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问题分析

2016-10-25王美多

亚太教育 2016年28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就业大学生

作者简介:王美多(1980-),女,汉族,湖南衡阳人,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教管理。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是我国当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的热点问题。急剧凸显的就业困境使大学生在认知心理、情绪心理和社会心理三个层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就业心理障碍问题。客观分析和总结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新形勢下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

中图分类号:G43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218-02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群体在考量就业问题、为获取就业做准备以及在寻求就业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现象,[1]这种心理产生的基础主要“源自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社会认知等”[2]。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面临着主客观因素的双重制约,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大环境,当“外在压力大于心理承受力的情况”,就会“使人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的结果”,这种“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表现出来就是“就业心理障碍”。[3]具体来说,我们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剖析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

一、认知心理层面

认识是选择的基础。客观、全面、深刻的自我认识是我们顺利就业的前提。反之则会产生负面的认知心理。

自卑心理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信心,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它使大学生在求职过重中不敢主动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竞争,严重降低个人就业成功率。[4]例如:有的学生觉得自己的毕业学校不是“211”“985”名校,完全没有跟重点高校毕业生竞争的勇气;有的学生因为自己来自农村地区或少数民族地区,家境贫寒,日常生活中的自卑感依然延续在求职过程中;还有学生因为屡次遭遇求职失败进而产生全盘否定自己的极端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缺乏自信的表现,容易导致不战自败的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我认识不足和期望值过低。据谷岩2015年在辽宁大学、东北大学等六所学校550名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仅有17.17%的毕业生在“个人就业竞争力”选项上认为自己“很好”。[5]这表明严峻的就业形势已干扰到毕业生的自我界定,自信心在减退,自卑心理在加重。

自负心理是在就业竞争中过高地估计自身能力水平,缺乏自知之明以致盲目乐观、盲目自信的心理现象。自负心理的表现与自卑心理是相反的,但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未能对自身条件做出实事求是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部分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社会实践经验匮乏,罔顾当前就业市场的变化,仍一味抱着学历文凭这个“金字招牌”表现出极高的优越感,在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心理定位高,不自觉地以幻想裁剪现实,不求实际地追求所谓的“高起点、高薪资、高福利”岗位,完全不愿到艰苦地区或基层部门就业,对用人企业也有横挑鼻子竖挑眼之嫌。自负心理严重的后果往往是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导致就业受挫。

二、情绪心理层面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应,是人因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6]面对日益加剧的就业竞争,大学生挣扎的内在心理活动,反映到外在层面即是情绪的冲突甚至是失控,其最集中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焦虑心理。

焦虑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可预期的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某种事物和情境进行反应时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7]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负性情绪,是“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等感受交织成的情绪状态”,[8]当人们预期到某些可怕的或是危险的情况,但却对此无能为力,焦虑的心境下还会引起当事人的抑郁、苦闷、急躁、愤怒等不良情绪。焦虑心理是大学生择业窗口期最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毕竟面对人生中的第一次就业,意味着自己未来人生之路和生活方式的重大抉择,但大学生的社会成熟度、心理承受力并不能匹配就业选择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很多大学生寝食不安,忧思重重:自己的竞争力到底如何?自己的专业到底吃不吃香?继续深造考研还是直接就业?就业期望值就高还是就低?这些现实的问题使广大毕业生焦虑不已,尤其是部分成绩不佳、能力一般的学生或是一些性格内向或有生理缺陷的学生,焦虑程度更甚。一般而言,适度的焦虑是正常的,它能给人一种正向的压力感,促使人积极向上,直面问题。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多表现为过度焦虑,过度的焦虑极易引发负面情绪的集体爆发,严重的有可能向心理危机发展。背着心理包袱求职的大学生往往屡受挫败,进而产生求职恐惧心理和悲观心理,严重干扰毕业生的就业活动。有的同学在焦虑的刺激下还容易产生急躁情绪,整个择业时期处于一种亢奋状态,虽然渴望尽快找到工作,但缺乏对自身主体的理性思考和就业形势的客观认识,往往心急如焚地东奔西跑,四面出击,到处撒网,这样的结果不是四处碰壁就是草率签了一个自己后来发现并不如意的工作。

三、社会心理层面

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人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其他人或是整个社会环境的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当然也不例外,但这种影响并不总是积极的,有时候会形成从众、攀比、依赖等负面心理倾向。

从众心理是指在群体的影响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志而采取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心理。[9]具体到大学生就业范畴,就是指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完全跟从周围群体行为,不顾自身专业、能力、兴趣等实际情况,放弃个人就业意愿而盲目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就业行为的心理状态。调查显示,在“是否经常在别人的影响下改变个人的行为和观念”选项上,选择“经常”和“偶尔会”占62.39%。[10]由此可见,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对自己、对职业、对整个就业形势都缺乏独立自主的认识和思考,这使得他们容易受周围其他人的暗示和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影响,盲目地跟随别人,追求所谓的热门岗位、热门职业、热门地区而不管自己胜任与否,这种做法将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攀比心理是人们在生活中执着于不甘人后,盲目追求与他人的比较,并希望不低于他人或超越他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大学生就业期望值本来就较高,加之年轻气盛,喜欢争强好胜,虚荣心强,因此攀比心理的盛行并不是偶然。很多人择业的要求并不是基于自身特点,而是以他人的标准定自己的标准,盲目和身边同学比较,一味地往高薪高福利的大城市就业岗位挤,生怕自己的工作不如人而“丢人现眼”,反正死抱的念想就是“决不能比别人差”。谷岩的调查数据表明,60.13%的大学生在 “求职时觉得自己的攀比心理”选项上选择“很强”和“较强”。[11]

依赖心理是指部分大学生不能独立自主的寻求就业,而是把就业希望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尤其是本人的父母。调查显示,57.%的毕业生会选择通过“社会关系”和“家庭”寻求就业机会。[12]依赖心理的主要表现就是守株待兔、坐以待“毕”。依赖心理在独生子女这一代表现得较为突出,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父母的过渡溺爱和娇生惯养,在温室环境中不经世事,一切由父母大包大揽,严重缺乏独立自主的问题处理能力,面对就业基本就是“等”“靠”,没有主动出击的勇气和能力,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就业市场所淘汰,蜕化为“啃老族”。

综上可知,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问题的产生是各方面综合因素的产物,既有内因也有外因,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问题的途径必须在以个体自身为挖掘重点的基础上实行多方发力。首先,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保证个体在生活中实现自我决定、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前提条件。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品质,提升大学生在就业失败时的承受力和耐挫力。其次,要营造积极、和諧、轻松、开放的家庭氛围和家庭关系,为大学生获取健康的心理奠定原始基础。再次,学校教育应着力培育个体自强、自立、自信、乐观、坚韧等积极的人格特质,使之建立起免疫心理障碍的内在力量。最后,处于大社会层面中的政府、企业也应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政策扶持、增加岗位机会,间接为减轻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环境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5F04);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湖南大学生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5ZK3079)。

参考文献:

[1]胡环宇.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4-5.

[2]谷岩.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5:7.

[3]王超.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4.

[4]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177.

[5]谷岩.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5:10.

[6]张宏如,曹雨平.当代大学生心理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44.

[7]胡环宇.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武汉大学,2005:12.

[8]段鑫星,赵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06.

[9]吴玉东.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措施[J].西北医学教育,2009(5):948.

[10]张丽娜.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渤海大学,2014:12.

[11]谷岩.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5:13.

[12]张丽娜.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5):90.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就业大学生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