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清的“出版文创”生意经
2016-10-25明星
明星
近期,知名出版人、中央编译出版社原总编辑刘明清辞去该社总编辑一职,离开了他主持三年半的中央编译出版社,受邀组建并主持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北京分公司——大道行思(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接下来,刘明清将给国人带来什么样的创意出版呢?
落子北京
近几年来,传统出版业面临数字化、集团化、资本化和国际化的挑战。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下,传统媒体向数字化媒体转型,纸质阅读向数字阅读转变;大型出版社通过上市重组,采用集团体制运作,而小出版社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文化+金融”、“出版+金融”等模式,使得越来越多的出版社依靠资本纽带做大做强;国外出版力量纷纷布局中国,而国内出版集团也不断在落子国外。
在这样的挑战和机遇下,刘明清在中央编译出版社三年任期结束后,投身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成立大道行思,担任总经理。秉持出版多元化的战略,一个有理想有情怀的出版团队,来到北京这样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梦想的城市,他们将在北京出版和文化领域跃跃欲试,大展身手。
大道行思是深圳出版发行集团为全面落实“两核心一平台一重点”发展战略,由集团、海天出版社与刘明清团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合作组建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在今后的日子里,大道行思将依托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强大的资源、渠道优势,发挥首都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地位的区域、政策与人才优势,以策划出版高品质人文学术与思想文化出版物,以及高附加值文创产品为核心业务;以文化产业投资为发展抓手;以互联网手段推广全民阅读为理想,是一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同时具有互联网基因的新型文化传媒企业。
对刘明清来说,这不是简单意义的转会,不是换个平台重复以往的劳动,而是要摒弃过去一些传统的甚至是陈旧的出版套路,他要带领团队尝试诚意出版、创意出版、新商业出版,要做出版新业态试验,他们要用工匠精神,做精神贵族们的文化顾问,为他们的精神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用刘明清的话说,“未来大道行思将在出版领域,拥抱互联网,试水数字阅读,投身文化创意产业,甚至建立文化经营机构。”他想用跨界思维做精品图书出版,设计出一件件蕴含工匠精神的文化创意产品。
“中国的出版高地在北京,集团要想实现跨地区发展,落户北京是必由之路。这里有丰富的出版资源,拥有中国一流的专家、学者队伍,我们要把他们的思想与文化留存下来,传播出去。相信刘明清为班长的团队经过不懈努力,会给大家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大道行思相关负责人强调。
诚意出版
5月29日,刘明清写下了“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我要做什么样的出版?”如何摆脱现实宿命的羁绊,继续追逐自己喜欢的出版,是他近段时期来常常萦绕于心的念想。
刘明清说,他要奉行诚意出版的理念:“凡经自己和自己主导团队之手出的书,必是诚意之书:选择作者,未必都是名家大咖,但必须是学有专长、术有专攻之士;图书内容,学术水准可以见仁见智,但必须是用心之作、良心之作;装帧设计可以时尚潮流,但不能够哗众取宠;制作印刷材料未必高贵奢华,但必须真材实料。总是要配得起自己诚意出版的心中戒尺。”
正值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之际,大道行思特意为中国莎翁迷与诗歌爱好者准备了一份大礼——由当代大诗人、翻译家、93岁的屠岸先生手抄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限量精装影印版将在2016年10月31日前出版。除此之外,作为书籍衍生的文化创意产品,一枚手工打造的精美青铜莎翁像章将随书籍同时赠予读者。
7月4日,刘明清带领团队拜望了这位著名翻译家。屠老一生致力于研究和翻译莎士比亚诗歌,在国内首次将莎翁十四行诗全本译出。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最早是1950年由上海文化工作社出版的。正当他准备动手翻译莎翁的这部不朽的诗集时,解放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有位领导规劝说,年轻人都向往革命,怎么会去读这类歌唱爱与美的诗呢?他带着疑问请教胡风先生,胡风则明确表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是不朽的;这些诗无论是对今天的青年人,还是对将来的青年人,都将是有益的。正是在胡风先生的鼓励下,屠岸坚持译完了莎翁的全部十四行诗。
为了准确传达莎翁原诗的韵味,他曾特别向大诗人(徐志摩的门生),著名英诗、莎剧译者卞之琳先生请教,卞之琳的耐心指导让屠岸颇有心得。在随后的逾半个世纪的光阴里,屠岸先生不断修订、校改自己的译作,努力使之臻于完善。
刘明清说,在今天还能坚持阅读的人都是精神上的“贵族”。当然,精神贵族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一步步养成的。“贵族精神”是什么?他指的是高贵的气质、宽厚的爱心、悲悯的情怀、清洁的精神、承担的勇气。而这些可以通过读好书来实现。
好书的性质,既有具有普世价值观,还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刘明清对记者强调,作者马克·佩恩在《小趋势》中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剖析人们现在的生活。该书通过详实的数据调研,发现那些小的、新的,热情的群体,虽然他们的增长不超过1%,但是他们的确在塑造明天的时代精神和思潮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这本书的力量在于马克·佩恩对每一个小趋势可能带来的机会和商机上,它让人们在碎片化社会中发现那些个性群体,帮助创业者开创新市场。
