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易门县小麦机械播种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16-10-21李学明

南方农业·下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发展对策小麦存在问题

李学明

摘 要 小麦是易门县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在易门县的小麦机械化种植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易门县小麦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机械播种技术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小麦机械播种技术的对策。

关键词 小麦;机械播种技术;存在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22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18.119

易门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适宜小型农机作业田地面积为0.85万hm2,适宜中型农机作业田地面积为0.49万hm2。目前,全县农业机械拥有量为58 450余台(套),农机总动力为207 232.59 kW,农业机械原值19 354.07万元,农机化作业面积达3.601万hm2,主要粮食作物的耕耙环节、粮食初加工以基本实现机械化。

1 小麦种植实施机械播种的必要性

1.1 劳动力转移,劳动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成本也随着增加

近年来,随着易门县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易门县的厂矿企业发展迅猛,劳动力需求激增,劳动力供小于求,造成劳动力短缺,劳动成本上升;同时,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厂矿企业打工,也造成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导致农业用工成本增加,也就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最终使农业产出效益减少。

1.2 小麦种植采取机械播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根据易门县多年实践统计得出,一台播种机只需要1个农机操作手,人工手提播种机每天可以播种0.2~0.33 hm2,是纯人工的5~8倍,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与人工条播相比,机械播种有小麦下种均匀,行距和株距统一;种子播种深浅可调,一经调定,种子入土深度一致;机械播种小麦出苗率高,出苗整齐,小麦抗旱能力强等优点。在相同的水肥条件下,机械播种小麦比人工条播小麦成熟均匀、成熟早,有利于组织机械收割,同时667 m2产量一般比人工条播增产8%~15%,机械播种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明显。

2 小麦种植的现状及机械播种上存在的问题

2.1 种植区基础条件不完善导致小麦产量不高

易门县小麦山地面积较多,山地水利条件差,主要靠天吃饭,产量不稳定,667 m2产量不高。特别是连续几年的干旱,易门县小麦产量又受到影响,部分山区有绝收现象,出现了部分田块只种大春不种小春的现象,小麦播种面积呈现逐年减少。

2.2 小麦播种水平不高

山地较多,人机撒播现象严重。全县秋播小麦60%以上是山地。坡地面积占多数,因此可机播面积不多。

2.3 播种机械化程度不高

小麦机械化程度不高,农民常规种植观念根本上还没有完全改变,还需要一定的接受时间,也需要农机部门加大推广力度。同时,大部分山区机耕路面较少或是田块坡度较大不适宜机播面积较多,也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农田整治力度。

2.4 市场价格偏低,小麦种植面积减少

这几年,小麦市场价格同农资价格相比总体偏低,小麦价格上涨速度远远低于农资上涨速度,而且国内小麦价格同国际市场相比又没有半点优势。因此,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农户改种其他农作物或者把田地转包给他人经营非农作物,自己就近或外出打工。

2.5 农村劳动力紧缺,急需农业机械来顶替劳动力

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剩余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年龄偏大或文化水平不高,操作使用农业机械难度大,安全隐患多。但农业生产也只有使用农业机械才能真正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效益,因此农业机械是农村农业发展的主要出路。

3 发展小麦生产的思路及对策

3.1 明确主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强化组织领导,农机发展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己任。根据易门县多年来的经验,小麦生产由于用工量大,存在机械化使用水平低,小麦生产经济效益不高的现状。为此,农业机械管理站应认真落实,以小麦机械播种为重点,机械耕、耙、植保,机械收割等环节相配套,统筹安排好小麦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各环节工作,以有效提高农机化生产的整体水平。

3.2 加大农机推广宣传和农机技术培训力度

为了让更多农民和农机手了解和学习小麦机械播种等技术。近年来,易门县先后召開了以小麦播种技术和微耕机操作技术为主的培训班137期,重点培训机械耕耙、机械施肥和机械精量播种等农机化新技术和新机具的使用,以及简单维修保养技能,先后共有各乡镇农业分管领导和农机管理员、农机合作社负责人25人以及5 405名农机操作人员参加了培训,发放相关技术资料7 950余份。召开小麦机播现场会23次,使每位农机员和农机合作社负责人都了解一些农机政策及一些小麦机播等机械化技术,并能指导机手开展作业。

3.3 突出抓好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应用

易门县农机部门充分发挥购机补贴政策的导向和调节作用,实施农机购机补贴项目,并加大先进适用播种机的引进力度,帮助农民做好选型工作,引导农户购买适应本地区的深松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及旋耕施肥播种机等新机具,显著提高了小麦机播水平。

3.4 坚持示范样板辐射带动原则,狠抓样板工作

样板示范是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方法,也是小麦机播取得群众认知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连续狠抓了355.21 hm2的机播核心示范样板建设。在核心示范样板安排了各种新机具展示,小麦机播采取统一播种、统一采用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的措施,将新品种、新技术综合集成示范。

3.5 健全农机服务组织,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健全农机服务组织是提高机械生产能力的得力措施。为了让享受国家补贴的农机户用好大型农机具,鼓励引导他们积极成立农机服务队,目前,全县已建小麦机播农机服务队1个,农机修理专业合作社1个。在项目实施中,我们按照项目要求,农机服务队与无机户签订作业合同,然后根据作业合同按质按量及时完成任务,而修理专业合作社则做好机具保养维修等后勤工作。

3.6 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提高小麦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

目前,粮食增产的一些瓶颈问题,越来越反映在农机农艺结合的程度上。小麦生产也是如此。因此易门县农业机械管理站主动联系,加强与农技部门配合的力度,一方面根据农艺技术要求,另一方面结合机械作业要求,积极做好机播示范样板,在易门县重点宣传推广宽行窄株机播技术。例如:向农民推荐行距20cm以上宽行窄株播种机,推动易门县农机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

3.7 积极组织好小麦机械化跨区收割作业

根据易门县小麦种植情况,积极在网络上发布小麦生长和成熟信息,有目的、有计划地邀请和组织外县小麦收割机,到易门县参与小麦机械收割,显著提高了易门县小麦机收水平(面积),有效减轻农户劳动强度,减少农户种植小麦成本,并在季令内加快易门县小麦收割进度,确保下茬农作物及时移栽。

3.8 加大小麦播种机等农机具的政策扶持力度

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使用农业机械可以减少部分农业生产成本,但使用机械还是需要一定的采购成本。因此,国家应该继续增加各型小麦播种机等农机具的补贴力度,解决农民购买成本高的问题。同时,国家要对农机作业按面积进行适当补贴,以提高农民群众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这样不断带动辐射小麦机械化播种面积,最终实现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发展对策小麦存在问题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