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数学课堂设计 提高学生数学能力
2016-10-21刘小艳
刘小艳
【摘要】 兴趣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必须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激发学习兴趣作为有效教学的手段和着力点,作为优化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多种渠道培养和激发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赞可夫说过:“凡没有来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最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才能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得到发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作了如下探索:
一、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汽车、火车、手枪),图片(机器人、孙悟空、奥特曼),水果(苹果、香蕉、橘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在上《统计》活动课时,学生小组合作统计戴帽子的同学和没戴帽的同学等相关问题时,自己分工,商量最快的统计办法,小组间比赛.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同时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美,从而爱上数学,能灵活运用数学.
二、以开放的组织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创新水乳交融,让学生在猜测、想象、探索问题的美好空间里,体现数学运用的成功.比如:在《角和直角》一课中,我这样设计: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学生汇报后,发现圆中没有直角,教师趁热打铁引导:“那你能否在圆中创造出直角呢?”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纸片,“折”,“画”等方法呼之欲出,学生情绪高昂,出乎意料的是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乐意去发现,去探索,他们都能找回自信,脸上洋溢着成功的满足和快乐.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给了学生表现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潜力,教学自然水道渠成了.
三、加强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让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这样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培养数学兴趣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
四、巧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是抽象的,但我们可以利用电脑,投影或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把抽象变为形象,认腐朽为神奇.从而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提问题》时,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的形式导入新课:“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动物,有一天,许多动物在玩游戏,小朋友们找找看,你能找到哪些数?”屏幕依次出现3只小鸟、1只鸡、2只象、1只狮子、6只鸭等,学生对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乘机提问:“你能提出一些问题来吗?”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举手,提出求和的应用题与比多比少的应用题,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提问题》.这样教学,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要学、乐学、进而主动去学.
五、恰当的表扬鼓励,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要给每一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困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只要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数学艺术技巧,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主动地学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许桂花.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08).
[2]毕文勤.浅议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N].莱芜日报,2010年.
[3]王玉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