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对乡村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2016-10-21吴克伍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新媒体阅读教学小学数学

吴克伍

【摘 要】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有互动性、快捷性、大众性、海量信息承载、碎片化信息传播、虚拟化信息传播环境以及及时性等特征,从而促使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的时间和点以及阅读的载体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改变以往“讲练”单一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及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媒体;阅读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包括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各种能力。”随着家长和学生对新媒体的接触机会增多和认识的加深,也从中获得不少收益,减轻了阅读与理解的难度,获取知识更加轻松而愉快。

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更直观形象

小学数学教师、学生家长利用新媒体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认识影响,提升小学生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多元数学阅读能力。让语言文字在新媒体的帮助下,把直观形象的生活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减轻理解生活语言的难度和减少对生活语言理解上的分歧。例如:(一年级上期1-5的认识中的思考题)小朋友排队放学,小明前面有2个小朋友,后面也有2个小朋友,小明这一队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年级的新学生对于这题,要理解此题的含义,难度还真不小。但是我们借助多媒体的帮助,能让孩子们比较容易的理解此题的含义,从而能转化为数学语言并解决此题。教师借助PPT软件,制作出相应生活场景的课件,学生理解他并不是那么难。

如果没有多媒体的帮助,孩子们理解的歧义多数表现为“前面的人+后面的人=这一队的人”。但是通过多媒体,能还原生活场景,孩子们就不难理解:前面的人+中间的自己+后面的人=小明这一队的人数。从而把生活语言抽象转化成含有数学关系的数学语言。

“同样多”的理解并不算太难,但是对与一年级的孩子们,左边右边分清楚,还是比较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平台和孩子们一起分清左、右,然后在每组图中把“左”和“右”写在上面,使学生能更加直观的分清楚左右。从而理解本题含义,达到提升数学阅读能力的目的。

二、新媒体的综合使用,为学生的数学阅读减除不少障碍

新媒体在生活中有广泛的使用,教师如何综合使用多种新媒体来制作课件,以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拍照功能把所需的材料拍成相片,然后用QQ的剪辑功能,剪成合适图片,插入PPT中,编辑适当的文字,按一定的顺序编排,便可制作出相应的课件,也可利用互联网查找所需课件,进行改进,改成适合自己所需的课件。

三、新媒体的使用,形成、发展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媒体的使用能学生能从中获得有益的数学信息,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并领悟数学思想。包括学生在阅读数学媒体中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信息分析鉴别能力,根据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交流分享能力。(如左图)孩子们看图后,就能从中对该图提供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鉴别,然后根据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1+1=?2+1=? 3+4=? 3+5=? 4+5=? 4-3=? 5-3=?…此题所含的信息容量和所训练的思维,是平常教学中难以想象的,所能激发孩子们潜能也无法想象。从而激发小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并以此为核心形成、发展和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四、利用新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题中的一些关键词概念

运用多媒体与展示平台并抓住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例如:“原来”一词。一种情况,树上原来有一些小鸟,飞走了5只,还剩8只,原来树上有多少只小鸟?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思考这里的原来的含义,提一个关键性问题“什么时候才是原来?”让学生都知道,小鸟还没有飞走的时候才是“原来”,所以用多媒体展示:让我们把飞走的小鸟请回来。让孩子们理解这里的原来是“没飞的小鸟和飞走的小鸟合起来才是原来的小鸟”,从而理解本题需要用加法计算。然后举一反三,列举更多的类似例子,例如下车人数和车上还剩的人数(现在)合起来是原来车上的人数,小白兔砍了的白菜和没砍的白菜合起来才是原来种的白菜……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体现“合”字。另一种情况,公共汽车上原来有一些人,在某站上车7人后,现在有13人,原来有多少人?这个“原来”是指没有又上车前,所以依照刚才的方法,求原来有多少人?售票员就要请刚上车的人下去,才能清点原来有多少人。即把现在车上的人(两个数的和)分开,求原来车上的人,就是求一个加数,所以要用减法。同样,要举一反三,然后对比训练。减法是体现“分”字,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进而比较准确的理解减法的概念。

五、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要养成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解题前仔细阅读题目的习惯以及阅读数学课外读物的习惯,《小学生数学报》是孩子们不错的选择,鼓励孩子们订阅。有效并高效的阅读数学相关的题目,是孩子们必具备的能力,在阅读中发展孩子们的思维和语言。例如:小朋友排队,小红的位置是顺着数第8,倒着数第6,请你算算,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在排队?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们容易发生的歧义是:顺数数+倒数数=排队数。通过多媒体,在顺数时,数到小红时闪烁或跳动,倒着数数到小红时,小红也闪烁或跳动,就知道小红被数了两次(小红被多数了一次),所以“顺数数+倒数数-1=排队数”。再如:小朋友排队,小东排第6,小明排第14,在小明和小东中间有多少人?要培养小学生的思维,就不要采用数数的方法,这样就会导致小朋友无法下手,通过多媒体,我们可以将1-14的数排列出来(1-6在鱼头部分,14在鱼尾部分,其他在中间鱼身部分),通过PPT显示,用14-6=8,清楚地看到只是去掉了前面的人数,还要去尾,所以14-6-1=7(人),总结思维方法便是“掐鱼头去鱼尾留中间”。

在新媒体时代,利用新媒体技术,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阅读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养成独立阅读理解的习惯,提高小学生领会和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发展语言和思维。所以,教师们不断学好多媒体,用好多媒体,是我们教育改革路上的一大飞跃,是质的变革,更是孩子们学习路上的幸福腾飞,这正是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改善教学环境,促进教育均衡的意义所在吧!

【参考文献】

[1]刘亚.《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3):8-8

猜你喜欢

新媒体阅读教学小学数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