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研究综述
2016-10-21孙杰
孙杰
[摘 要] 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上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对于我镇来说,土地承包经营确权问题也是一个主要问题,它的解决影响着当地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所以在究其原因后提出正确的解决措施,为土地承包经营确权提供便利。在国家正式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后,各地纷纷响应政策,将土地承包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活动,进行土地的承包,从而带动经济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 确权登记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17-01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承包工作,自2008年以来连续八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提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特别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要求搞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文章就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研究作一些研究分析。
1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实施的意义
1.1 体现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权能,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
1.2 为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并维持其长期不变;
1.3 有利于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发展现代农业。
1.4 有利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2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内容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主要是对二轮承包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不改变二轮承包时期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和权属关系,相当于给农民承包土地办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身份证。原来的所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所记载的内容简单随意、面积不准、四至不清,有的地方农民证书已经遗失。这次所发的新证书,政府利用现代化科技,帮助农户进一步明确家庭承包耕地的实际面积,每块土地的空间位置,哪些人享有家庭承包经营权,给农户吃上定心丸。
3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困境和原因
3.1 确权的困境
确权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农村土地本身就为集体所有,由于长时间的积累,农民似乎享有土地的使用权、经营权、承包权,但是这就真的是正确的吗?实属不然,对于农民享有的这些权利,并没有在法律上得到普遍确认;加之多年以来农村的很多事宜、体制、内容都在发生变化,再加上以前遗留的历史问题,所以土地确权作为农村发展的一项重要事宜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但是事实证明,落实土地确权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3.2 确权困难的原因
首先是基层人员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这就使得确权工作展开存在困难;其次就是权属关系不条理,包括着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然后就是土地确权的管理体制不完善,表现明显的是政策性矛盾;最后就是其他各个方面的综合原因,比如法律意识比较薄弱,仲裁机构存在不完善,涉及到机动地的问题,确权问题没有明确指示等。
4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的目标任务
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扎实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4.1 通过图解、实地测量等多种方法,弄清、搞准农户承包地面积和地块四至;
4.2 借助于符合标准的各类影像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绘制出农户承包地块示意图,做到一户一图,标识统一的地块编码;
4.3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
4.4 颁发统一规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
4.5 进行登记资料归档,将确权登记颁证成果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
5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应坚持的原则
5.1 依法规范的原则
依照法定内容和规范程序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做到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面积、合同、登记簿、证书“四相符”。
5.2 保持稳定的原则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是对原有土地二轮承包关系的完善,不是推倒重来,严禁借机违法调整和收回农户承包地。
5.3 民主协商的原则
以农民群众认可为前提,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动员农民积极参与,发挥民主协商和民主决策作用。
5.4 “确地”为主的原则。凡土地已经承包到户的,都要确地确权到户。
5.5 因地制宜的原则
根据各地农村土地承包实际,在不违反法律规定和现行政策的前提下,可以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5.6 地方负责的原则
省市统筹安排,县级党委和政府组织实施,乡村具体承担,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整体合力,确保如期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6 改善土地承包的对策
6.1 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推行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农民去了解这一政策的真正意义和好处,更好地为土地承包打好基础,政府相关部门要派专门工作人员对农民们进行思想宣传,使得农民打破传统理念,提高思想意识,在土地承包问题上能夠变通去支持,这样不仅会给农民带来经济收入,还可以使得土地资源最大化利用。
6.2 加强管理
加强对土地承包的管理,使之趋向规范化,要明确责任、义务、权利,健全土地承包登记制度,坚持多样化管理,使得农民更容易接受。
6.3 大力培育土地承包的中介组织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水平也在逐提升,土地也逐渐趋向市场化,土地承包相当于交易,要想将交易推向市场,就要很好的借助中介的力量,也就是要大力培育中介组织。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要进一步落实,切实开展,使得纠纷问题进一步缓解至消除,有力地带动土地农业的发展,进而带动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尽量建立健全的管理系统,将管理,为农村土地趋向市场化进行承包打好基础,使得土地承包工作顺利展开,带动市场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益。
参考文献
[1]丁关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初论———中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立法研究[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杨明杏,董慧丽,夏志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的思考[J].政策,2013(10) : 53-54.
[3]王水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与承包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工作通讯,2013(20)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