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猕猴桃籽油对黄褐斑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2016-10-25方志强熊铁一

中国美容医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祛斑籽油酪氨酸

罗 禹,方志强,杨 楠,熊铁一

猕猴桃籽油对黄褐斑小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罗 禹1,3,方志强1,2,杨 楠1,2,熊铁一1,2

(1.四川省生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实验室四川 成都610015;2.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610015;3.四川爱众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610041 )

目的:研究猕猴桃籽油对黄褐斑小鼠模型的黄褐斑的淡化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肌肉注射黄体酮构造黄褐斑小鼠模型,动物皮肤局部外涂药物, 连续30天。测定小鼠肝脏和皮肤组织的酪氨酸酶、MDA、NO含量,S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猕猴桃籽油各剂量组小鼠的肝脏和皮肤组织酪氨酸酶、MDA、NO含量降低,SOD活力升高。绝大多数大剂量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猕猴桃籽油在小鼠体内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淡化黄褐斑的功效。

猕猴桃籽油;黄褐斑;黑色素;抗氧化;祛斑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出现局限性色素沉着的皮肤病,中医称黧黑斑、肝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研究者多认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是黄褐斑发生的核心病机[1-2]。氧化与抗氧化失衡是黑色素沉着产生黄褐斑的重要原因,皮肤氧自由基与黑色素的形成及沉着密切相关[3]。

猕猴桃籽中油脂含量达20%以上,猕猴桃籽油是一种多烯酸油,α-亚麻酸和亚油酸含量很高,α-亚麻酸的含量可达60%以上[4]。文献表明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等均有抑制黑色素生成和淡化黄褐斑的作用[5]。α-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护肤品是目前化妆品市场的发展趋势[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第11号通告将猕猴桃籽油列入《已使用化妆品原料名称目录》中。本研究组所开发的奇异密码牌猕猴桃籽祛斑油已获国产特殊化妆品行行政许可批件(国妆特字G20152433,祛斑类)。猕猴桃籽油在民间早已作为祛斑产品流传应用,但对猕猴桃籽油祛斑作用的机制研究目前还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组建立了黄褐斑小鼠模型,研究猕猴桃籽油对黄褐斑的淡化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1 实验材料

1.1试验药物:猕猴桃籽油自制,制备方法如下:干燥猕猴桃籽(产自都江堰)粉碎至20目;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萃取工艺参数为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8MPa、萃取时间240min,分离釜压力8MPa、温度30℃;萃取所得植物油静置18h,减压抽滤,得成品油[7]。2%氢醌乳膏,广东人人康药业有限公司。

1.2动物:昆明种小鼠,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SPF级,生产许可证号:SYXK(川)2015-19号。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川)2015-100号。

1.3试剂:黄体酮注射液,20mg/ml,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所需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 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公司。小鼠酪氨酸酶试剂盒,武汉基因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4仪器: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厂。恒温水浴锅,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TGL-18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FSH-Ⅱ型高速电动匀浆器(江苏金坛金城国胜实验仪器厂)。Mettler Toledo型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

2 实验方法

2.1实验模型制备:参照文献[8-9]的动物模型制作法。小鼠2.5%戊巴比妥钠麻醉后,以0.4%的黄体酮注射液按0.02g/ kg剂量小鼠后肢肌肉注射,每周6次,连续4周。

2.2动物分组及实验方法:参照文献[9]方法。随机选取健康小鼠10只为空白对照组。取造模成功的小鼠50只,背部中央皮肤脱毛(裸露面积约2cm×2cm,每周脱毛一次),随机分为模型组、2%氢醌阳性对照组(0.4g/只)、猕猴桃籽油大、中、小3个剂量组(0.4、0.2、0.1g/只,剂量大小根据预实验而定),每组10只。猕猴桃籽油3个剂量实验组分别在小鼠造模当日皮肤局部涂抹, 每日2次, 每周6次, 连续涂抹30d。正常组和模型组于相应时间给予蒸馏水局部涂抹;3%氢醌阳性药对照组于造模当日开始局部涂抹,时间和疗程同猕猴桃籽油实验组。

2.3观察指标及检测:末次涂抹1h后,背部脱毛,处死各组小鼠,取肝脏、背部脱毛处全层皮肤组织各0.5g于冰浴加生理盐水制成10%组织匀浆,匀浆液以3000r/min室温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按酪氨酸酶、SOD、MDA、NO试剂盒说明书方法和操作要求进行测定和计算活性或含量。

3 结果

猕猴桃籽油对小鼠皮肤和肝脏组织酪氨酸酶、MDA、SOD和NO的影响分别见表1~4。空白组和模型对照组各指标有显著差别,说明本试验建模成功。在涂抹猕猴桃籽油后,与模型组相比,大、中、小三个剂量组的小鼠皮肤和肝脏组织的酪氨酸酶、MDA和NO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SOD活性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其中皮肤组织三个剂量组和肝脏组织的大剂量组的酪氨酸酶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皮肤组织和肝脏组织的大剂量组的MD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组织的大剂量组的SOD活性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皮肤组织和肝脏组织的大剂量组的NO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猕猴桃籽油对小鼠皮肤和肝脏组织酪氨酸酶含量的影响 (μg/100mg)

表2 猕猴桃籽油对小鼠皮肤和肝脏组织MDA含量的影响(nmol/mg.pro)

表3 猕猴桃籽油对小鼠皮肤和肝脏组织SOD活性的影响(U/mg.port)

