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的命运
2009-05-31庞联昌
庞联昌
353年的3月3日上午,春风杨柳,气象宜人。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个朋友,在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修禊”雅集。那天的王羲之也小酌了几杯酒,在浅醉之际为朋友们的诗写了序文手稿。序中叙述了兰亭周围的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写了好景不长,生死无定的感慨。全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个字,是和篇难得的美文。从书法技艺上看,它的章法、结构、笔法都非常完美,王羲之对这篇笔墨十分得意,嘱咐后人妥善保存。王羲之的后代遵从先人的遗训,将《兰亭序》视为传家之宝。既不喧哗也不示人,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陈、隋书法家)手中时,没有任何人看见过《兰亭序》的影形。可是,智永出家为僧,没有传人,祖宗遗传下来的宝物自己带不走,没办法了,就将《兰亭序》的真本传给了自己的弟子——辨才和尚,并一再叮咛妥为保存。后人评价《兰亭序》:“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后来《兰亭序》被公推为“天下第一行书”。
大唐的李世民可谓剑胆琴心,在把大唐的江山弄稳当之后,他不时地想起王羲之《兰亭序》,为了得到它的真迹,李世民的确还伤过一阵脑筋。最后,在房玄龄的一个小技巧之后,他如愿地得到了《兰亭序》真迹。
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推崇备至,广泛搜罗王羲之的书法,常常在治政之余临帖学习。他对《兰亭序》的真迹更是仰慕不已,悬赏重金索求,可是一直没有结果。他不相信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派人把王羲之的后人逐人考察,果然有人禀报,《兰亭序》的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李世民一道诏书将辨才请到长安,并说明了自己的心意。辨才和尚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出家人,非常忠于师傅的交代,不肯轻易献出《兰亭序》。如果过分地和一个出家人较量,这还是有些损害帝王的形象的,怎么办?这让他犯了踌躇。房玄龄知道皇帝的心思,他推荐监察御史萧翼去办这件事情,并且给李世民出了一个主意:智取《兰亭序》。萧翼生来聪颖睿智、飘逸洒脱、喜研书法。随后,他就假扮成书生来到寺院,很快博得了辨才和尚的喜欢。一来二往,师徒两人同吃同睡、形影不离。感动于萧翼的诚心,辨才在他研习书法的时候拿出了珍藏多年的《兰亭序》,师徒二人交谈至深夜。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辨才发现徒弟和《兰亭序》不见了。等到辨才和尚顺着山路追上徒弟的时候,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此时,昨天还很虔诚敬他的弟子已经换成了一官人面孔,并由怀中掏出了皇帝的圣旨。皇帝都给你辩才下了圣旨,你这个小尚怎么敢抗旨不尊?
看见萧翼把《兰亭序》给他弄了回来,李世民高兴得很。常常在朝政之后,他反复揣摩品鉴,把玩欣赏在兴头上来的时候也临贴挥毫,抒发一下艺人情怀。
公元648年,李世民深感体力不支、去日不多,他不但给了儿子李治治世的方子,还给儿子交代了自己的后事。特意要儿子记住,在自己驾崩之后,一定要把王羲之的《兰亭序》的原本一并葬入昭陵。
战乱是敛财的好机会,908年,后梁耀州节度使温韬来到了咸阳塬北边的唐昭陵。他要对大唐最辉煌的皇陵下手。“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笔迹,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人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温韬传》记载了当时的情形。在欧阳修看来,《兰亭序》的真迹通过温韬的盗掘又重见天日。
温韬人粗心细,他在盗掘唐代帝陵的时候,不但制订了一个详细的盗掘时间表,而且还对盗掘得来的物品逐一清点,造册登记。虽然历史没有记载他到底具体都攫取了什么东西,但他盗获的东西一定不少。928年,后唐的明宗李禀下诏书赐死温韬,那么,温韬盗掘的《兰亭序》跑到哪儿去了?
后来,宋人蔡挺说,《兰亭序》在陪葬的时候,李家的后人用临摹本换掉了真本,《兰亭序》的真迹一直就留存在人间。
后世还有些人认为,温韬的盗品登记薄中没有《兰亭序》,人间也不可能见到《兰亭序》的影子。原因是李治也很喜欢王羲之和《兰亭序》,他完全有可能用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欧阳询等人临摹的《兰亭序》掉换了王羲之的真迹,而后把它陪葬在自己的乾陵。
那么,《兰亭序》在乾陵吗?
1958年发现了乾陵的墓道口,似乎挖开乾陵就可以揭开这团迷雾。1959年,文化部向国务院呈送了一分《乾陵发掘计划》,周恩来总理思忖再三,在《计划》上批示:“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自那个时候开始,要不要发掘乾陵的论争一直没有停止过。甚至在上一世纪的六十年代还出现了郭沫若与高二适的《兰亭序》作者真伪之辩。
那么,挖开了乾陵就一定能解开《兰亭序》的身世和去处之谜吗?
王羲之的一纸《兰亭序》,就是不被折腾,怕也难以保存一千六百五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