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网络环境下高三政治时政专题的复习模式及其反思

2016-10-25杨婉瑜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三政治网络学习

杨婉瑜

[摘 要]传统的高三时政专题复习模式已经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使用网络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时政专题复习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突出学习同伴间的思想碰撞,更能留住学习和复习的成果,拓展复习的时空。

[关键词]网络学习 复习模式 高三政治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81

临考前一个月,养正中学的蔡赐福老师按照高三复习进度承担了时政专题的复习公开课,旨在探索高三冲刺的复习方向和策略。传统的高三时政专题复习模式是教师制作课件、印发讲义和练习,然后采用“师讲—生练—师讲”的教学过程,即“引导—反馈—总结”的模式进行。然而,这种复习模式对学生来说已经不再新鲜,很难呈现出彩的课堂,教学实效也未必高。经过深思熟虑,蔡老师决定尝试网络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时政专题复习模式,改变以往高三时政专题的复习模式。

一、教与学过程

课前:教师制作网络专题网页(网络课件),提出课堂学习任务。

首先教师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博客平台上开设了博客网页,利用博客平台的资源集成性和导航清晰化的特点,设计博客平台的样式,上传学生学习的各种资源,并且在网页公告栏上发布本次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

授课前,教师简单介绍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重点叮嘱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强调网络课堂纪律。虽未涉及复习知识,但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利用该专题网页进行学习和复习却至关重要,可以避免学生走弯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且提高教学实效。

课中:学生按照既定的学习任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学生进入“时政背景”环节,阅读相关背景并理论联系实际。“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是高三复习的重要时政热点,十八大报告首提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因此学生必须重点把握与本专题有关的一些常见知识点。例如经济生活中经济结构的调整问题。学生通过浏览网页了解时政背景并初步尝试理论联系实际。

(2)学生进入“题型示例”环节,尤其关注设问的角度分析。教师安排了高考最常见的原因类和措施类两种试题类型,即“为什么”和“如何做”,模拟各种设问角度,预测高考可能涉及的试题类型,并提供参考答案,让学生自主学习。例如:请从公民角度,为宣传、实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请为国家、企业、消费者在低碳发展、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分析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的文化生活依据;等等。学生通过浏览网页,了解命题者的意图,思考如何运用相关的知识来回答问题,进一步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本环节是重点,学生自主学习用时较长,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并提供个别辅导。

(3)学生进入“在线测试”环节,进行选择题测试,提高审题能力。“在线测试”是学生自主学习反馈的环节,主要是选择题(客观题)的测试。教师精选改编了7道选择题,在材料情景呈现方面力争多样,在试题难度上尽量与高考试题接近,本环节是“人机互动”,学生选择答案后,电脑会提示“你真厉害,答案正确”“你错了,继续加油”“再想想其他答案”等富有人性化的激励语。本环节结束后,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做题情况,了解到学生出错频率较高的试题,适时讲评。

(4)学生进入“集思广益”环节,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主观题。教师设置5道主观题,并且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组必须共同完成一道试题,并运用博客的“评论”功能递交答案。每个学生思考后都要提交各自所答内容,可以是其中一个要点也可以是全部内容。学生提交后,答案便会呈现在网页上,这还不算完成此轮的学习任务,接下来他们要互相提意见,或支持或反对或提其他见解,在网上进行无声的思想碰撞。本环节给了他们互相学习,互为补充,取长补短的机会。教师也准备了参考答案,在学生全部合作探究完成后,运用博客的“日志访问密码”功能公布密码公开答案,此时学生将之前自己的答案与参考答案进行比对,自我估分评价。本环节结束后,教师对每道试题进行简单扼要的讲解点评。

课后: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反馈教学实效。

教师设置了10个问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本次专题复习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复习方式新颖,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与同伴之间也能互相学习,是值得推广的学习模式。当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例如字体太小,或者页面内容多,浏览页面的时间不够等问题。

