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三种主要病害防治
2016-10-21宋锐
宋锐
1 大豆立枯病
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
1.1 发病症状
大豆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病菌的菌丝最初无色,以后逐渐变为褐色。病害严重时,外形矮小,生育迟缓,靠地面的茎赤褐色,皮层开裂,呈溃疡状。
1.2 发病条件
连作发病重,轮作发病轻。因病菌在土壤中连年积累增加了菌量。种子质量差发病重。凡发霉变质的种子一定发病重,立枯病的病原可由种子传播,并与种子发芽势降低、抗病性衰退有关。播种愈早,幼苗田间生长时期长发病愈重。用病残株沤肥未经腐熟,能传播病害发病重。地下害虫多、土质瘠薄、缺肥和大豆长势差的田块发病重。
1.3 防治技术
1.3.1选用抗病品种
1.3.2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3%的40%甲基立枯磷乳油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实生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轮作。选用排水良好高燥地块种植大豆。低洼地采用垄作或高畦深沟种植,合理密植,防止地表湿度过大,雨后及时排水。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确定。
2 大豆枯萎病
2.1 危害症状
大豆枯萎病是系统性侵染的整株病害,染病初期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变黄至黄褐色萎蔫,剖开病根及茎部维管束变为褐色,后期在病株茎的基部溢出桔红色胶状物,即病原菌菌丝和分生孢子。
2.2 发病原因
2.2.1种植密度大、通风透光不好,发病重,地下害虫、线虫多易发病。
2.2.2土壤黏重、偏酸;多年重茬,田间病残体多;氮肥施用太多,生长过嫩;肥力不足、耕作粗放、杂草从生的田块,植株抗性降低,发病重。
2.2.3地势低洼积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湿易发病,高温、高湿、多雨易发病;连阴雨过后猛然骤晴发病迅速,可引起大面积萎蔫死亡。
2.3 形态特征
有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平直或略弯,具隔膜3~6个,多3~4个,顶胞稍尖,有脚胞或无;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具1个分隔或无,椭圆形或长椭圆形,大小5~12.5×1.5~3.5(μm)。厚垣孢子分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前者直径8~12μm,椭圆形的大小7~10×5~7.5(μm),厚垣孢子单个顶生或串生在菌丝中间。
2.4 侵染循环
病菌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种子也能带菌),能在土中营长时间的腐生生活。病菌借助灌溉水、农具、施肥等而传播,从伤口或根冠部侵入,在维管束组织的导管中繁殖,并向上扩展。病菌发育适温为27~30℃,最适pH值5.5~7.7。发病适温为20℃以上,最适宜温度为24~28℃。在适温范围内、相对湿度在70%以上时,病害发展迅速。
2.5 防治技术
2.5.1种子灭菌: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30分钟,然后冲净晾干播种。
2.5.2拌种剂: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5.3及时喷施除虫灭菌药,杀灭蚜虫、灰飞虱、玉米螟及地下害虫,断绝害虫传毒、传菌途径。
3 大豆猝倒病
大豆猝倒病是大豆在种植期易发的真菌性病害。为害的瓜果腐霉和德巴利腐霉,属于鞭毛菌亚门。这两种真菌主要侵染幼苗的茎基部,近地表的幼茎发病初现水渍状条斑,后病部变软缢缩,呈黑褐色,病苗很快倒折、枯死。根部受害后初呈不规则形褐色斑点,严重的引起根腐,地上部茎叶萎蔫或黄化。注意种植环境和施肥方式以及使用农药皆可防止该病。
3.1 发病条件
在寄主感病、菌源多和气候、栽培条件充分有利于发病时,易造成病害的流行。低温多湿、排水不良低洼易涝地最易发病。
3.2 侵染循环
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粪肥里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猝倒病从大豆种子萌芽至生育前期均可引起发病。
3.3 防治方法
3.3.1整地实行3年以上轮作,采用垄作或高畦深沟种植技术。下种前深翻土地,施足底肥,灌好底墒。选用抗病品种,用酌量的40%甲基立枯磷乳油加新高脂膜拌种,能有效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增强植株通透性。
3.3.2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8%甲霜胺·锰锌可湿粉6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续防治2-3次,并做到喷匀喷足。
3.3.3 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使种植大豆田块酸碱度呈微碱性,用量每667m2施生石灰50-100kg。苗期做好保温工作,防止低温和冷风侵袭,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确定,严防湿度过高,时间宜在上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