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与措施研究

2016-10-21陈东平

农民致富之友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经济

陈东平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为了谋求生存,前往城市务工,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劳动力保持流失的趋势,即使是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仍然无法阻止农民工走出农村,前往城市打工的脚步。农村由于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大量农村土地资源遭到遗弃、荒芜,土地耕种利用率降低,造成农村人口越来越少,甚至有的村落出现空心村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由此看来,针对此类问题迫切的需要提出改善措施,防止农村人口继续流失,集中农村土地资源,逐渐推行规模化农业发展,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流失 农村经济 影响

[中图分类号] F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32-01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崛起,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城市人口急剧攀升,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很多农村地区留守的多是妇女、老人以及儿童。农村劳动力的严重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国家正处在转型升级阶段,城市化建设效果趋于显著。结合地区要素流动相关理论,劳动力逐渐从低收入地区流向高收入地区。究其本质,农村人口流失能够有效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刺激农业发展,从而积累更多的原始资本等。由此看来,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助于为后续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农村劳动力流失现状

据权威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13亿人口中,有超过9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我国拥有18.5亿可耕种面积,其中农村现有青壮年劳动力为4.5亿人口。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科技水平来看看,1.6亿人口在农村生活即可保证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满足土地耕种需要。也正是这种人口多,可耕种土地面积少的现象造成劳动力要素无法科学合理配置,农业生产效率滞后,难以有效提高,城乡差距越来越大[1]。尤其是在当前时期,“三农”问题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提高农民收入和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主要方法,就是将劳动力迁移到城市。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农村耕地压力,还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市化建设需求。

2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1 致使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农村务农人数逐渐递减,大约每年减少600万人口,劳动力数量也保持着稳定的数量,增长速度越来越缓慢,即使非农业就业人数增长,但是务农人数仍然保持着每年600万人口的速度下降,在未来的二十年将呈减半下降趋势。如果仅仅从当前农村劳动力数量来看看,农村劳动力还有相当的富余,但是实际上我国农村农业规模较小,这种生活方式造成农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和农村生活劳动力需求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对称现象,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市务工,留下了老人、儿童和妇女的弱势群体,所以农村劳动力富余并不能单纯的以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规模来看[2]。

2.2 金融危机无法阻止劳动力流失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世界范围内某一国家出现金融危机,将直接对世界各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金融危机的出现,致使城市大量的企业倒闭、破产,市场资本流失,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但即使面对金融危机,农村劳动力仍然保持着向城市迁移的趋势,从最初的民工荒变成了民工剩。在此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实力逐渐衰退,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失业和返乡。据权威数据调查显示,2009年全国有超过1.5亿农民工外出务工,其中有超过15.6%的农民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失业,难以找到生存的工作机会[3]。

2.3 农村劳动力流失影响农业发展根基

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失,严重影响到农业发展根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可耕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农民对于土地重视程度较高,利用效率较高,但是自从进入九十年代后,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迁移到城市,农民收入结构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农村家庭总收入是以非农业收入为主,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农村较为常见。土地耕种逐渐以粗放型耕种为主,耕种田地越来越少,粮食主要依靠高产的杂交水稻,但是粮食产量却急剧下降[4]。

3 农村劳动力流失对策

3.1 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

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失,致使农村可耕种土地荒废,土地资源严重浪费,但同时也为农业规模化经营生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以往家庭式农业耕种方式逐渐被抛弃,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倾向于城市发展,对于农村土地的感情较浅。为了转变这种现象,党和政府逐渐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可耕种土地从最初的三十年转变为永久性承包,农民对于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随之提升。此外,农村土地规模化发展,有助于解放更多劳动力,在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保证农业生产和发展,实现共赢。

3.2 在农民工返乡基础上再就业,推动新农村建设

金融危机后,由于大量农民工失业无法维持生存和发展,开始大批量返乡,形成农村返乡热潮,这种现象尽管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会加剧农村劳动力过剩现象的深化。但是,从整体角度来看,农民工返乡热潮可以看做是一种劳动力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形势,有助于优化经济发展结构,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大量劳动力返乡,政府应为其营造更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普及新式农业生产技术和理念,促使农业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大量劳动力的流失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会造成大量农村可耕种土地资源减少,致使大量农村可耕种土地荒废,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故此,针对此类现象应继续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梦超. 人力资源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何泉.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长江大学,2013.

[3]丁峰. 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

[4]黄灿. 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我国二元经济发展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农村劳动力流失农村经济
在华日企现地管理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短板分析及对策构建
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工作生活管理的革命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