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初探
2016-10-21梁昌秀
摘 要: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认识和政治立场,而师范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如何,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形势与政策课仍存在诸多问题,深化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形势与政策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47-01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该课程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使学生准确理解国家方针政策,正确看待热点事件。因此,该课程对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统一认识,坚定立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形势与政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师范院校是未来教师的摇篮,鉴于师范生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高等师范院校除了对师范生进行师范教育以及教學技能培养外,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师范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但相对于其他思政类主干课程,该课程在课程建设以及教学成效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1.1 课程重设置轻管理
目前,形势与政策课已成为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的公共必修课。虽然高校对该课程建设予以高度重视,但大多仅局限于课程开设和教学要求方面的文件规定,具体的教学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高等师范院校更多重视的是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师范技能的培养,对于形势与政策之类的公共课投入不足,课程所需的教学场所、设备、经费等不能满足日常的教学需求,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主管部门不固定,职责不清,管理混乱,课时得不到保障,严重制约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1.2 缺乏重视,课程被边缘化现象严重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功利”思想的影响下,学生最看重的是专业课程学习,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专业学习以及职业技能方面,热衷过级和考证。认为该课程是党的“颂歌”课,是假大空的说教,课程内容对自己的学业和就业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把其当做“副科”,迟到早退、旷课现象普遍,即便是正常上课,部分学生也在浏览手机、看课外书、做专业课作业等。学生的漠视,削弱了该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1.3 师资匮乏,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大部分高等师范院校没有固定的形势与政策课专任教师,师资队伍专业化配备程度不高,教学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比例小,教师授课水平参差不齐,流动性大。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对热点事件仅从个人角度作一些肤浅的讲解,对该事件的前因后果缺乏深度的理论性总结,讲形势只看表象,谈政策没有真正从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国内外社会形势等多种因素来分析。师资的匮乏,影响了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
1.4 教学方式单一,内容随意性强
虽然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普及,教师授课也多采用课件教学,图文并茂,但实质上并未改变传统的机械式教学,多数教师一味的照着课件念,内容浅薄,缺乏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必要的课堂讨论与实践,学生参与率低。另外,该课程本身具有的实事性要求授课教师及时研究国内外形势变化,收集时下最新热点,更新教学内容。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监督不规范,部分教师授课内容随意性强,专题陈旧,难以满足学生要求,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解决问题的策略
针对该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高等师范院校应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课程建设、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1 完善课程监督和管理制度,建立保障课程教学的运行机制
形势与政策课光有文件规定还不够,还需要一整套完整的教学监督和管理体系,确保课程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避免流于形式。高等师范院校必须有专门的部门和领导负责该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学管理和考核工作;规范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严格审查每学期形授课教师备课情况;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监督授课教师的上课质量,同时,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形势与政策课提供保障。
2.2 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为使课程富有成效,建立一支稳定、专业性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非常关键。高校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支持,如开课前进行集中培训,举办研讨会,输送优秀教师参加校外培训班并及时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要开展说课、听课、公开课以及课后评议等教研活动,提高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同时,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倾斜。
2.3 创新教学方式,搭建网上教学平台
课堂理论讲授成为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授课的主要方式,学生普遍反映枯燥无趣。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更注重教学过程的培养,因此,创新教学方式,就是要在形势与政策教学中注重体验、注重应用,注重全员参加。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共享资源,开发该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开拓互联网学习讨论空间,建立线上线下立体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此外,还可利用重大节日、国家政策调整等契机,邀请相关领域的政府官员、社会名人、企业家等进行讲座,增强该课程的吸引力。
2.4 构建科学考核制度,全面检验学生能力
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学会利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形势,因此,传统的撰写论文或者理论考试难以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特点,改革考核制度,一方面把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相结合,侧重对学习过程的考核;一方面把社会实践和个人学习相结合,侧重对社会实践的考核,全面检验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Z].教社政[2004]13号.
[2] 朱丽霞,汪书路.论形势与政策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92.
[3] 赵敬东.新建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浅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38-140.
作者简介:梁昌秀(1987-),女,汉族,广西南宁人,法学硕士,广西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