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新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10-21王雅颖

中国经贸 2016年7期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问题与对策高校

王雅颖

【摘 要】我国高校新会计制度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为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这些高校的新会计制度执行的时候还有很多毛病和漏洞。本文主要对当前我国高校会计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新会计制度;问题与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情况的不断上升,同时为了保证作为基础教育当中重要一环的高校的不断发展,我国在2014年1月1日颁布了全新的高校新会计制度。这项制度的颁布和实施直接意味着,我国确立了新的高校会计核算模式,改变了记账方法与核算方法,简化了会计报表。确定了新的会计要素,采用了新的会计平衡公式。总体来说,高校新会计制度的制定是成功的,过渡是平稳的,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解决,以利于高校事业的发展。

一、当前高校在执行新会计制度中出现的问题

1.对于支出科目的设定非常不完善

新会计制度当中已经把高校的支出项目给划分成为了两类,一类是财政的补助支出;另一类则是非财政的补助支出。这种方式的优点有很多,最大的好处就是把财政性的资金所进行的实际花费情况进行了区分,但是最大的缺点就是,高校最为传统的大收大支观念被改变了。在新的会计制度下,高校的每个学生拨款都和学校预算以外的资金进行共同的安排来处理校内的预算经费,同时还需要人为进行对财政拨款支出和自行创收经费的支出的区分,这样的话就出现了高校的预算编制难度提升情况。会计人员根据主观推算的会计支出数和实际支出数存在出入,导致财务数据不准确,会计信息失真,同时也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

2.会计核算工作执行难度大

高校在执行新会计制度中,将原有单位的“事业支出”科目细分为五大类支出科目,实现对高校各项成本进行核算,保证了会计核算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将“事业支出”会计科目细化的同时,也增加了分摊的难度。如果在会计核算时无法准确确认事业支出中各类经费的资金性质,期末要相互结转的财政补助结余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和事业结余的额度是难以确定的。因此,就加大了会计核算工作的难度。

3.预算外资金收入结构有待优化

高校预算外资金上缴财政专户的方法主要是全额缴入财政专户、按比例缴入财政专户以及节余缴入财政专户等三种方法。假若高校采用的是全额缴入财政专户的方法来执行预算外资金,其关于所涉及的项目、资金都能清晰明了。然而,当高校采用的是按计划返还的教育事业收入的方法,则不能分清其收入结构。为反映预算外资金的收入状况,监督高校应缴财政专户款是否足额上缴,因而,高校预算外资金收入结构还有待优化。

4.基建“并账”执行困难

高校教育事业开展的基础是基建工作,其高校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引进及其他工程项目的建设都会全程贯穿于高校的发展当中。在新会计制度的实施之下,高校自身的基建项目投资相对来说有了更加规范的科目类别的详细划分,但是在基建以及并账这个领域,进行执行操作就有了一定的执行问题。因为高校的基建并账涉及到了大量的明细核算内容,同时还受到当前高校极其复杂的经营环境的影响和干预,还有诸多比如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这都导致基建并账执行难度大。

二、解决高校新会计制度存在问题的有效对策

1.完善会计科目设置

高校传统会计制度核算主要是在“大收大支”的理念基础上来开展的核算工作,这一理念和原则与我国高校办学规律具有一致性,能够有效实现校内预算资金的合理安排。

但是高校的新会计制度对于收入的结转以及对应的支出核算等等处理方式并没有真正严格遵守这个理念,而是把明确划分会计科目的细则作为重点,是在进行实际工作中出纳会计很难进行操作。比如说,教育事业收入以及其他的收入这些方面,高校的旧会计制度,仍然是按照非专项资金收入进行事业的结余转移的,不会通过专项资金收入科目的核算当中。但是新会计制度却有着专项的资金收入。不过实际操作的时候不会经过这一步,使得新科目形同虚设。

因此,高校新会计制度仍应保留大收大支的理念,而不是一味强调收支的绝对配比。同时,高校的各项收入支出确认、结转等核算也应沿用高校旧会计制度的做法,不宜太细化。

因此,在新会计制度的处理当中,高校仍然需要对大收大支的概念进行保留,而不是强调收支平衡以及配比的完美,同时,高校的各项收入也最好沿袭使用旧版会计制度的思路,不适合过于细化。

2.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一级科目核算

高校专项资金主要是指专门项目及指定用途的资金。为了有效划分专项及经常性资金,并突出专项资金的特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专项收支核算科目进行设置,增设“拨入专款”、“拨出专款”及“专款支出”等总账科目。通过增设科目,一方面真实地反映高校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减少了年终报表时划分专项支出与经常性支出的麻烦,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

3.应缴财政专户款明细核算:

为了优化高校预算外资金的收入结构,通过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明细账来反映单位的收入情况,具体的操作如下:首先,按学校收入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如并轨生学费、成招生学费、统招生学费、委培生学费、住宿费及其他费用等。其次,具体的会计处理:收到预算外资金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贷记“应缴财政专户款——并轨生学费”等;按规定将预算外资金上缴财政专户时,借记“应缴财政专户款——并轨生学费”等,贷记“银行存款”;返还时记“教育事业收入——专户核拨预算外资金”。通过设置“应缴财政专户款”明细账,借方表示应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明细,贷方表示上缴财政专户款的具体情况,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预算外资金尚未缴入财政专户。这样更能全面反映高校预算外资金的收入状况,便于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及财政有效监督。

4.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

为保证新会计制度的全面实施,高校应高度重视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首先,高校应对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查,及时核销,并及时核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原价及使用年限等。其次,根据高校新会计制度对部门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无形资产的补提摊销资产负债项目进行调整;再次,基建并账前,对原基建账套进行清理,做好会计科目的对照衔接准备。最后,针对新会计制度中“大收入、大支出”管理的模式,将校内独立核算的单位财务报表并入财务“大表”;将基建账的有关科目余额并入到新账,为高校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奠定基础。

三、结语

總之,高校会计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在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发展等方面占据重要位置,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只有不断完善,高校新会计制度才能发挥其有效性,进而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与高校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J].教育财会研究,2013(02).

[2]罗晶晶.新版高校会计制度变化多[N].中国会计报,2013(08).

[3]曾华婷,高校新会计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4(08).

[4]林国平.高校会计制度改革探讨[J].财务通讯,2012(05).

猜你喜欢

新会计制度问题与对策高校
新制度视角下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初探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试论述新会计制度对企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