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地区女性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相关性及对应分析研究

2016-10-25姜银凤徐超尔张文娟华伟光职蕾蕾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湿质面部皮肤干性

姜银凤,徐超尔,张文娟,华伟光,职蕾蕾,鲁 楠

·中医药美容·

上海地区女性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相关性及对应分析研究

姜银凤,徐超尔,张文娟,华伟光,职蕾蕾,鲁 楠

(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82)

目的:探索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的相关性及具体对应关系,为从中医角度指导面部皮肤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上海地区招募女性志愿者265名,以问卷的方式对受访者进行调查。中医体质类型判定依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面部皮肤类型以受试者自评进行辨识。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研究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的相关性,对应分析研究两者具体的对应关系。结果: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存在相关性(χ2=22.335,P<0.01),其中平和质的受试者面部皮肤偏中性,虚质的受试者面部皮肤偏混合型,湿质受试者与混合型及油性肌肤关系密切,瘀质的受试者面部皮肤偏干性。结论:中医体质分型与面部皮肤类型之间有一定的具体对应关系。根据其具体对应关系对不同体质的人提供不同的面部皮肤护理指导。

中医体质;皮肤类型;对应分析;问卷调查;美容

中医体质是指机体在功能活动、代谢过程、形态结构上相对稳定的特征。由先天禀赋和后天生存状态所决定[1]。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依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在2009年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依据不同体质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心理活动三个方面的特征,将中医体质分为九种基本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2]。西医根据皮肤生理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如:根据水油平衡程度及出油部位分布将皮肤分为干性肌肤、中性肌肤、油性肌肤和混合型肌肤。

中医讲“荣于内则华于外”,只有身体气血阴阳平和,在皮肤上才能呈现“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的健康面色[3]。目前,关于皮肤与中医体质的联系有不少研究报道。王琦教授根据中医体质学的理论提出了“肤-体相关论”,“肤”即皮肤,“体”即体质,认为体质因素是皮肤类型和表征的重要物质基础,皮肤的颜色、光泽、质地、水分、弹性、平滑、粗糙度等与体质类型相关,每种体质类型都有特定的皮肤特征[4]。曲建宁等[5]报道了中国城市女性面部皮肤状态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平和质面部皮肤状态较好,偏颇体质会影响皮肤状态。陈瑶等[6]研究了各种面部皮肤中医证型和多种皮肤生理功能指标的关系,并分析了面部皮肤中医证型和皮肤生理功能指标在夏季和冬季的区别和联系。但目前还没有研究者报道过西医所讲的皮肤肤质类型和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本文就中医体质与面部皮肤类型的相关性及具体对应关系进行研究,为从中医角度指导面部皮肤护理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2015年7-9月,招募上海地区城市女性志愿者265名,年龄18~63岁,对自身状态有一定了解。排除妊娠期、哺乳期、痤疮病患者及患有严重疾病者。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皮肤类型调查由问卷调查的方式确定皮肤类型分为干性、中性、油性和混合型,由受访者自我评估确定。

1.2.2中医体质调查

1.2.2.1调查表:采用王琦教授《中医体质量表》。该量表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共9个亚量表构成的60个条目组成的自我评价量表。调查结果评分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计算,得出受访者的中医体质类型。

1.2.2.2计算转化分数:先计算各个亚量表的原始分数,原始分数=每个条目分值相加。再将原始分数换算为转化分数,转化分数=[(原始分数-条目数)/(条目书×4)]×100。

1.2.2.3判定标准:平和质为正常体质,其他8种体质为偏颇体质。见表1。

表1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1.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运用SPSS23.0统计软件分析。皮肤类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采用列联表分析卡方检验,检验水平α=0.05。皮肤类型与中医体质的具体对应关系采用对应分析进行研究。

2 结果

2.1皮肤类型及中医体质分布情况:从皮肤类型来看,本次所访人群中混合型肌肤占比约42.5%,其次为中性和干性肌肤,油性肌肤所占比例较低,仅为6.3%。从中医体质分型来看平和质人群占比较高,50%以上的人都为平和质,将气虚、阴虚、阳虚合并为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合并为湿质;血瘀质、气郁质合并为瘀质,共分为平和质、虚质、湿质、瘀质四种体质类型。见表2~3。

表2 中医体质分型分布情况     [例(%)]

表3 皮肤类型分布情况      [例(%)]

2.2皮肤类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及对应分析:皮肤类型在不同中医体质人群的分布情况见表4,采用列联表分析卡方检验考察皮肤类型与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335,P<0.01)。对皮肤类型和中医体质之间进行对应分析,维度分析显示,第1、2维度分别解释总信息量的86.1%和10.1%,累积贡献比例达96.3%(见表5),表明前两个维度能揭示出原始资料的大部分信息。根据前两个维度坐标作二维因子载荷图,表达皮肤类型与中医体质的对应关系(见图1)。根据图中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把最密切的归为一类,图中点之间距离越近,表明两者之间关系越密切。由图1可知平和质与中性肌肤距离较近,联系更为密切;虚质与混合型肌肤联系密切;湿质与混合型肌肤及油性肌肤联系密切;瘀质与干性位于同一象限,两者间距离较近,联系密切。

表4 皮肤类型在不同中医体质人群的分布情况  (例)

