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课教学兴趣培养浅析
2016-10-21梁吉喆胡艳
梁吉喆 胡艳
【摘 要】新课改在强烈的应试教育的重负下步履维艰,幼弱的初中生也在不堪重负的课业高压下延口残喘。体育课教学必须在极其艰难的生存环境中负重前行,尽展功能,凸现价值,科学施教,才能为中国广大青少年铺设一条健康成长的大道,只有加大社会体育运动的开展,从而才能提高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终身意识,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体系。
【关键词】中学体育;兴趣培养
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中学体育教学引入了新的理念及活力,使得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体育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使得中学校园里的体育基数慢慢增加,原本很多只能由一部分体育尖子生玩的起来的项目,现在变成了大部分学生的共同爱好,从少数人玩转变为了大家一起参与。为此,中学体育教学将继续做出更多改变,融入更多趣味元素,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运动中放松身心,强健体魄,激发学生积极上体育课的兴趣,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1中学体育课教学的现状
学校对体育这门课程始终是抱着比較功利的心态,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体育课堂上比较注重对中考项目的锻炼,忽视了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运动项目的多元化。另外,学校往往会把体育比赛的成绩作为体育教师的唯一考核内容与考核指标,导致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只重视部分体能比较好、天赋比较高的学生,忽视了整个学生的心理兴趣以及身体的全面发展。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单一,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大部分教师选择的是指标式的教学,强制性地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达到标准训练的指数,不重视因人施教以及学生自身对体育项目的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的教学手段往往是比较传统的,没有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建立对体育的兴趣。最后是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定义也比较狭义,单方面地认为体育只是一门活动课,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体育是帮助学生增强体质以及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中学体育课教学兴趣培养对策
2.1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
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强弱或高低直接影响着初中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因为大家都清楚,人的意识决定着人的行动。一切人的行动都是由人的意识支配着的,有什么样的意识形态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动。目前,初中体育课的重视程度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纳。但体育训练是会有波折的,教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构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而这一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要立足于平时的不断强化、不断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并构筑起参与体育训练的意识。这个意识是主人翁的意识,可以改变先前那种“我不参与,是别人硬逼我要参与体育”的被动状态,变成“我要参与体育活动训练”的活跃、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在平时体育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二步法加以落实,强化学生参与体育课堂训练活动的意识的。
2.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
师生关系要平等、民主、合作,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培养师生情感要悉心,对于学生要关心、尊重和帮助,要使得学生对教师要敬爱、信赖。对于每一次活动教师都要尽心的组织,对于每一位同学都要关心,并且对于每一位学生的正当需要都要设法的满足。认真考虑和回答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冷静对待他们流露出的不满,要表扬他们的成功;分析他们的失误。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情感,教师要善于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如鼓励的语言、赞许的目光等。在课堂上,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成为学生的一员,活动中要适时引导,参与交流讨论,切磋技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达到更好地锻炼身体的目的。通过这样的交流合作,师生关系就会更加融洽,致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这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3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兴趣
每个人都有惰性,所以,每节课的体育课教学,往往有些学生会偷懒,没有学习兴趣,没有训练的兴致。这就是体育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必须迈过去的一个“门槛”。传统的初中体育课教学很多时候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转动,围绕教材转动,围绕课堂转动,教师教得乏味,苦不堪言;学生学得辛苦,怨声四起,课堂教学效果低下。而新课程提倡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师心中要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因此,体育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关注每一位学生,无论哪种学生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通过指导训练,让每一位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育技能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进步与提高,这样就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学生的成长需要鼓励,对体育课的兴趣,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才能让兴趣永葆青春活力,长盛不衰。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有时会遭到一定的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般从不会到会,这其间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反复(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寓情于教,循循善诱。
2.4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全体学生讲解、示范,学生模仿跟随练习,基本上是师生之间的单向传递,现在不少体育课,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和压抑,师生缺乏交流,这已远远不能适应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因此,现代体育课堂信息传递方式,应由“单向”转向“多向”。良好的课堂气氛,可概括为“心情舒畅、和谐统一、乐观主动、自觉向上”。心情舒畅,指老师学生都有一个好心情,精神抖擞应对课堂;和谐统一,指师生之间关系融洽,配合默契,友好相处,达成互动;乐观主动,指课的内容、练习形式、教法组织能够引发兴趣;自觉向上,指教师把课上成高质量、高水平的课,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体育课上,让学生自由充分地发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让学生学会解决困难。一节体育课似是简单,却蕴含着诸多因素,体育课教学从指导思想到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到组织形式,从练习方法到教学环境,从教师的要求到课堂上的及时评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我们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议体育课教师在搞好本专业的同时,还要捕捉多方面体育信息,加强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充实自己;体育教师应从教材、教学条件、学习性格、学生生理、学生心理、家庭、社会、学校体育等多方面去把握,认真对待每一节体育课。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进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体育的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由“学会”向“会学”发展,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结合体育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获取体育知识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好消化吸收,应用体育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3结束语
总之,体育在中学教育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我们体育课的教学中,只有教师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浓厚的地方,才能符合学生的口味,有计划的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措施来实施教学,在体育教育中培养他们全面发展,使体育教育更好地培养有健康体魄、精神饱满的劳动人才,并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参考文献:
[1]王鹏.普通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
[2]曾朝霞.对石家庄市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湖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