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亦可益志
2016-10-21郭雅林
郭雅林
[摘 要] 我国的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也是人的个体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不应该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化的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玩物”是丧志还是益志,不在于物而在于人。如果學生只是为了打发无聊时间而玩,那么玩物确有丧志之虞。如果学生兴趣在于强健身体陶冶情操,则玩物亦可益志!
[关 键 词] 课外活动;全面发展;社会化;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1-0051-01
目前我们的教育形式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的学习负担十分沉重。虽然“苦学”有其必要的原因,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学校视课外活动为浪费时间,一些教师和家长甚至认为课外活动就是玩物丧志。比如现在学生课余不是玩手机游戏就是玩电脑游戏,令许多教师和家长深为头疼。曾有哲人说过:让土地不长满荒草的最好办法就是种上庄稼。与其限制学生玩手机或电脑游戏,不如引导学生多参与积极有益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另一方面,课外活动也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实现个性化。课外活动主要由学生自主参与、自愿组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一场篮球赛,队友之间要合作,对手之间要对抗,还有观众呐喊助威。不但参赛者得到锻炼,而且参观的学生也会有所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才能得到施展,学生的合作性、独立性、责任心、参与意识等也可进一步发展。
课外活动可以给学习生活增添乐趣。为何电子游戏能让学生开心,必有其让人开心的原因。相信不仅学生爱玩电子游戏,成人也并不例外。电子游戏分类中亦有益智游戏一类,无论何种游戏,玩家要想赢,则必须开动大脑想方设法去完成游戏挑战,这不能不说有其有益之处。当然本文的主旨不在电子游戏而在课外活动。一般来说,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参加的,这样他们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有的只是探索的愉悦。另外,相对于课堂学习的严肃紧张,课外活动内容比较新颖轻松,容易给人以新鲜刺激,使人身心得到放松。课外活动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利用闲暇,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丰富其精神生活。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尤其是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就与日常劳动有很强的相关性。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如电器维修、植物栽培、动物养殖等各种社会劳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实验田、实验角、实验园,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课外活动。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认为办职业教育最要紧的一点,就是“社会性”。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劳动正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的最佳方法。
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大多数青少年的注意力只能持续集中10至30分钟,另外科学研究也显示,一个人的颈部承受疲劳的极限时间大约是45分钟,学生在课堂上从事的是脑力劳动,课间10分钟进行适当的课外活动,如跳绳、哑铃或写写书法,既可以放松学习的紧张心情,又可以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在中午、下午休息时间比较集中的时候,可以组织球赛、棋赛等集体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艺术比赛或文艺汇演等大型的活动。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就尤其喜欢体育比赛,他曾总结说,体育比赛一是可以去私,二是可以培养团队精神,三是可以培养取拼敢斗的作风。既然有这么多的积极意义,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多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呢?现在学校的体育场馆也比较充足,开展这样的课外活动并不算太难。假如学生课余不再是拿着手机而是抱着吉他,不再是沉迷网吧而是驰骋球场,那家长和老师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一般来说课外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发起者、参与者也是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师参与度越低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能学到的便越多。但是,如果教师有兴趣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那对学生对教师也是很有好处的。相信许多人在求学时代都会记得几位爱好体育或书法或音乐的老师。教师的参与,可以使课外活动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有益于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教师适当地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技能。不过一旦兴趣小组成了刻板的“教学”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必将大打折扣。教师的参与应该是自然而无负担的,能够做到如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最好。
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仅靠课堂教学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从这方面来讲,课外活动更应该提高到一个教育战略高度。学校和家长不但不应该“克扣”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更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外活动环境。培养一个只会考试的学生不应该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化的人才是我们的根本任务。“玩物”是丧志还是益志,不在于物而在于人。如果学生只是为了打发无聊时间而玩,那么玩物确有丧志之虞。如果学生兴趣在于强健身体陶冶情操,则玩物亦可益志!
参考文献:
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编委会.中国现代教育家传[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