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课中思维导图的应用研究
2016-10-21诸红霞
诸红霞
摘 要:随着教学新课程的改革,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也陆续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先教学方法的不足。而其中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之一就是思维导图教学法,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让小学生对复习课产生兴趣,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使小学生学会互相启发、互相交流,使小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进而使小学生的复习效率得以提升,使复习课的教学目的得以真正实现。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思维导图
将思维导图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可以激发小学生的潜质,借助思维导图中图文并茂的形式可以巩固小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使小学生对复习课产生兴趣。教师应当引导小学生对思维导图这种复习办法加以充分地掌握和应用,以便让小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受益。
一、培养、提升归纳总结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科学高效地复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避免遗忘,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提升。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程教学中,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是最关键的。思维导图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完善并补充有关知识点,进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总结归纳的能力得到锻炼与培养。比如,在复习“认识多边形”的知识点时,首先,教师可以列举出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锐角三角形、多边形、长方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等诸如此类的形状,然后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对这些数学含义之间的并列、包含等关系予以理清,同时再把它们用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表述出来。
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与思考时间,让学生独立对那些极易混淆的含义加以区分,如等边梯形、等腰梯形等,之后再归纳、总结那些有关的含义,进而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予以解决,达到小学数学复习的目的,提高复习的效果。
二、小学生学会互相启发、互相交流
每个人的思维表达方式都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复习课程时,学生描绘的思维导图教师不可能要求它们都是千篇一律的,应当鼓励并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以便学生受到彼此思维导图的启发,进而达到互相贯通、互相学习的目的。下面,我们以复习“小数”知识点为例,在有的学生看来,小数包括六个方面,即应用、名词、分类、规律、性质和定义,而有的学生却觉得小数只包括四个方面,即性质、定义、数位和分类,那么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并引导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与借鉴,以便对同学彼此之间思维导图的构建思路予以知晓,取长补短,进而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教师还可将自己构建的思维导图展现给学生参考,尤其是在学生刚接触思维导图,还不很了解如何构建思维导图时,可以让学生对构建思维导图的办法予以尽快掌握。不过,教师应当基于平等交流的准则来启发学生,绝不能将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只要学生的思维导图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并且学生能够应用思维导图来对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予以了解,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那么教师就不能否定它。
三、小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升
在之前传统的数学复习课程中,小学生并没有主动权。在数学复习课堂中,小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参与,长此以往,小学生就会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会试着主动思考,这对小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复习课程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小学生这种被动接受的局面实现扭转。通过教师的指导,小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重新梳理每个知识点,并对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进行挖掘,最终在脑海中将一幅完整的知识思维导图构建出来。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小学生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实现改善,得到自由发挥,让学生充分掌握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体。在梳理某一知识点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并各抒己见,使交流和共享知识真正得以实现。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复习课对于小学生对知识網络的构造和对知识点的归纳、梳理与总结是极其重要的。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程中的应用,可以促使小学生独立自主地对有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同时充分掌握每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区别,从而使复习效果实现提升。另外,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通过对知识点的复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复习习惯,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提升,为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沈喜瑞.让“生本”走进数学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二年级一节数学复习课[J].考试周刊,2016(13).
[2]崔庆华.让小学数学复习课“动”起来[J].新课程学习:上,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