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脱实向虚,中产危矣!
2016-10-25
中关村 2016年8期
财新网日前发表财经观察家江涵的文章说,在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倒闭潮一轮接着一轮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却是金融的一片欣欣向荣,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P2P、众筹、区块链等一系列的名词在改造着我们的生活,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正在取代现金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此消彼长之下,我们发现资金已经离实体经济越来越远,而离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虚拟经济越来越近,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金融脱节的时代。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广义货币M2的余额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149万亿,同比增长11.8%,M2余额已超过GDP的一倍,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已突破100万亿元。这个数据到底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呢?简而言之,因为中国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国家迫不得已通过超额发行货币的形式来给实体经济输血,但是货币背后的购买力却并没有增加,结果导致中国陷入了一种货币依赖的陷阱。由于金融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轨,中国的企业利润增长却处在持续下降的时代,能提供的就业岗位逐步减少,能给予的职工工资逐步降低,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在钱越来越不值钱的时代,我们的收入不仅没能提高,还呈现出实质性降低的现象。而这种种最为不利的就是中国所谓的社会中坚力量,即严重依赖于岗位、依托于自身技能、收入仅仅来源于工资的工薪阶层。一是上涨的房价、租金压迫着中产阶级的生存空间,二是不景气的实体经济让收入持续降低。因此,很有可能发生的现象是,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中产阶级财富,会不断地缩水,甚至成为中国经济中谁受伤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