表5 皮肤类型与中医体质对应分析各维的汇总表

图1 皮肤类型与中医体质的因子载荷图

3 讨论

当研究两个或多个分类变量间关系时可以采用卡方检验,但是卡方检验只能提示变量间是否相关,但很难进一步分析其变量内部不同类别之间的关系[7]。对应分析可以将行、列变量的交叉表变换为一张散点图,从而将表格中包含的类别关联信息用各散点空间位置关系的形式表现出来[8],可以直观地揭示出变量各类别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应分析是行因素和列因素二维列联表资料的加权主成分分析,适用于行因素和列因素均为定性变量的资料,因此皮肤类型与中医体质关系研究适用于对应分析方法[9]。

卡方分析结果表明皮肤类型与中医体质存在相关性。对应分析结果发现平和质与中性皮肤关系密切,虚质与混合型肌肤联系密切,湿质与混合型及油性肌肤联系密切,瘀质与干性肌肤联系密切。

按照中医理论,平和体质的人,气血运行均衡顺畅,因而皮肤可以得到气血营养,新陈代谢畅通[10],故肌肤也是均衡状态,多为中性。而体质虚证的人,包括阴虚、阳虚和气虚,在所调查的受试者中阴虚质者占多数。阴虚者体内阴液亏虚不能制约阳热[11],导致虚火旺盛,气血运行加速,容易面红发汗,腺体分泌旺盛,故肌肤局部出油多。但同时热灼津液,会伴随出现干燥现象,肌肤也会转变为干性,且热久尤盛。所以阴虚者在不同阶段可能出现混合型和干性肌肤的转换。湿性体质的人,湿阻肌络,清透之气不得宣发,肌肤表面的浊腻瘀积也难以排除,附着肌表,易引发各种出油和毛囊堵塞问题,故多为油性和混合肌。体质瘀证的人由于体内瘀积不畅,阻挡血液正常运行,气血不能上达肌肤表面,局部则缺少气血营养的支持,肌表出现干燥暗沉,甚至严重者还会出现干燥起皮症状。综上所述,本次关于中医体质与皮肤类型的研究结果和中医理论学说的推论一致。

综上,根据上述具体对应关系,明确中医体质与皮肤类型的关系,对各种不同体质的消费者根据其不同的皮肤特点有针对性提供不同的护肤保养方式,可作为护肤品研发的新思路。

[1]傅杰英.人群体质与中医美容[J].中国美容医学,2002,11(6):527-529.

[2]董银卯,黄永刚,孟宏,等.中医体质学说在皮肤养生中的应用[C].2010国际化妆品高峰论坛,2010.

[3]李兴广,万洁,刘亚.浅谈色素沉着与体质相关性及药妆开发[C].第二届中国中医美容与体质养颜学术研讨会,2012.

[4]王济,张惠敏,李玲孺,等.王琦教授“肤-体相关论”的提出及其在皮肤病诊疗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7):476-479.

[5]曲建宁,王济,赵亚,等.中国城市女性面部皮肤状态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10):22-25.

[6]陈瑶,刘建伟,高木丰,等.中医辨证在面部皮肤类型划分中的应用研究[C].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2011.

[7]李丽霞,邹宇华,郜艳晖,等.对应分析在研究地区与疾病分布情况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19(3):277-280.

[8]张文彤,蕫伟. 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236-237.

[9]欧爱华,麦润汝,原嘉民,等.亚健康状态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的对应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11-14.

[10]任海毅,任晗堃,何聪芬,等.平和质人群之皮肤养生护理探讨[C]. 第二届中国中医美容与体质养颜学术研讨会,2012.

[11]陈圣丽.浅谈阴虚恋湿在皮肤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 10(5):328-329.

Th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titutional types of TCM and facial skin types in Chinese females live in Shanghai

JIANG Yin-feng, XU Chao-er, ZHANG Wen-juan, HUA Wei-guang, ZHI Lei-lei,LU Nan(Shanghai Jahwa Co. Ltd, Shanghai 200082,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orrelation an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nstitutional types of TCM and facial skin types, providing new guidance for skin care according to TCM.Methods265 Chinese women in Shanghai were recruited for this study. They were investigated by questionnaire.Constitutional types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Classification and Judgment of TCM Constitutional Types” standard issued by China Associ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Skin types were determined by self-evaluation. Chi-square was used to analyz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stitutional types of TCM and facial skin types. The detailed correspondence effect of two factors was investigated by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SPSS 23.0 software.ResultsTher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constitutional types of TCM and facial skin types(χ2=22.335,P<0.01). Gentleness type ha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neutral skin. Deficiency types correlated better with mixed type skin. Wetness types corresponded with mixed type skin and oily skin. Stasis types were relevant to dry skin. ConclusionThere were correlation an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constitutional types of TCM and facial skin types, therefore,specific guidance for skin care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constitutional types of TCM.

constitutional types of TCM; facial skin types;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questionnaire survey; cosmetology

R275

A

1008-6455(2016)09-0102-03

2016-05-24

2016-08-20

编辑/李阳利

鲁楠,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E-mail:lunan@jahwa.com.cn

猜你喜欢

湿质面部皮肤干性
薯蓣皂苷元调控Nrf2信号通道干预大鼠干性AMD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
中老年人痰湿质评分与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肉毒素治疗面部皮肤老化临床研究
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质患者与瘦素受体和脂联素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大学生面部黑色素的测量和分析
瘦素/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痰湿质睡眠呼吸暂停相关性研究
痰湿质与饮食生活习惯的相关性
比较不同部位皮瓣移植对于颜面部不同类型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疗效
夏季频发溺水事件,“干性溺水”是怎么回事
夏季游泳要提防“干性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