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中怎样进行创新教育

2016-10-21平潭游榕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父与子意识笔者

平潭 游榕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的教育活动。当代学生不但要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更要借助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发现未知的东西。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老师的责任。笔者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为例谈谈在小学语文中怎样进行创新教育?

一、以创新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是发展创新思维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课文失去兴趣,就不會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思考,也就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笔者根据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法,做到有创新、有变化、有特色,特别是课前导入、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具运用等方面要有创新。以教师的创新行为,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教育。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笔者以汶川地震导入课题,因汶川地震刚过几年,学生对当时发生的情景比较熟悉,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渴望马上阅读课文;学生感兴趣了,课堂效果就有了保证。特别是激发了思维和探索的创新意识,从而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

在教学实施环节上,笔者一般这样设计:

1.激疑——发现

即在教师激发下,学生经过主动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这种方法也叫质疑问难法。课堂提问突出了学生主动性创造性,教师要激励学生质疑提问。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中,学生问:“老师,父亲挖了那么长时间,为什么一直重复着那三句话,他是不是精神失常了?”针对学生提的这个问题,我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比诵读这三句话,从而感悟到父亲的不同寻常,爱得坚强,爱得执着,爱得深厚!

由此可见,常在阅读教学和写作指导时使用质疑问难法,或考察内容的因果关系,或比较不同写法的优劣,或检查观点的正误真伪等,常可收到意外的效果。

2.设疑——引思

与激励不同,这种方法是通过教师设置悬念,将学生引入问题的情境,从而达到促进学生思维的目的。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我让学生发挥想象,说出在废墟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时的阿曼达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的回答也是精彩万分,把学生从文章表层认识引入了深层的认识。

总之,设疑引思,可以是由疑而设,也可以无疑而设,可以正面置问,也可以反面置问。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要求设置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去积极思考。

3.综合思辨——求同求异

让学生对文章中不同段落进行思考,分析其中的异同点,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在发散和集中的多次变化中完成的。因此,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较大作用。教师要根据训练目的和文章特点选好材料和特点,一次训练可针对一点,也可以针对几点,思辨的结果可让学生记录下来。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要搞好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意识,光有良好的兴趣、愿望是不够的,还必须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学好语文的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讲,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讲,就是养成一钟习惯。”

对此,教学大纲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对每一项语文训练活动,每个学习环节和每一次作业练习,都严格要求。

例如:为培养学生仔细细读课文的习惯,笔者按下列步骤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①疏通文字,做到不加字,不掉字。②熟读课文,注意节奏和停顿,把心放到课文中,读出蕴藏的感情。③划分结构,总结段意。④据文段提出问题,让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三、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应用联想规律,促使学生由此及彼地思考,常能使学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形成思维的创造性。例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中,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在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心理活动时,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适当的补白,更深层次地体会深厚的父爱。

笔者认识到,教是为了不教,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开展创造性的活动,教给学生进行活动的方法和习惯,在活动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教育。在教学中,笔者大胆放手,切实把主动权还给学生,交给他们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让他们自己去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在不断探索金和实践过程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笔者积极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质疑精神,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正确的及时给与表扬,对不正确的及时纠正,使他们有一个充分发挥才智的空间,在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右城《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11)

[2]卫金星《小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9(7)

猜你喜欢

父与子意识笔者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父与子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父与子
消防意识
父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