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兰亭序》的文化增殖现象
2016-10-21代鑫
【摘要】“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王羲之的《兰亭序》现已广为流传,在它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兰亭序》作品的唯一性、“兰亭”意象的形成、《兰亭序》故事的丰富性、离奇性传以及《兰亭序》的创新性使其文化价值得以增殖。
【关键词】《兰亭序》;兰亭;文化增殖;《禊贴》
一、兰亭序的唯一性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兰亭序》共计324字,凡是重复的字都各不相同,其中21个“之”字,各具风韵,皆无雷同。王羲之酒醒之后,过几天又把原文重写了好多本,但终究没有在兰亭集会时所写的好。兰亭序的唯一性,提升了它的文化价值。
二、“兰亭”意象的形成
由于兰亭雅集的广泛传播,经过长期的审美积淀,“兰亭”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与审美意象出现于后代诗文创作之中。
如唐李白《酬张司马赠墨》:“今日赠予兰亭去,兴来洒笔会稽山。”因为张司马于吴中赠诗李白,李白答诗很自然回忆起“兴来洒笔”的兰亭雅会。“兰亭”作为文人聚会的代名词,出现诗文意象中,如王勃《滕王阁诗序》:“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即是以兰亭代指文人的盛筵。或用来描写眼前饮宴之欢乐,如唐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之十五:“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兰亭席上酒,曲洛岸边花。”或用来回忆曾经之相聚等等,都是以“兰亭”回忆其相聚时的诗酒风流。
总之,后代诗文或记述文人雅集,或描写上巳活动,或涉及吴越会稽,都以“兰亭”为特定的文化符号而构成意象;抒发生命的感伤,超越的情怀,也往往以“兰亭”意象作为情感寄托的对象,“兰亭”意象蕴藉了文人骚客诸多的情怀和寄托。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或诗歌意象的“兰亭”,经过后代文人的反复歌颂,《兰亭序》的审美内涵也不断增殖。
三、兰亭序故事的丰富性、离奇性
到了唐代,《禊帖》书法艺术备受君臣推崇。唐太宗李世民想方设法赚取到《禊帖》真迹,有传唐太宗命大臣萧翼去辩才那里骗取《兰亭序》,后来便有了“萧翼赚兰亭”这一说,何延之的《兰亭记》更是把故事戏剧化,而有人说这种类于小说传奇式的记载其实并不可靠。桑世昌《兰亭考》则又记载了关于《兰亭集序》的另一种传闻:萧梁末年大乱,《兰亭集序》墨迹流出内府,陈朝天嘉中为僧人所得,至大建中献给陈宣帝。隋朝灭陈,有人将其献给晋王杨广,杨广不加重视。后来僧智果从杨广处借出摹拓,杨广即位之后也没有索要。智果去世后,为其弟子僧言所得。唐太宗为秦王时,见到了《兰亭集序》的拓本,非常喜爱,欲高价收购而不可得。后来听说在辩才处,就派欧阳询到越州求得之。武德四年,入于秦王府。关于《兰亭序》的故事流传之多,流传之广,增加了它的丰富性和离奇性,使得它的文化价值又一次提升。
正如平凡的商品经过广告的包装带给人们不平凡的感受一样,艺术品,同样可以通过“附加价值”的营造来拓展更多的意义空间。就像当代艺术家曾樊志的画作中标志性象征——红领巾,它背后的故事便是画家对红领巾的渴望。《兰亭序》的故事表现多样化,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流传甚广甚至经历多次加工,有些经过几千年的传播几乎出处难寻。而故事又是《兰亭序》从王公贵族接受到普通百姓熟知的媒介,兰亭故事的生动性促使《兰亭序》走下“神坛”,逐渐被大众接受,奠定经典地位。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是其文化艺术增殖的有效途径,因此,《兰亭序》故事的丰富性和离奇性,尤为重要。
唐太宗得到《兰亭序》,并将之奉为至宝。不仅自己摹写,还让当时的书法家竞相摹搨,因此,《禊帖》在唐代得以广泛传播。虽然《禊帖》真迹已随太宗葬于昭陵,但《禊帖》在后世的影响却愈以深远。高宗、睿宗、武后、玄宗等人都将《禊帖》之精美摹本视若珍宝,从而加速了《禊帖》的传播。
