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编码视角下的网络流行语
2016-10-21曹佳鑫
曹佳鑫
摘 要:当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作为青年亚文化的一个部分出现了,并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表达方式和话语方式不断发生变化。然而,它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含义和文化含义。网络流行语除了进行社交外还对我们表达思想和见解提供一个新的方式。对网络语言的特点、以及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和对社会的镜像表达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网络语言;产生机制;解码、编码;青年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0-0276-01
一、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类型
当下,对于网络语言的探讨,不同的学者从自身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对其概念和分类也不甚相同。
这里所探讨的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發生,在网络上几乎同步发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语,有时还被称为“网络雷词”或者“网络热词”,从属于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还是一个深刻的文化现象和社会表达。
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正如曼纽尔·卡斯特所说:“我们并非如其所然地观察现实,而是见到现实在我们语言里的样态。我们的语言便是我们的媒介。我们的媒介是我们的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内容。”[1]网络语言作为大众心理的一个镜像反映,更好的了解它才能更好的了解社会。
二、网络语言的产生机制
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过程。但是,已有的传播学理论可以为我们的研究做理论的支撑。电视节目的传播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编码,但是电视节目接受者不一定能按照传播者的意图进行解码,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接受或部分接受甚至对立的进行解读。这个理论充分肯定了受众的能动性。
霍尔曾提出三中不同的解码方式:霸权立场、协商立场、对抗立场。总结来说,网络热词的编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从新闻当事人的说辞中抽取一个富有争议性的词,就如上文提到的“躲猫猫”;另一种是对新闻事件加以归纳,从而创造出较为琅琅上口的词。以“躲猫猫”为例,当官方公布李荞明的死因是玩躲猫猫游戏不小心撞墙导致时,网友对这一结论表示强烈的质疑。在各大论坛内,网民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夸张、讽刺等手法对这个荒谬的解释作出回应,如“我以后再也不敢玩躲猫猫了”、“珍爱生命,远离躲猫猫”。从这些回帖中可以看出网民的对抗性立场。
总的来说,在网络流行语产生过程中,对抗性解码与创造性编码成为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基本方式。
三、网络语言与青年亚文化
青年群体是网民的主力军。同样,很多的网络流行词这一特殊语言形式都是有这个群体来创造的。然而最关键的是网络流行语有着青年亚文化的影子和某些特征:反权威、反传统、打破规范的心理特征,青年群体就是利用个性化的网络语言作为他们的叛逆方式,刻意把自己和成人区别开来。
在网络空间里,青少年通过使用与传统语言不同的网络语言,实现沟通交流、自我角色定位和群体归属的愿望和目的。青少年尚处于“社会化”的早期阶段,对自我角色的定位充满了渴望但又尚不明确,生理、心理都不成熟,属于青年的叛逆阶段。他们为了使自己与成人区别开来,刻意采用与常人不同的行为表达方式。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叛逆方式,而当今网络的发展正好提供了契机,网络语言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手段。网络语言编码的随意性和个性化就体现了他们追求自由、张扬个性的诉求.?猪坚强”、“打酱油”、俯卧撑”、“躲猫猫”之类的网络用语的产生与流行,与社会热点事件的传播密切相关,这些用语正体现了他们对现实的高度关注,并表达了他们对现实问题的一些看法
四、网络语言的社会反映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特定时期社会群体心理的反映,同时折射出了社会生活的一种现实状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读网络流行语这一独特的社会镜像呢?
首先,透过网络流行语的表面含义,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所揭示的某种集体情绪。“被”字句的使用,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早在2009年7月,有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在网上发帖称,?自己“被就业”了,就业协议书上赫然是一个从没听说过的公司名称和该公司的公章。从此,“被就业”一词开始在网络上流行。实际上,汉语中的“就业”一词是不能用于被动结构的,这种调侃的用法恰恰说明了当下人们对许多社会现象的不满。近来,一些类似的“被”字结构也频频出现在网络上,如“被全勤”、“被小康”、“被自杀”、“被痊愈”以及“被增长”等,模因的复制作用进一步放大了人们的不满情绪。不过从另一方面看,网络流行语也具有社会减压阀的作用,为公众的情绪提供了表达的方式和渠道。网民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公民意识的觉醒,与传统社会相比,显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因此,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待网络流行语的态度不能采取一味的否定态度,而应当予以正面的舆论引导。
走在时代前沿的大众媒体,面对方兴未艾的流行语,尤其是主流媒体,应保持冷静和理性,维护祖国语言的规范和纯洁性,尽量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多一分自律自觉,少一分随意和放纵。可以预言,丰富的社会生活不断产生新的表达需求,相应地也不断有新的语言形式以供利用。新体新句将不断涌现,我们的生活将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