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群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
2016-10-22杨敏
杨敏
基于专业群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以福建江夏学院为例
杨敏
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应用人才的办学定位要求专业建设必须形成能够服务地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的专业群。福建江夏学院现代社区服务专业群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出了职业化要求,基于专业群的职业导向和工作过程,对福建江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
现代社区服务专业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面临调整优化的要求,高等教育格局面临改革创新的趋势,许多地方本科院校都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1]。2015年12月,福建省教育厅提出,到2020年,建成5所左右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20个左右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群。以福建江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按照现代社区服务产业职业能力提升要求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对新建地方本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现代社区服务专业群的构建
(一)专业群的概念与特征
马正兵、朱永永、廖益等人认为专业集群是以区域内的产业集群为服务对象,按照区域产业集群规模、结构与产业体系的要求,围绕某一支柱产业形成的专业链[2]。专业群是为了服务于特定的产业集群或者某一产业延伸链条,将具有共同主干课程或学科基础的相关人才培养专业融合在一起,通过共同培养、共建基地、互修学分等方式联合培养相关产业人才的专业组合。专业群具有以下特征:
(1)人才培养定位面向服务区域。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某些特色产业的支撑,专业群的建设要与地方特色产业对接,根据地方产业的实际人才需求来培养应用型人才。
(2)专业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专业群的建设需要专业之间互联互通,这不仅要求开设相同的行业(产业)基础课程,也要求专业课程教学相互融合,从而打通专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专业教学资源之间的共建共享,避免各专业单打独斗,提高办学效益。
(3)人才培养标准适应产业升级。地方产业大多面临转型升级的要求,复合型、创新性和应用型高级人才相对匮乏。专业群的建设能够加强人才培养的复合性和应用性,相应的人才培养标准也应按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来制定。
(4)专业发展方向超前引领。地方产业的发展不能完全自我协调,需要政府、市场以及社会第三方的引导和调控。高校作为把握产业发展前沿和方向的研究者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专业群的建设方向也应适当超前,引领地方产业的发展。
(二)现代社区服务专业群的构建模式
现代社区服务业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直接生活需求为目标,为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必要的产品和服务支撑[3]。当前,高端社区服务的高级管理人才需求的缺口巨大。福建江夏学院现代社区服务专业群基本覆盖了现代社区服务业的主要产业链环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不仅能培养人才,还能为其他社区服务业提供人才支持。
福建江夏学院根据社区服务特征,以社区物业服务为基础,扩展延伸相关服务业,并由此反推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特征,根据人才需求状况与现有专业基础来设置专业群结构。将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各服务产业的发展需求相匹配,构成现代社区服务专业群结构。福建江夏学院现代社区服务专业群课程模块共分为3部分:一是通识教育平台;二是专业群教育平台;三是专业教育平台。笔者根据现代社区服务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职业化要求来优化福建江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二、现代社区服务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职业化要求
(一)现代社区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要求的调查
以在现代社区服务相关产业就业的福建江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14届和2015届毕业生及其部分主管为实证对象,调查分析现代社区服务业岗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职业化要求。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56份,有效问卷149份,有效回收率为74.5%。
在专业求职条件方面,70.6%的人选择“实践经历”,可见现代社区服务业用人单位非常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求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企业实习的经历和经验;在专业所需具备的能力方面,62.5%的人选择“沟通协作能力”,50.3%的人选择“灵活应变能力”,可见现代社区服务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要求很高。由于社区服务业经常面对顾客的当面询问或质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也应具备相应的灵活应变能力;在专业模块技能的重要性方面,56.8%的人选择“招聘技能”,54.0%的人选择“培训与开发技能”,50.1%的人选择“绩效管理技能”,可见现代社区服务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招聘、培训、绩效技能需求较多;在其他技能和能力要求方面,68.3%的人选择“办公软件应用技能”,63.8%的人选择“掌握行业基础业务知识”,可见现代社区服务业用人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办公能力和基础行业知识要求较高。
(二)现代社区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从业者从事某一行业或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包括社会素养、身体素质、专业能力和操作技能等[4]。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职业能力还包括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必须学习实践的知识和技能[5]。现代社区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能力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现代社区服务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能力分析
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优化
(一)专业课程模块设置的优化
通识教育平台一般开设人文素质、道德观念类课程,也开设一些科学技能类课程,如Ms Office高级应用等课程。专业群教育平台开设行业(产业)基础课程。专业教育平台开设其他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所需的基础知识,包括高等数学、西方经济学、社会调查与统计、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会计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导论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专业模块技能,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组织与工作设计、招聘与人员测评、员工关系管理、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拓展学生的其他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如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商务谈判礼仪、管理沟通、应用文写作、人力资源相关法律法规等。
(二)专业课程比例和形式的优化
根据专业群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的优化要求,总学分应控制在160学分左右。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的课时太多,严重压缩了专业课程的课时。一是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来实现“两课”的课时压缩。福建江夏学院通过增加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对思政课理论教学进行了合理调整,通识教育平台的课程总学分可以控制在52学分左右。二是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块知识设计成技能训练,包括工作分析、招聘测评、绩效薪酬等模块技能训练;设计创新创业课外研学实践课程,包括创新创业项目、学科竞赛、科研训练、论文成果、社会实践、职业资格考试、技能考试、素质修养等。三是以创新创业训练报告的形式来完成毕业论文,包括创业实践报告、创业计划书、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等。福建江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分配表如表2所示,其中实践学分48学分,占30.0%。
表2 福建江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分配表
四、结语
福建江夏学院将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接,构建现代社区服务业专业群,对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职业化要求。产业群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专业课程建设以专业群的职业要求和工作过程为导向。因此,福建江夏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根据现代社区服务业的职业能力结构,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优化专业课程模块设置,调整专业课程比例,改革专业课程教学形式,是向应用型本科大学转型发展的有效探索与尝试。
[1]顾永安.关于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3).
[2]马正兵,朱永永,廖益,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专业集群建设模式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1).
[3]张丽萍.基于产业链的高职院校现代服务类专业群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7).
[4]庞世俊,姜广坤,王庆江.“能力本位”教育理念对职业教育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10(10).
[5]袁秋菊.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5(20).
(编辑:刘姝)
G642.3
A
1673-1999(2016)09-0114-03
杨敏(1983-),男,硕士,福建江夏学院(福建福州350108)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2016-07-09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转型发展背景下的普通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革研究:以福建为例”(FJJKHX15-043);福建江夏学院青年科研人才培育基金项目“自贸区背景下闽台人才协同开发研究”(JXS2015009);福建江夏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学训赛创融合’模式下应用型管理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2014A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