二、反思与体会

议课时,一些听课教师认为在高三冲刺的黄金时段开设这样的尝试课,不是明智之举,教学实效未必高,学生在任务中赶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最后不知所云。也有教师提出这样的课备课量大,还挑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不适合普及,更不用说高三复习课。还有教师提出本堂课根本不需要下此“大成本”,只要印发讲义资料照样能做到与本课相同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和效果。再有一些教师提出根据高三复习实战经验,用键盘敲打的答案与用笔书写的答案,效果是不一样的,越临近高考越需要让学生有实战的感觉。

听课教师对这堂高三复习课的质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利用网络进行高三时政专题复习是一种新的探索,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可它也为我们带来了研究的价值,特别是对新课程下高三时政专题如何复习提供了另一种模式,因此对于本节课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以下是笔者对本节课的一些反思和体会。

如图所示,笔者总结出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与高三时政专题复习的传统模式相比较,新模式有以下几个优势。

1.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课后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学生对本节课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兴趣。旧的 “讲—练—讲”机械式的传统复习模式已让学生感觉到厌烦。复习模式的改变与创新颠覆了学生的学习理念,他们不再因复习的枯燥无味而丧失学习的动力,虽然仅仅是把在纸张上学习变成在电脑上学习,但这足以点燃他们兴趣的火把,激发他们内心求知的欲望,加深他们对知识学习的体会和印象。正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更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高三政治复习的后期,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然而传统的复习模式中,教师的讲评仍然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这对于学生后期的复习是非常不利的。古希腊普鲁塔戈早在3000年前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教师的责任如同苏格拉底所说,“是助产士而不是产妇”。利用网络进行复习,恰恰是借助网络的各项功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更有利于体现新课程理念。从新的复习模式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都可以看出,

教师讲得少,学生动得多,留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但是教师少讲不意味着教师不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此时的角色是全程引导,个别辅导。当然,教师对网络课堂的把控要做到收放自如。

3.更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能突出学习同伴间的思想碰撞

高考命题趋势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从福建省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中可以看出试题注重体现高中新课程理念,坚持能力立意,突出主干知识,体现学科能力和素质要求;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科技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高三复习的新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工具和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合作学习,既有理论联系实际,也有实际联系理论,强调掌握整个复习的过程与方法。例如在合作学习环节中,学生共同完成的主观题答案是要经过深思熟虑才会提交到网络上的,他们的观点在网络中互相碰撞,互相学习,以此达到彼此之间的共享与沟通。如果说高考的过程是解题的过程,而我们平常要做的就是把解题的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只有他们掌握了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方法和能力,才会在解题中如鱼得水。

4.更能留住学习和复习的成果,拓展复习的时空

通过网络进行时政专题的复习可以把授课的过程完整地呈现在网络上,留下学生学习的印迹,而学生课后可以自行登录该平台进行后续的学习,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设计一个单元的教学,形成一个系列,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可惜的是从实践过程来看,高三学生复习时间紧张,在校时间长,缺乏网络学习的时间和条件,对于住校生而言就更不用说了。但是,在线学习是一种学习趋势,它是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随着互联网和传媒的发展,在线学习会进入课堂的。

虽然本节课还有些许遗憾,例如师生都需要提高信息素养、时间分配不合理、网站设计不够美观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去改进。再者其与传统复习模式的学习效果没有进行科学的实证数据比较,但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认同本次课堂教学的模式创新的。虽然有同行反对高三复习采用这种形式,但笔者只能说,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足够的勇气。

[ 参 考 文 献 ]

[1]蔡赐福.网络环境下开展政治课教学的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4(5).

[2]蔡赐福.博客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3).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高三政治网络学习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策略探析
网络教育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基于云计算的多媒体网络学习平台系统架构
探讨高三政治高考复习的教学策略
MOOC时代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
网络学习行为背景下的慕课教学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基于云平台网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创设高三政治复习高效课堂
基于应试能力培养的政治复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