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舞蹈教学初探

2016-10-21潘蓉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老年教学

潘蓉

摘 要:近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观念不断更新,中老年的业余生活日益丰富。舞蹈活动作为情感宣泄的重要方式,逐渐受到广大中老年群众的喜欢与追捧。就当前中老年舞蹈的发展而言,不管是在表达方式上,还是在舞蹈内容上,都在不断地更新与改进,以满足中老年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作为中老年舞蹈教育者,应对中老年舞蹈活动的重要性正确认识,不断更新教学方式,进而使中老年舞蹈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本文在对中老年舞蹈特点及舞蹈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老年舞蹈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力求提高中老年舞蹈教学效果,满足中老年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中老年;群体舞蹈;教学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219-02

当前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我们在满足中老年物质需求的同时,更应重视中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群众文化生活的服务机构,文化馆在丰富中老年群体的业余生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文化馆舞蹈活动作为一项群体性文化活动,在增强中老年身体素质、调节心理状态等方面起到重要影响。因此,作为文化馆中老年舞蹈教育者,应进一步加强个人修养,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进而满足中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本文对中老年舞蹈教学进行了详细探讨。

一、中老年舞蹈的基本特点

1.群众基础广泛。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生活观念逐渐发生变化,群众对于公共文化的需求不断提高,舞蹈作为一种经久不衰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载体。就当前活动趋势而言,舞蹈逐渐受到广大中老年群体的欢迎,中老年通过舞蹈将自身的理想、情感等精神需求充分表现出来。正因如此,舞蹈活动逐渐扩展至广大人民群众的群体活动中,群众基础越来越广泛。

2.表现形式单一。受中老年群体身体条件的影响,中老年舞蹈与专业舞蹈相比,在表现形式上相对单一,更加重视中老年对娱乐与表演的体验,因此,中老年舞蹈活动多为群体性舞蹈,通常反映群众的生活,与中老年群体的生活感悟与情感态度相关,在表现形式上多为有组织的中老年舞蹈队及自发的广场舞蹈等。

3.主题鲜明,题材丰富。相较于专业舞蹈,中老年群体舞蹈动作难度相对较小,且多选用动态特色鲜明的舞蹈题材。近些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观念不断更新,在此背景下,中老年舞蹈也在顺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现如今,中老年舞蹈主题较为鲜明,内容积极向上,题材更为丰富,再加上中老年群体表演形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喜爱。

二、推广中老年舞蹈活动的重要意义

1.促进中老年身心健康。舞蹈作为人体动作艺术,舞蹈锻炼过程中,舞者心跳加快,对心肺系统功能进行有效训练,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增快血流速度,促进内脏器官及全身系统的代谢速度,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在舞蹈活动中,中老年跟随舞蹈伴奏进行舞蹈锻炼,伴奏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快慢有序、长短适中,对于中老年的情绪及精神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同时,中老年通过参与群体舞蹈,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增进中老年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其精神状态积极向上,进而有效调节其情绪、心态,促进身心健康。

2.促进社会稳定。当前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中老年人群所占比例几乎过半,如果社会对如此庞大的中老年人群缺乏关注,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当前时代的人口特征要求社会必须对中老年群体给予关注,重视中老年的身心健康,减少中老年的发病率,进而缓解社会矛盾。通过中老年群体舞蹈,丰富中老年群体的业余生活,使中老年退休后继续享受生活,使其人生充满激情与乐趣。另外,中老年舞蹈活动的开展,促进了中老年服务产业的发展,进而为舞蹈专业的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3.增强中老年艺术素质。中老年在舞蹈活动中,身体跟随舞蹈节拍有节奏的摆动,充分感受身体力量与气质的融合,在舞蹈中宣泄情感,获得精神满足,增强自身的艺术素质。近些年,伴随公共文化的不断深入,中老年群体对自身文化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且对于舞蹈活动的需求不仅仅局限在自我娱乐中,而是想通过舞蹈活动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与艺术素质,所以积极参与各项舞蹈群体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中老年舞蹈爱好者,不仅进行形体训练,而且主动学习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等舞种,这一点充分展现了舞蹈艺术的魅力及中老年对艺术素质的需求。