未来,大道行思将陆续面世的图书有“卓尔文库·大家文丛”的汤一介随笔集《寻找溪水的源头》、乐黛云随笔集《魂梦悠悠》、柳鸣九随笔集《后甲子余墨》、文洁若随笔集《巴金的一个世纪》、叶廷芳随笔集《西风故道》,以及“单行道文库”之3卷本的《加缪文集》。
出版界奉行“内容为王”。出版物凝结着人类的思想和智慧,起到教育、引领和传承作用。同时,内容与平台融合成为未来出版业发展的方向。
在我国,出版业年收入只有一千亿元,而万科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两千亿元。出版是一个有理想有情怀的职业,它塑造的是人的灵魂,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它的成就不能按照GDP来计算,更多的是其文化和学术的价值。身处这一行业,刘明清早已把毕生的责任定义成“出好书,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好书”。
“中国的未来的希望,寄希望于那些理性阅读的人。”刘明清强调,“我相信,有文化传承价值的书籍是一定有读者的。中国人口基数大,很多读者隐藏在茫茫人海中,如何把书做精致,再把读者找出来,是出版人要做的事情。”
文学是一切的IP
今天的文学不再单纯是文字,而是全新的自上而下、多元化新兴的文化产品的集群。
据《2016年度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数字出版产业规模实现高速增长和新的跨越。数字出版包含了数字阅读、数字媒体、网络游戏、动漫游戏、在线音乐、网络广告等多个门类,数字出版的方式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催生了一大批网络原创作家,缔造了形式多元、题材丰富、故事生动、粉丝雄厚的超级IP,不仅为泛娱乐产业提供了生机勃勃的内容资源,也催生了数字出版崭新业态。
其中,IP一词,即“Intellectual Property”,也就是知识产权,与出版行业相关的IP,如许多游戏、动漫、影视都是通过图书内容衍生而来。随着IP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IP的价值不断攀升,IP经济已经进入有序的轨道,产业上下游也开始进一步协同协调,数字出版和文化产业融合的案例、创新成功的案例屡见不鲜,形成了“共赢、共融”的数字出版新格局。
在IP热中怎么能够真正形成一些有时代标志的标志性作品是IP行业最重要的任务。
有人认为,IP运营将成为各出版企业重点思考的产业方向。
从图书产品多元化发展角度来看,图书改编成影视、动漫、游戏、话剧、玩具等是当下常见的衍生品,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出版集团纷纷涉足影视、游戏等相关领域的原因。
有媒体报道,我国出版业正在加速由传统出版向新兴出版转型,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积极主动适应用户多样化、个性化、分众化的消费需求,适应互联网传播趋势,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个创意多次开发、一次开发多种产品、一种产品多个形态、一次销售多条渠道、一次投入多次产出、一次产出多次增值的生产服务方式初现雏形。
“文学是一切的IP,书籍只是一个小领域,衍生出来的东西会很多。”刘明清强调,“例如衍生的文创产品,它不是即时消费品,它必须是精致的,可以保存的。”
他指出,大道行思不排除在重磅推出纸质图书的基础上,推进IP运营,实现文化传媒领域的共同发展。
渠道为王
互联网时代,人人皆为传播者,万物都是媒介。互联网“连接一切”“汇聚一切”“感知一切”的特性重构了传播形态乃至整个出版业界,由此给传统的出版业带来了剧烈冲击。
“一切皆传播。”刘明清用麦克·卢汉这句话点破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出版之道。未来是社群和社群之间的竞争,谁能更多地占有用户时间,谁就赢。
在与记者交谈中,他举了两个成功的案例,吴晓波频道和罗辑思维。
每天清晨,吴晓波都在他的公众号上发布一条短音频,谈时事、谈读书、谈那所思所感所遇,如今粉丝已积累数百万。这一频道是内容、社群、产品形成三位一体,它们分别代表了人们对知识、社交和消费的需求。这一频道在提供优质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做社群经济的发掘,同时根据自己的群体提供差异化产品。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学术出版年会上,“罗辑思维”被社科文献出版社授予了最佳合作伙伴奖。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他们用自己的‘罗辑吸引了580万粉丝,累计购买用户与回购率之高让传统出版行业看到了新的可能……他们刷新了社科文献图书单本单日单渠道的销售纪录。”“罗辑思维”推出的“不卖折扣书”、预定、私人定制等概念,成为反转图书市场疲软的法宝。”
对出版社来说,如何使“互联网+出版”碰撞火花,激发活力,撬动创新,积聚效应,提升质量,考验着出版社的智慧和勇气。
刘明清强调,出版社要打造媒介融合。音频、视频等媒介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拓展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也丰富和发展了新媒体的形式,媒体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出版行业与媒体业的界限也日渐模糊。在此背景下,出版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需要充分挖掘自身的专业优势,如专家学者资源,渠道资源等,着力发展“精、专、特、新”的专业化发展道路。
专家指出,出版社应扬长避短,树立“渠道为王”的战略思维,畅通营销渠道,不断扩大媒体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提升出版的价值回报。打造微传播平台,加快推动传统媒介与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的信息传播融合。创新全IP运营模式,借鉴外界“生态型IP商业模式”,构建“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四位一体的垂直生态链。唯有如此,出版社才能立根固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意即正道直行,且行且思,而后行得稳而远。
未来,大道行思将较好地促进更丰富、更高品质的图书形式的出现,做精品化、优质化的品牌;其次,它将拓宽图书产品与其他文化表现形式的对接路径,作家创造的故事、形象不仅仅以纸质图书的形式出现,还将以文化衍生品、艺术品等丰富多样的形态,提供各类优质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