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德育的困境与对策

2016-10-21张斌斌

青春岁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校德育

【摘要】高校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教育对象能够“知德行善”,但当前德育正面临着一个困境,即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反差和分离,出现“知而不行”、“知而错行”、“知行不一”的现象。本文从道德中知行转化的矛盾、家庭因素、高校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四个方面分析高校道德教育的局限性,并试图从优化社会环境,形成良好德育氛围、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意志品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正确价值取向、改革德育教学模式,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等角度来探讨高校德育知行统一的可能性。

【关键词】高校德育;知行分离;知行统一

道德教育是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是培养理想人格、造就人们内在道德品质、调解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手段,也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道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和坚定道德信念并最后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即建立“知”、“情”、“意”、“信”、“行”的有机统一的过程。

高校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这些象牙塔里面的“天之骄子”被认为是社会的高素质人才、精英阶层,因此当他们的行为表现得与公众的传统观念不符时,如在公交车上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不排队买票、运用各种方式在考试中舞弊等,都会被认为是与大学生身份不符、没有社会社会公德的。这时,大家都会把全部责任推到学校身上,认为学校没有尽到管理和教育的责任。其实这样对高校而已是不公平的,学校德育不应也不能为大学生生活中知行不一现象承担主要责任,因为高校德育在学生道德践行中知行转化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这也是高校德育的困境这所在。

1、道德难题:知易行难

道德形成过程是一定外界环境影响下的内在知、情、信、意、行诸心理要素的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其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是由知转化为行。然而,一定的认知转化为行为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跨越,而是必须经过情感、信念、意志等因素的催化作用、触媒作用,方能实现。

2、道德行为的不确定性

人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系统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个体是否会做出一定的行为取决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价值观、情感、需要、经验等。“任何一个思想、原理的提出都不是任意的、偶然的,由某个思想家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关系的反映”(马克思语)。在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时空背景下,个体的道德行为也是不尽相同的。

笔者在通过查阅前人相关专著论文等资料后,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意志品质

要让学生在日常的道德践行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阻碍、不管遇到何种条件和情况、不管社会和身边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坚持自己内心的道德定律,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物欲横流的浪潮中迷失自我。而是自始至终都保持一种对道德良知的敬畏之感和对世间真善美的崇尚之情,并在此过程中了解、知晓、接受、认可、信服道德之“知”。使知变成强烈的行为动机,促使道德行为的发生。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坚持正确价值取向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成长的具体环境,学校的环境布局与美化等,都是对学生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重要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健康、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体现校园文化的时代特色;要完善学校的人际和舆论环境,通过多种形式,树立良好的校风,形成健康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给大学生积极的影响;要树立全员德育意识,形成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良好氛围,通过教师的人格力量、良好的育人环境氛围来影响学生的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思维更具开放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灵活、渠道更加多元。在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上更加个性化,有更多的载体和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如QQ群、手机短信、网络博客、微博等。尤其是高校学生组织活动活跃,是知识丰富、思想活跃的文化群体,他们之间的平等交流、积极研讨不仅能发挥教育的主体性,还能成为了解舆情的最佳渠道。要充分发挥高校自组织及各新兴媒体的作用和力量,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教育客体形成正确的取向,促进自身的知行统一。

3、改革高校德育模式,构建科学的考评体系

教学方法的问题事关德育的质量,从德育的特点来看,理想追求、道德信念等意识主要是通过思想的交流、对话乃至冲撞反思形成的。教育的方法要与思想产生的规律相适应,可采取例如讨论、辩论等思想交流的方法,以及参观调查、社会实践等实证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因而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是教师课前要精心策划,充分准备;二是教师的学问功底要深,教学组织能力要强,否则教师可能难以驾驭课堂,无法将学生的思想引入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轨道。在教学手段问题上,教师应善于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特别是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德育教学走进新时代,改变德育古板、程式化的印象,增强吸引力和渗透力。改变课堂的单一模式,实行课内和课外、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多重模式,通过走向社会,加强知行统一的实践环节,在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达到知行统一的德育效果。

作为德育教师,要认真研究、改革德育考试方式及评价体系,通過科学、合理和富有创新的测试,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言行一致,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法律素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决定了德育课考核评价的内容,应该是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的统一。

高校德育效果的最终体现是大学生道德表现的知行统一,然而正如唯物辩证规律所告诉我们的那样: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而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同样,高校德育也是如此。当前的德育实效性确实较低,我们不能一味地将责任推向高校,因为高校德育确实存在着其有限性和困境。德育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其需要从小开始落实并伴随一个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国古人将“修身”定为人生第一事。在此过程中需要整个社会环境的优化,从而形成人人都践行知行统一的道德准则。

【参考文献】

[1] 罗国杰. 伦理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449.

[2] [美]杜 威, 著. 傅统先, 译. 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4.

[3] [美]杜 威, 著. 王承绪, 等, 译. 道德教育原理[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211.

[4] [美]杜 威, 著. 赵祥麟, 王承绪, 编. 杜威教育论著选[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97.

[5] 方克立. 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6] 蔡秀梅. 从“知行不一”看学校道德教育的有限性[J]. 思想理论教育, 2009(24).

[7] 黄伟萍. 论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知行统一的培养[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24).

【作者简介】

张斌斌(1991—),男,湖北黄冈人,湖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德育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话语权探索
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德育的有效性
生命教育视野下高校德育和谐研究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意义
中美日三国高校德育比较研究
高校德育路径探究
论高校德育生活化的实践路径
论高校德育目标:道德智慧的培养
论新媒体视野下高校德育中的理论“漂浮”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