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2016-10-21林诗阳
林诗阳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资源的日趋丰富,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让“互联网+”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效益成了时下人们争相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也在思考着:怎样让互联网走入我们的课堂为课堂服务;互联网背景下我们怎么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怎么才能让互联网助力教与学提高效率。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引入互联网的资源助力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一、助力课前预习
在课前预习中如果仅凭学生手中的课本,那学习资源无疑是单一的、不足的,网络的资源固然丰富多彩但也存在良莠不齐、学生无从下手的问题。所以,我们要想让互联网来帮助学生完成语文课的预习任务,老师的引导就非常的重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一资源平台设置具有“引导性、趣味性、可行性”的预习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这些预习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然后让学生借助互联网的帮助完成课前的预习。中高年段以动手操作为主,低年段学生以看和听为主。
如我在布置学生预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就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任务:让学生来学当一名导游,做好“金华双龙洞”相关资料的搜集,写好导游词。这樣一来学生便从简单的课前读通课文提升到走入网络进行金华双龙洞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在网络中从文字到视频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兴趣盎然,学生可以尽情地了解和游览金华双龙洞,既开阔了视野,又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助力课堂学习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因此,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互联网中的语文资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加入更多更直接、更具体、更生动的因素,如一些“声音、图片、影像”,甚至是一些短小精悍的“微课、微课堂”都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技术灵活地加入到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化静为动、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更为活灵活现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多地感受美、享受美、体验美,愉快地学习语文。
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适时插入一段庐山瀑布的视频让学生真正体会“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在教学《黄山奇石》时,适时地插入一些书上有和书上没有的黄山风景图片让学生如临其境;在教学《夜光曲》时,让学生欣赏一下“夜光曲”及贝多芬其他音乐的精彩小片段,让音乐来诉说当时的意境;在教学介绍历史人物的课文时和学生一起通过互联网来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人物,拉近时空距离;有时还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和更多的老师、专家对话等。真是有了互联网我们的课堂更精彩。
三、助力课后延伸
对于各个学科来说课后的巩固、拓展、延伸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语文教学同样如此,课后的阅读理解既是对课堂阅读教学的一个巩固,更是对课堂的一个延伸。阅读理解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的加工过程,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记得著名作家赵丽宏来我们学校讲座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总是通过好的文章认识好的作者,通过好的作者去搜寻他更多好的文章。所以说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安排学生的一些课后阅读,让课堂的学习余音未了,引出新一轮的阅读。
如,在教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篇课文后,我们可以布置学生在网上阅读安徒生写的其他童话故事,并总结一下他写的这些童话故事主要是在弘扬什么。于是学生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并很快地阅读完了安徒生的其他童话故事,他们不仅在阅读中积累了好词好句,还明白了童话故事里面追求“真、善、美”的道理。
四、助力积累运用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我们一是可以利用互联网更多地让学生去积累一些素材,比如说,好的词语、句子、好的佳作、名言警句、诗词对联等。并且教给学生搜集和整理的方法,让学生告别过去机械地摘抄,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理解和运用上。二是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让学生更多地去运用,比如,要求高年级的学生开通微博,在微博上写日记、写心得体会、写读后感,而老师经常性地观看学生的微博,对学生的情感生活、写作技巧进行中肯的评价,或点赞或指导,让学生的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还可以开通班级作文网站把好的文章上传到网站上,低年级的文章上传可以由家长协助,这样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老师也可以时不时上传下水文和学生教学相长。再者还能借助互联网把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落实到学生的积累运用中,让评价助推学生进步。
综上所述,合理地利用互联网及网络资源,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拓宽语文教材,弥补课堂的不足,开阔学生的视野;有助于提高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老师更灵活、更直观、更有效果地进行教学。所以我们要多去思考与实践,掌握尽量多的“互联网+”条件下语文教学的方法,让小学语文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江兴秀.让小学语文教学插上现代教学技术的翅膀腾飞[J].新课程:下,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