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2016-10-21杨沫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和谐氛围质疑德育

杨沫

摘 要:宋代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的确,语文教学中漫卷诗书能否吸引学生,翰墨流香能否陶醉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笔者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没有积淀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可供高谈阔论,下面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课的教学来谈谈自己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的浅见。

关键词:优化导入 和谐氛围 质疑 德育

一、优化导入情节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之,此一法也。”这里讲的是一篇文章的开头非常重要,同样,这句话对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导入同样适用。每一节课伊始,学生普遍都怀着想上好课的心理,如何能在最短的时间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要靠老师在课前的精心准备。现在许多老师只注重书本内容而忽视甚至忽略导语,未能认识导语的重要性,实在不应该。好的导语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上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孜孜以探求,创设了好多导入方法:如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赏物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对比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置悬念导入,举不胜举,不管哪种导入,只要能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行。比如学习《口技》时可以让学生表演鸟叫,学习《小狗包弟》时让学生讲自己对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的了解,学习《虞美人》时放一曲《虞美人》。但导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喧兵夺主,过于拖沓冗长,学生也会疲倦,因此,教学中,应该用精炼的语言,选择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素材导入。比如我在讲《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就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学生,我饱含深情说道:“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当我讲到这里时,学生已经沉浸在对自己对父爱母爱的思考之中了,这时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用理性去阅读课文,自然而然把学生带入课文。

二、构建和谐氛围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愉快的情绪、和谐的氛围有利于人思维活动的活跃,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充满关爱、平等自主、尊重个性的和谐的学习氛围。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引导学生做什么,思什么,而没有把学生看作和自己平等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所思所想,长此以往,学生每天在沉闷、严肃的环境下被动接受,失去了应属于他们的青春活力,驰骋的想象力,笔者认为现代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转变观点,笔者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师生平等,应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适时引导。

2.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愉悦的课堂气氛要想保持必须避免出现尴尬局面,比如在提问时,稍不注意,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课堂气氛瞬时就会变化,因此,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确定提问对象,让每个站起来的同学都能有话可说,并适时鼓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培养质疑精神

传统的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传授只限于书本,所有习题答案都以老师的为准,学生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被控制,拘泥于固定的框架,课堂只机械地记笔记,不去思考理解记忆,阅读写作能力停步不前,语文知识水平也得不到提高。现在的语文教学依旧在演绎着这种错误的模式,创新教育只是一句口号而无实际行动。我曾走访几十名中学生,在问及喜欢怎样的语文课时,大多数谈到希望能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能把自己的疑问说出来和同学老师交流,而不是老师在45分钟里一直唱主角,满堂灌。诚然,“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也”。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博学的人,除课下汲取知识外,课堂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若当堂把疑问拿出来和同学老师交流、讨论、解决,才能把朦胧的东西看得真切,不致使问题越积越多,不能消化。在讲授《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时,我鼓励学生提出疑問,发散思维。学生们积极踊跃,提出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但每一个问题都闪射着智慧的火花。比如母亲的爱真的是无条件的吗?我们不常听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恨铁不成钢”吗?说到这里我为他鼓起掌声,他的大胆怀疑精神值得学习。学生能利用自己生活经验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这很好的诠释了“授人以鱼”这一理念。

四、渗入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教师就必须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进步,还要关心他的心理和人格的健全发展,笔者认为后者更为重要。

语文学科是一个人文学科,语文课本中文章都是文质兼美得文章,语文教材中所潜藏的情感教育资源是无比丰富的,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者,文之经也”,在语文教学中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人物的高尚品德感染学生,用文章体现的积极内容陶冶学生,并且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点点化学生。因此,通过语文教育过程,加强情感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浅陋的认识,要想使自己的语文课上得更生动精彩,还需多向老教师请教,取其精华,多上网搜集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借鉴网上好的教学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好学、乐学。笔者将会继续努力,勤钻不辍,做到博学、善教。

猜你喜欢

和谐氛围质疑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初中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运用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构建有效的课堂互动
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气氛的营造
语文课堂和谐氛围的营造路径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