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改革研究

2016-10-24申万意张莉莉

考试周刊 2016年81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申万意 张莉莉

摘 要: 作者针对高职化学分析技术特点,深入调研,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将理论知识贯穿实践,改变教学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化学分析技术》 课程改革 企业要求

分析化学是最早发展起来的化学分支学科之一[1],随着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2],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度低,其结果是学生掌握的知识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本文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将实验贯穿整个教学,体现企业的真实分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调研分析

通过对淄博永大化工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企业的走访和调研,分析研讨,确定化学分析技术岗位群的岗位职责:负责对原料、产品的质量管理及品质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负责化验室的安全管理和定期检查。

通过对岗位职责分析,对应毕业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具有规范、熟悉的化学分析基本能力;具有熟练使用常见仪器操作基本能力;具有选择分析方法,准确提供分析数据及书写分析报告的能力;具备分析技术应用的基本能力。

2.具体实施

根据能力需求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具体内容分配如下表:

3.教学方法

3.1“教、学、做”一体教学法。

对于化学分析技术授课内容要点,尤其是实验部分,通常先由教师提出疑问,学生思考,而后演示过程,并提出操作注意事项,然后学生具体操作,边做边思考学习,强化操作及思考能力的培养。

3.2“参与式”教学法。

化学分析技术课程全程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运用问题讨论法,实现师生的互动交流,密切师生关系,使教师真正掌握学生学习的脉搏,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3“单元教学法”,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动手能力。

教学中模拟科研管理模式,研究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单元教学法”,创建了“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设计与应用能力训练”三级教学平台,让学生自愿组织研究小组,基本技能训练以教师的讲解为主,综合技能训练由师生共同完成,综合技能训练由学生独立完成选题、查阅文献、准备仪器药品、撰写总结报告等。

3.3“兴趣小组”教学法。

积极支持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组织各类兴趣研究小组,充分发挥开放实验室资源优势,进行一些与化学分析技术相关的研究,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发散思维能力。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课程考核

传统的“一刀切”考核方式已经不适应于新的教学模式,它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及综合能力。课程考核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一是考核学生的课下自学能力、查阅利用参考资料能力和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能力;二是考核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即利用本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理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三是学习项目完成效果,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组成。另外,考核过程也注重多元化、过程化和知识化。

5.结语

通过企业调研,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将理论知识贯穿到实验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后,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大大增强。然而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教师付出的精力要远远大于传统教学,同时也需要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积极参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有所提高。因此,后期如何让个别自制力弱的学生积极参与课改,是我们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分析化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力,黄高凌.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J].集美大学学报,2010,11(1);95-97.

基金项目:“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实践导向的《染化料分析与测试》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类别D。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