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应用智能手机教学
2016-10-21陈文浩
陈文浩
【摘 要】中职学生普遍拥有和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聊天、看电子书籍、玩游戏、看电影等等是手机生活的主旋律,学生对手机的兴趣大于对课堂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大于对课本的依赖。基于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让它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本文浅谈智能手机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手机;教学;中职生
一、为什么智能手机适用于课堂教学
(一)什么叫智能手机
百度百科这么讲,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独立的运行空间,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导航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手机类型的总称。
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为应用于课堂教学提供了条件。它的功能趋近于个人电脑,又比个人电脑更便于随身携带与随意使用。加进一个无线路由器,在班级中组建一个紧密联系的网络群,其功能可以接近于一个具有局域网的学生电脑机房。那么,智能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拥有率和使用情况又是怎样的?
(二)中职生使用智能手机的情況
在我校,我所授课的五个中职电子类班级,全部学生都有手机,而且智能手机普遍,许多学生热衷于玩手机,甚至取代了打篮球,踢足球等业余活动。?学生熟练使用手机上网,QQ,微信,看电影等,也有的学生会利用手机学习,查询自己需要的资料,比如使用百度翻译解决他们阅读英文版的调音台使用说明书。网络上的中职生使用手机调查结果,也基本可以支持以上的分析。
二、智能手机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教学的探索
(一)《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主干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电视机维修的基础知识和检修方法,掌握基本维修技能,并为学习其他家电维修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发现以下问题:
(二)中职生基础知识薄弱
现在,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初中学生构成了中职学校的主力军。由于基础知识的欠缺他们对技术课本详细系统的文字讲解难以理解,更难以掌握以文字描述的技术。
(三)教材高深与枯燥
现有教材理论体系结构严谨,内容全面,但对于刚刚接触模拟电路,刚刚认识基本元器件的中职学生来说,就显得过于难而繁,普遍感觉概念抽象、内容枯燥。
(四)教学设施不足
要上好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这门课,需要调动多种教学设施,比如,多媒体、电脑机房等。然而,受到现实条件的影响,这些教学设施套数有限,时常不能按需使用,制约了授课的全面开展,也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五)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许多中职生在初中时就成绩不好,长期没有体会过因学习带来的快乐,再加上课程知识内容的枯燥乏味,对学习缺乏积极的倾向,学习兴趣不高。这时候,学生会很容易被更有趣的手机吸引,用手机玩游戏、看小说、聊天、看电影等等,乐此不疲。
三、怎样应用智能手机实现《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的辅助教学
(一)利用智能手机补充缺失的基础知识,加深对现学技术的理解
网络上存在庞大的知识库,如果在需要的时候能方便随意调用,可以大大的减轻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负担。况且,在一个大班,学生基础层次参差不齐,教师很难做到兼顾所有层次学生的讲解。这个时候使用智能手机补充个人缺失的知识,由学生来完成,可以事半功倍。在上课的场所,开放无线路由器,让学生通过智能手机,上网查询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补充旧知识,再学习新知识,以求对现学《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技术有更透彻的理解。
(二)化高深为浅显,化枯燥为有趣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教材是大众化的,兼顾了知识的严谨与全面,但是面对不同学情的学生,教材时常会显得高深与枯燥。教师了解学生的学情,可以重新安排章节、或进行必要的知识精简,突出以技能为主,降低理论教学难度。对于抽象枯燥的内容,配上课本以外的更多图片,甚至视频。把这些改造后的教学资料,发放到学生手机,化高深为浅显,化枯燥为有趣。
(三)智能手机作为部分教学设施的补充
教师讲解电视机电路板的电路时,往往需要借助多媒体大投影,让每位同学都看得清楚。智能手机通过WIFI组建的网络,功能类似局域网,也可以实现在每位学生的智能手机上清晰呈现大投影的内容。维修电视机,需要了解电子元件参数,需要采购材料,渠道之一就是通过网络查询与购买,这也是这门课程应该进行的训练之一,智能手机的上网功能可以满足我们的这个需求。可见,组建手机网络群,可以在一定程度代替了多媒体室和电脑网络机房,灵活补充教学设施。
(四)提高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了解目的、提问题等方法实现。让学生充分了解学习目的,可以建立间接兴趣,但是,文字表达或口述学习目的都有不直观的特性,对学生的刺激有限。辅助必要的图片或者视频,通过学生自己的智能手机呈现,效果会好的多。还有,通过提问可以保持学生的兴趣,但是,在课堂中,很难做到所有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我们可以让学生把问题的答案通过手机反馈给老师,以提高“提问题”的教学效果。很多中职学生喜欢自己的手机,在他们的手机上呈现能学懂的,有重点的,有趣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可以提高学习兴趣。
四、综述
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已经具备了应用于教学的条件,它可以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多方位展现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情,教师制作教学资料,充分铺开教学,及时与学生充分互动,实现智能手机作为教学的辅助。智能手机可以随意安装应用系统,保持了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相信有更多的应用软件跟进后,智能手机教学的道路会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章夔.电视机原理与维修:高等教育出版社职教版,2002
[2](德)莱因贝格著,王晚蕾译.动机心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