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征”“伐”之辨

2016-10-21陈孝国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公输庄公引申为

陈孝国

【摘 要】在高考文言文复习中,有些词语同学们容易混淆的,特别是古代战争中几组词语如:“征、伐、侵、袭、攻、击”等最易弄错,下面就这几组词语作些辨析。

【关键词】征;伐;侵;袭;攻;击

一、征(徵)

形声字。《说文》曰:“徴,正行也。从辵,正声。”从辵,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是到很远的地方去,即远行。在古代用于战争时,表示有道伐无道,指正义的战争。如《左传·襄公十三年》:“先王卜征五年。”《木兰词》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资治通鉴》:“挟天子以征四方。”李白《送友人》:“孤蓬万里征。”这些例子都说明“征”是指正义的战争。与此相关的词语如:征战、征衣(士卒在外的御寒衣服)、征夫(出征的士兵)、征鼙(征战的军鼓)等。

二、伐

会意字。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是砍杀。《说文》曰:“伐,击也。”《广雅》曰:“伐,杀也。”在战争中引申为讨伐、进攻,指正式的战争,有钟鼓。《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再如:《左传·庄公十年》:“齐师伐我。”《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后秦伐赵。”《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陈涉世家》:“伐无道,诛暴秦。”等。又引申为“打破、挫败。”《孙子·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还引申为“夸耀”,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等。再如引申为“败坏,损伤。”如宋·秦观《治势下》“重被猛术。国本必伐。”又“批评,责备。”王充《论衡·问孔》“伐孔子之说,何逆于礼。”

三、侵

会意字。《说文》曰:“侵,渐进也。”小篆字形从人,手(又)拿扫帚,一步一步地扫地。本义是渐进。《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国语·晋语》:“袭侵之事。”在战争中,没有钟鼓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指侵略、侵犯、进攻。如《庄子·让王》:“韩魏相与争侵地。”宋·苏洵《六国论》:“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海入侵。”又如:入侵(敌军侵入国境);侵官暴国(侵犯他人职守,欺侮当今国君)等。

四、袭:形声字

从衣,省声。本义是死者穿的衣服。《说文》曰:“袭,左衽袍也。”(按,凡敛死者,左衽,不纽。)《仪礼·士丧礼》:“陈袭事于房中,西领南上,不綪。”郑玄注:“袭事,谓衣服也。”“袭”字本义是作量词。一套衣为一袭。《汉书·昭帝纪》:“赐衣被一袭。”《吕氏春秋》:“棺椁数袭。”引申用于战争指偷袭,无钟鼓,乘人不备而进攻。比“侵”更具秘密性质。属偷偷进攻。作为“伐”的国家总要找一些声讨的理由,有宣而战,“侵”和“袭”不需要理由,不宣而战。如:《战国策·魏策》:“慧室袭月。”《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三国演义》:“城上早插蜀兵旗号:原来已被魏延袭了。”《汉书·李广传》:“恐汉袭之。”等。“袭”还引申为“因袭,照旧搬用”,“继承”等意义。

五、攻

形声字。从攴pū,工声。本义是进攻、攻打的意思。同本义(與“守”相对)。《说文》曰:“攻,击也。”《左传·宣公二年》:“攻灵公于桃园。”《战国策·秦策》:“宽则两军相攻。”《左传·僖公四年》:“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墨子·公输》:“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孙子·谋攻》:“其次伐兵,下政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汉·贾谊《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引申为“指责”,《论衡·顺鼓》:“攻者责也。”又如:攻瑕指失(批评缺点,指出失误);攻瑕索垢(批评不足,寻找缺点)等。又引申为“以药物治疗疾病”,《周礼·天官》:“凡疗疡,以五毒攻之。”又如攻疗(治疗)、攻治(医治)等。还引申为“致力研究,专心从事”,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又如攻习、攻读等。还可以理解为“治理、加工”等。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等。

六、击

形声字。从手,毄jī声。本义是敲击、敲打之意。如《楚辞·国殇》:“援玉枹兮击鸣鼓。”《楚辞·涉江》:“齐吴傍以击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不肯击缻”等。又如,击壤(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率力于我何有哉?后因以比喻太平盛世);击节(打拍子)等。引申为“攻打、进攻,攻击”,如《史记·魏公子列传》:“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击之。”魏禧《大铁椎传》:“数击杀响马贼”,“客奋椎左右击”。还引申为“碰撞、接触、撞击”等,如“入水击蛟”、“猱进鸷击”等。

猜你喜欢

公输庄公引申为
墨子·公输
兔死狗烹
秘诀胜齐国
郑庄公形象讨论
逻辑大师的逻辑实践
公输刻凤
公输刻凤
一起来说流行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