三、中老年舞蹈教学方法

1.提升舞蹈教学者的个人修养。在中老年群体舞蹈活动中,舞蹈教学者应首先提升自身的个人修养,不断创新舞蹈教学。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中老年舞蹈爱好者对舞蹈活动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舞蹈教学者应顺应时代的变化与发展,不断更新自身的舞蹈专业知识,创新舞蹈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舞蹈教学水平,为舞蹈教学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舞蹈教学者应积极参加舞蹈教学培训,丰富自身的舞蹈教学知识,對舞蹈内涵能够深刻理解与准确把握,在编排中老年群体舞蹈过程中,关注中老年的身体条件与自身需求,编排优秀的舞蹈作品,吸引中老年舞蹈爱好者的兴趣,满足其精神需求。

2.制定科学合理的舞蹈教学体系。中老年群体舞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舞蹈活动中对于舞蹈教学体系要求较高,要求中老年群体舞蹈节奏轻快、动作幅度适中,不仅能起到锻炼中老年身体素质的作用,而且需要达到调节情绪、抚慰心灵的效果,进而满足中老年的身心需求。

在制定中老年舞蹈教学体系过程中,首先,应慎重选择舞蹈教学内容,保证舞蹈内容健康向上,节奏舒缓,轻松愉悦。其次,在舞蹈教学方法与训练方式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中老年群体的身体素质,根据其自身需求合理安排教学,保证舞蹈教学活动对中老年身体素质的积极作用。最后,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保证不会对中老年舞蹈爱好者的身体产生危害,积极防御在舞蹈过程中的运动伤害。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中老年群体舞蹈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讲解法与示范法。舞蹈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动作讲解与示范对中老年舞蹈爱好者进行动作指导与启发,通过对舞蹈动作的反复示范,强化舞蹈爱好者的形象意识,促进对舞蹈动作的掌握。在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应保持高度的热情与充沛的感情进行动作讲解,保证舞蹈节奏鲜明,示范动作准确无误。同时,在舞蹈教学中,可由教师进行动作示范,也可选择一些动作规范的优秀舞蹈爱好者进行示范,示范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其他学习者学会观察,掌握动作模仿技巧,同时对舞蹈动作的难点,进行亲自示范与指导,进而提升舞蹈教学效果。

4.发挥中老年学员在舞蹈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中老年群体舞蹈教学过程中,许多舞蹈教师一直沿用“口传身教”的教学模式。这种单边注入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通常呈现出“我说你听”、“我教你学”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产生阻碍,进而影响学习者的自主发挥。在实际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应充分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通过表达个人诉求与情感态度,提高自身的舞蹈学习兴趣,满足精神需求。作为舞蹈教师,应重视学习者的内心感受与需求,并指导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充分调动其舞蹈积极性,激发其热情参与,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现阶段,中老年舞蹈活动逐渐在各地文化馆广泛开展,并日益受到中老年群众的广泛关注与追捧。中老年舞蹈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使广大中老年舞蹈爱好者掌握基本的舞蹈知识、增强舞蹈修养,而且能有效促进中老年的身心健康,满足其精神需求。中老年舞蹈教育者在舞蹈活动中,应为每一位中老年舞蹈爱好者提供参与机会,丰富其业余生活,为其身心健康带来有益帮助,进而使舞蹈活动的积极作用得以在中老年群众中充分展现。

参考文献:

[1]葛琼琦.形体训练在中老年舞蹈教学中重要性的看法[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3(03).

[2]章淑莲.浅谈文化馆该如何开展有效的舞蹈教学[J].才智,2014(18).

[3]周亮.强化中老年社区舞蹈教学的基本路径[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02).

[4]龚随东.谈中老年舞蹈教学的新趋式和新观念[J].大众文艺,2012(19).

猜你喜欢

中老年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中老年锻炼者健康信念的访谈分析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治疗
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防治与管理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浅谈体育舞蹈对中老年人的健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