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10-21赵艳萍

俪人·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兴趣情境小学语文

赵艳萍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能使整个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词汇,锻炼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从而促进儿童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极大发展。文章就本人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语文课堂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 兴趣

引言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情境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把新课知识渗透到非常有趣味的情节、场景或部分故事中,把课文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看成文章中情境的本质内容;通过在有趣的情境中提出课程中所需的关键问题,激发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会学习的良好习惯。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1.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只有美好和谐的语文课堂情境,才能让课堂充满创造,充满生命的活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使整个课堂充满了勃勃生机。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锻炼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情境的生动、形象、有趣,激起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即情境能体现教材的特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从而促进儿童知识的、能力的、智力的、情感意志的尽可能大的发展。

2.情境教学在小學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1图画再现情境,丰富感性认识

小学语文课本中,大多数的课文都配有色彩缤纷的插图,图与文的内容是相通的,一幅图往往是表示课文的某一片段,甚至于整篇课文的内容。借助插图可以再现课文情境,运用图片展示再现情境时,教师加以指导和启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文中展现的情境,学生就充分感受形象,进人情境。文与画是相通的,因此,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具体化、形象化,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在图画面前,学生看得清楚,感受得真切,从画的颜色、明暗中不仅能迅速立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易于接受和理解,涵养美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把图画变成语言文字的高明以及依文绘图的创造性。在运用图画再现情境时,教师要加以指点和启发,以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同时还要由感情地讲述,便于学生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

2.2活动情趣,激发兴趣

教师通过对课文的整体内容及学生的特点的把握,以编排节目、辩论、演讲、短话剧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创设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情境中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结合课文特点组织学生编演课本剧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歌颂自然"绘画活动;于活动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在活动中,我们也更进一步了解了学生的优点与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依据学生现状更好地因材施教。

2.3播放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音乐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气氛。如果能把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能真正实现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是能够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的愉快教学。教师应该熟悉情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熟练而恰当地运用各种情境创设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例如,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文,介绍《西游记》一书时,我选择了《西游记序曲》作为语言描述情境的配乐曲。课堂上,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同学们都被深深吸引住了,仿佛看到了孙悟空的形象,仿佛看到唐僧四人风雨兼程地去西天取经……为感受本课中孙悟空的形象作了铺垫,同时优美的音乐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

2.4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我们说,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以周边发生的人事物取得学生对于作者情感上的切入点,并通过实际经验来探究课文中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积累经验,运用经验,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爬山虎的脚》这一课中,老师考虑到虽然很多学生都已见过爬山虎,但并未仔细观察和思考过。对于课文细节描写的地方,如“茎叶长叶柄的反面”究竟是指什么位置?“爬山虎的脚为什么长得像蜗牛的触角呢?” 等等,这些问题如何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老师通过带着学生去现场实地考察,供学生观察思考,讲一讲所观察到的,不仅突破教学难点重点,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创设有效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激发学生想成为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的动机,鼓励学生超越自我。

结束语

在语文教学中,恰当适宜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的感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出色的情境,对我们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有更高的要求,为优化语文教学课堂,提高语文的实效性和应用性的最终目的,从而做到真正地激活语文课堂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少月. 谈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12:18-19.

[2]梁钟钦.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1:105-106.

[3]高佳. 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4]彭冬霞. 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新课程(小学),2015,01:91.

猜你喜欢

兴趣情境小学语文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