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2016-10-21郭国旭

中文信息 2016年6期
关键词:全面小康城乡一体化

郭国旭

摘 要: 为深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会议精神,加快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以期为我们用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扶贫工作 全面小康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337-01

一、立足贫困实际,用城乡一体化思路抓好扶贫政策的落实

一要按照实际情况谋划扶贫攻坚工作。在扶贫政策的落实和资源的配置上,既要立足当前,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事情做起,也要着眼长远,明确远期目标,有计划、分步骤的扎实推进,切实做到精准、精确、精细,决不能“撒胡椒面”。在扶贫项目的实施管理上,省上已将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确定专人调度指挥,加强跟踪协调,切实做好项目实施和验收工作,使扶贫项目尽早惠及贫困群众。在资金的投入使用上,要建立健全协调统一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精细化管理和使用。

二要按照一体化要求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省上“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的政策效应,对接小康目标,以农村道路、饮水安全、住房改造、环境整治、信息畅通为重点,坚持规划设计一次到位,有序推进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住房、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促进城乡基础设施衔接互通、联网共享。针对环县实际,我们计划在到村基础设施建设上做到“两路两电一水一房一网”7个全覆盖。

三要按照均等化标准配置公共服务资源。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均衡分配机制,把公共服务资源的投入,由城镇为主转变为更多地向农村倾斜,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居民开放,使农村居民能够与城市居民一样同等享受公共基本服务。在环县,计划做到“两教一所三站三中心”9个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即每个村都要有标准化的村小学校和幼儿园、卫生所、科技推广站、防疫站、垃圾收集站、文化活动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村级自治组织活动中心。同时,积极开展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把城市现代文明引向农村,进一步解放群众的思想观念。

二、创新移民模式,用城乡一体化思路促进贫困人口的转移

一是政策移民。针对环县山大沟深、自然条件严酷的实际,计划分三个层次建设:在县城,规划建设3处农民城,安置群众1000户以上。在21个乡镇,规划每乡镇建设300至500户的集中搬迁安置小区。在9个中心村,规划建设低标准安置小区进行过渡,以适应城镇化发展。

二是教育移民。扶贫扶智,扶智强能。一方面,积极发展贫困地区农村学前三年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让山区孩子能够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学习借鉴四川的“9+3”计划,依托省内外职业院校丰厚的教育资源,对“两后生”进行“点菜式”免费培训。

三是劳务移民。结合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的实际,引导山区贫困群众向县城和中心集镇有序转移,将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就业、安居和子女就学等紧密衔接,解除劳务人员的后顾之忧,确保劳务收入能占到贫困群众收入的60%以上。

三、推进产城融合,用城乡一体化思路为群众转移创造条件

一是要切实解决群众的“忧”与“愁”。让农民进城,必须始终把农民利益放在首位。由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到位,目前农民普遍存在“前瞻有愁”、“后顾有忧”的情况。当前关键的就是要积极行动,不断加大进城贫困群众与城镇居民在享受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政策方面的衔接落实力度,努力使进城农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完全平等的权利和福利;另一方面,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

二是要切实增加群众的就业机会。移民搬迁要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稳定就业是主要因素。当前,紧要的是把县城工业园区建设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不断完善县城工业园区各项配套设施建设,同时积极培育发展农技、农机、农资、仓储、运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带动发展各类第三产业,努力为进城农民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民在有序转移过程中实现增收,确保农民进城镇有事干、留得住、不回流,真正实现“非农化”转移。

三是要切实加大城镇化建设力度。认真落实我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创新投资模式和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行PPP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城镇化建设,要积极发展有特色的城镇,引导有愿望进城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后向小城镇聚集,有效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扶贫开发效率。

四、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留在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

一要抓好金融贷款支持。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是我省破解贫困群众贷款难题的大胆突破和积极尝试。对于环县这样一个贫困人口多、扶贫资金严重短缺的县来说,现实意义尤其重大,今年第一批政府贴息放贷1.7亿元,重点向支持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合作社、龙头企业倾斜,向发展草畜产业的农户倾斜,着力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二要积极培育主导产业。部分贫困群众向城镇的转移,使留在农村的农民资源和要素占有量提高,迫切需要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和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和精细化发展,进一步发展壮大当地主导产业。对于环县来说,就是要依托土地广阔的优势,把最能体现比较优势的草畜产业和小杂粮产业做大做强。

三要突出致富能人带动。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通过土地向能人和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扶贫贷款指标可以与新型经营主体帮扶挂钩等办法,使致富能人和新型经营主体获得更好发展,同时带动贫困户稳定获得土地收益、劳务报酬和入股分红,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參考文献

[1]刘立勇. 深化“三农”改革 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J]. 长江论坛,2015,05:5-11.

[2]程明英. 嘉峪关市精准扶贫的经验与启示[J]. 甘肃金融,2015,10:50-52.

[3]刘玲. 创新思路 真抓实干 实施精准扶贫工程 实现整体脱贫目标——陕西省延长县精准扶贫工作汇报[J]. 新西部,2015,08:90-91.

猜你喜欢

全面小康城乡一体化
贵州省城镇工矿用地增长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相关性研究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四川省“贫困片区”全面小康发展状况与日标测算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拥抱自由是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
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意义与未来方向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