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国防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
2016-10-25吴海燕
吴海燕
摘 要:高校国防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顺应新时期国防现代化建设时代要求的同时,适应了现代教育质量观的要求,全面落实高校国防教育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综合素质;高校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35-01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综合素质内涵丰富,明确其基本内容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我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要求新时期我国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除了必须具备高素质外,还须具备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创新素质。
第一,培养大学生的身心素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与核心。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其中,身体素质是人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人进行社会实践的前提。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坚强的意志力,高尚的人格与情操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
第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其中包括了三点,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着重于培养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素质,帮助大学生们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远大志向,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而奋斗终生。①
第三,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有效措施。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成为一名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条件。其中,科学素质是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科学知识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等。人文素质主要指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大学生良好人格、气质、修养,成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
第四,创新素质是指在学习前人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提出创建和作出发明的素质。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潜力和创新实力。新时期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毅力等。
二、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阐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时,着重指出:“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②该项重要决定,将高校国防教育与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机结合,为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提供了途径、指明了方向。
对大学生进行高校国防教育,主要是让大学生学习与国家国防相关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同时,在军训的过程中掌握一系列军事技能。高校国防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对大学生展开全面的素质教育。高校国防教育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保障。
首先,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是高校国防教育。通过学习系统有效的军事知识,可以让大学生们更加完整全面的掌握新时期我国的国防安全形势以及国防历史、国防常识、国防精神等国防理论知识,增强其愛国主义情怀、坚定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的理想抱负,在潜移默化中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二,高校国防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更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素质。通过学习当代军事科学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巧妙地运用国防教育期间所学习和掌握军事理论以及军事思维问题来分析解决问题,增强信心和破除一切困难的决心,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创新素质,促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发展。
第三,高校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③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实践证明,国防教育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适应各种环境的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大学生的自制能力,同时考验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的强化与坚定意志的树立为在校大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提供了身体与精神保障,为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表明,高校国防教育在全面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的过程中起到了独特的促进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富有时代特色的国防教育,将高校国防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有机结合,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力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
注释
①李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04).
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人民教育.1999(07)
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人民教育.1999(07)
参考文献:
[1]李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04).
[2]陈平.知识经济与知识分子法律角色定位[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02)
[3]吴维娜.我国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