4 讨论

黑色素的合成必须有3种物质参与[10]:①酪氨酸为制造黑色素的主要原料;②酪氨酸酶是酪氨酸转变为黑色素的主要限速酶;③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产生黑色素,此过程为氧化过程[11]。氧自由基与皮肤黑色素的形成及色素沉着密切相关。MDA 可导致蛋白质分子发生交联,形成荧光发色团即色素。SOD能有效清除自由基[12],还有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色素沉着的作用[13]。NO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信号分子与黑素细胞功能调节中有重要作用,NO供体可以促进黑色素合成以及增强酪氨酸酶的活性,是黑色素合成的强效激活因子[14]。也有研究提示对黄褐斑的作用可能还有通过不依赖抗氧化能力的其他机制来实现[15]。

对照药品氢醌治疗色素性疾病的药理作用是阻断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转变成二羟基苯丙酸的过程,从而控制黑色素的生物合成。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看出,猕猴桃籽油同样可以降低黄褐斑小鼠模型酪氨酸酶、MDA和NO含量,提升SOD含量,从而达到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人体健康的肤色是黑色素合成与代谢平衡的结果。当黑色素生成受到抑制,但是黑色素的降解与破坏依然进行,其结果就是皮肤色斑变淡或消失,从而达到祛斑效果。

表4 猕猴桃籽油对小鼠皮肤和肝脏组织NO含量的影响(μmol/L)

[1]叶世龙.黄褐斑病因病机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12(29):3806-3808.

[2]康金森,王雪飞,刘发,等.红玉祛斑胶囊对黄褐斑模型小鼠的影响[J].2013,29(4):134-136.

[3]王挥,冯菲,李忠海,等[J].湘西香醋体内抗氧化及其淡化黄褐斑作用的研究[J].2014,3(14):30-33.

[4]李加兴,吴越,陈选.多烯酸植物油及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4,21(35):350-354.

[5]张汝芝,朱文元.皮肤脱色剂的研究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6,35(4):264-266.

[6]吴俏槿,杜冰,蔡尤林,等.α-亚麻酸的生理功能及开发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6,10:386-390.

[7]熊铁一,罗禹.猕猴桃籽油的提取、成分和增强免疫功能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96-98.

[8]过伟峰,徐立,项晓人,等.建立小鼠黄褐斑的实验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2): 49-51.

[9]冯小菁,吴秋丽,付雷,等.祛斑养颜霜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4):298-299.

[10]Taylor SC.Skin of color: biology,structure,function,and implications for dermatologic disease[J].J Am Acad Dermatol,2002,46(S):41-62.

[11]王白强.皮肤黑素成因分析与美白祛斑功效评价体系的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2:14-18.

[12]汪磊,温成荣,王玉娥,等.油菜花粉酶解肽抗辐射损伤的研究[J].营养学报,2010,32(1):72-74.

[13]张其亮,文海泉,肖嵘.川芎嗪及儿茶素治疗色素沉着机理初探[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1995,1(1):17-19.

[14]程基焱,钟桂书,韩艺,等.人参二醇组皂苷及人参皂苷Rb1对体外培养黑色素细胞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 1916-1917.

[15]吕高虹,许惠琴,沈培亮,等.消癥丸对小鼠黄褐斑模型的作用及机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2(20):157-160.

编辑/张惠娟

版权转让声明

凡向本刊所投稿件,全体作者需在收到编辑部发出的稿件回执时签署《论文投送介绍信》,将该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被《中国期刊网》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同时通过因特网进行网络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务,稿件一经刊用,将一次性支付作者著作权使用报酬(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并赠送当期杂志两册。

本刊编辑部

Study on th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kiwi fruit seed oil treating on the chloasma mice

LUO Yu1,3,FANG Zhi-qiang1,2,YANG Nan1,2, XIONG Tie-yi1,2
(1.Sichuan Province Laboratory for Natural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Chengdu 610015, Sichuan,China;2.Sichuan Nature Resources Science Academy, Chengdu 610015, Sichuan,China; 3.Sichuan AiZhong Bio-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Chengdu 610041, Sichuan,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chloasma treated with kiwi seed oil.MethodsMice model of chloasma were established by injecting progesterone into muscle. The kiwi seed oil were smeared on the depilated skin of the mice for 30 days and the variation of the tyrosine oxidase,MDA,NO and SOD in the liver and skin were measured.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tyrosine oxidase,MDA and NO in the liver and skin of three dose groups have reduce and activity of SOD have increased. The variation of most of the large dose groups have statistical signification.ConclusionThe kiwi seed oil have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in the mice body and then dissolve the chloasma.

kiwi seed oil;chloasma;melanin;antioxidant;removing spot

R758.4+2

A

1008-6455(2016)09-0078-03

2016-05-27

2016-08-25

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2013GZXO161-6);乐山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13SXP121)

熊铁一,男,研究员,所长;E-mail:xiongtieyi@163.com

罗禹,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

猜你喜欢

祛斑籽油酪氨酸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祛白胶囊联合脾氨肽治疗对白癜风患者IL-10、IL-17、酪氨酸酶IgG的影响
四氢嘧啶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机制及类型※
不同提取方式下塔拉籽油提取率及其相关性质的研究
牡丹籽油制备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王书芳花还开,用科技解决传统祛斑难题
基于GPU加速的引导滤波人脸祛斑美化算法
亚麻籽油前体脂质体稳定性及释放性能研究
牡丹籽油对大鼠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
吃酱油伤疤会变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