到了清朝,清乾隆皇帝对《禊帖》痴迷的程度绝不逊于唐太宗。“故宫博物院现藏的乾隆所临写的与《兰亭》内容相关的书法作品总共有二十余件。”有名的“兰亭八柱"就是乾隆命人将自己最喜爱的《虞世南摹兰亭序》、《褚遂良摹兰亭序》、《冯承素摹兰亭序》等八种临摹本及相关题跋题咏分别摹刻在圆明园的八根石柱上。兰亭八柱现存中山公园,虽然字迹斑驳,但兰亭书法的流风遗韵仍然依稀可见。
王公贵族对《兰亭集序》书法的痴迷和推崇,加速了兰亭雅集的文化传播,也为兰亭雅集增加了新的审美因子。《史记》有云:“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就像习主席提出了“中国梦”,全国上下就要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讨论学习;中国美院院长许江喜欢葵,中国美院就种满了葵一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文化艺术也是如此。帝王对《兰亭序》的接受,在短时间内通过国家意识形态机器将书法作品荣升至经典地位,为后来士大夫群体的接受奠定了坚实的观念基础。帝王的推崇,名人效应是《兰亭序》传播过程的第一步,奠定了《兰亭序》这天下第一行书的显赫的文化地位。《兰亭序》版本众多也为《兰亭序》奠定了传播的物质基础。
艺术作品的生命系于读者,从一定意义上解读,读者才是艺术作品真正的完成者。在《兰亭序》的传播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正是有了鉴赏者的批评和质疑才引发了对于书法作品更多的关注。质疑,可以说是再创造的起点。通过质疑,旧有的根深蒂固的审美视界得以打破。
建国后,郭沫若和高二适关于《兰亭序》真伪之争更是把《兰亭序》引上了风口浪尖,由于领导上的重视和鼓励,在全国学术界很快呈现出了一片“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一霎时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均刊登了有关《兰亭序》真伪的论文。《兰亭序》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文化价值不断提升。
四、《兰亭序》的创新性
千百年来,《兰亭序》由帝王推崇到百姓熟知,虽真本不存世却仍能保持“经典”地位,足以可见对经典的想象在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在《兰亭序》的传播中,真迹的消失为《兰亭序》带来神秘的色彩,而可以说恰恰是由于真迹的不得见才促使了更多人去“想象”真迹,模仿和追逐。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众多的《兰亭序》,瘦本、肥本,五字损本、五字不损本等。
任何艺术,无论其形态如何,支撑其生存和延续的必然是对创新的包容。从《兰亭序》的版本流传看,对于《兰亭序》的临摹复制似乎是一定程度的重复。其实,历代文人的临摹,拓写等均是在原版基础上的创新之作,如虞世南所临《蘭亭序》深沉内敛,功力深厚,赵孟頫的则飘逸潇洒,褚遂良的风格介于二者之间。临本虽与真迹相似,但笔画之间无一不透露着临者自身的思想内涵。历代书家对书法的理解不同,因此笔画轮廓。轻重缓急等均带有“复制者”自己的生命内涵。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兰亭序》的复制可以说是一种另类的“创新”。
人类发展到现代社会,随着印刷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如今我们亦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兰亭序》的众多版本,网络的快捷与广泛彻底的加速了《兰亭序》的传播,更进一步加速了《兰亭序》的文化增殖。
【参考文献】
[1] 兰亭雅集[J]. 中华诗词, 2004(07).
[2] 王友群, 丁太勰. 曲水兰亭 风雅古今——论东晋兰亭雅集之传播效果[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作者简介】
代鑫(1991—),女,汉族,青岛科技大学现当代油画创作与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