀、行气疏肝为治疗原则,采取柴胡疏肝散针对胸部满闷、情志抑郁、胸肋胀痛进行治疗。气郁化火型患者,以清肝泻火、解郁安神为治疗原则,采取丹栀逍遥散针对情绪易燥、心悸、头痛、口苦而干进行治疗。痰浊内阻型患者,以安神定志、豁痰通阳为原则,采取半夏、茯苓等药物针对心烦不寐、胆怯心悸、多梦易醒进行治疗,阴虚火旺型患者,以滋阴清热、补心安神为原则,采取柴胡、丹皮、山栀子针对心绪不宁、口咽干燥、五心烦热、盗汗、失眠进行治疗。本文通过对我院8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进行观察对比发现,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临床有效率高,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1] 马文娟,李江涛.探究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治疗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14,(17):116-117.DOI:10.13214

[2] 苏 卫.心血管神经症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7):31-32.

[3] 徐莲丽,李华海.中医辨证治疗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9):58,61.DOI:10.3969

[4] 朱专和.心血管神经症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B,2014,(5):265-265,266.DOI:10.3969

[5] 贺 君.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效果探析[J].中外医疗,2011,30(28):449-450.

本文编辑:徐 陌

R259

B

ISSN.2095-6681.2016.07.005.02

猜你喜欢

神经症柴胡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核桃柴胡间作技术
柴胡种间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
用卡伦·霍妮的成熟理论分析希斯克利夫的神经症人格
10 种中药制剂中柴胡的定量测定
精神科医院门诊患者SCL—90测验结果的性别差异性研究
我该如何战胜那莫名的恐惧与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