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6-10-21曹志伟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文情感语文

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情感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可有效地调控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可使他们有获得美、感受美、体会美、享受美的美好感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从情感教育的作用以及情感教育的激发来论述。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把教学生正确理解祖国语言文字和进行情感教育统一起来,激发学生情感的浪花,培养他们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平時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创设积极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在愉悦健康的环境中。

一、让学生认清教材情感的中介

1.认清标点符号的情感色彩。标点符号的推敲,有助于学生辨析语气,理解文意,引发情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中“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这里用省略号就有它特殊的含义。一方面,指血液的不断流出;另一方面,更喻指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隔不断,两岸同胞的心是紧密相连的,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此点,在讲授课文时,就应该使学生领悟。

2.理解字、词语的情感色彩。课文中的特定词语,凝聚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因此,要体会作品的情感色彩,也可以从词语入手。《长城》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里的“气魄雄伟”“伟大”二词就饱含着对长城的赞美之情,教学时,即可从此入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

3.揣摩句子的情感色彩。语文教师应善于抓住并突出课文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讲清深层的内涵和蕴意,使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我呆呆的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就要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这一句话,道出了我对伯父的深深爱戴及怀念之情。课堂教学时就应作为重点句子让学生作深刻的体会,揣摩作者对亲人的爱。

4.领会课文情节的情感色彩。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叙事性的课文。有很多生动的故事情节,而这些情节凝聚着作者的爱憎之情,教师在讲解此类故事情节时,就应启发学生的想象,激发他们的思维,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所描写的艺术境界。

5.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任何一篇课文都有它的情感基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使学生抓住课文的情感线,让学生在体验作者心情的同时,得到心灵的陶冶。

二、情感教育的激发

(一)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在教学中要注意适时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良好的“情感场”,引导学生进入最佳学习情境,优化教学效果。

(二)深入品析文本,引导学生体味情感

1.关键字词,让学生获得美。从文中找到抒发感情的关键字词,如“喜”、“哭”、“雀跃”、“悲伤欲绝”、“欢蹦乱跳”、“喜极而泣”等,带领学生用内心去感受这些情感,进入文章中的情感,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情感。

2.品味佳句,使学生感受美。如,在学习《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文时,作者通过围绕“梦幻般的湖”这个中心句,介绍青海湖美景的特点,使学生想象自己身在青海湖美景之间,就如身临其境一般,细细感受青海湖的美景。

3.从文到图,让学生表达美。图具有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图文并茂,看图结合课文,让学生表达他们的感想,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培养他们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4.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体会美。学生大声地朗读,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才,又可以使学生表达出美,体会到美。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帮助学生采用正确的语调,掌握好停顿点等,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赖感、自信感、合群感和求知感,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美感。

三、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巩固情感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仅凭课本中的百十篇范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只能是杯水车薪。阅读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佳作,许多课文给学生留下了言已尽而意未尽的“绕梁余音”。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能只局限于课文,应当在完成课文的教学目标后,引导学生冲破课文界限,适当将思维引向文外空间,向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增加信息量,扩大知识视野,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学习了《海伦·凯勒》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个人最可贵的是有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有了这种品质,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就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在今后的人生道路和求学的道路上,我将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挫折,学习她永不放弃的人生信念。比如开展“读百部优秀课外书”、“看百部爱国优秀电影”、“背百首爱国诗词”等活动,借助五彩斑斓的荧屏和铿锵有力、荡气回肠的语言文字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结合清明节等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如凭吊先烈、“为幸福院老人献爱心”等,用人文精神、感恩信念去教育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学会做人。

正如原苏联教育家斯科特金所说:“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的情感品质,以达到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

总之,语文学科是一门极具人文和情感内涵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既是语文课程本身的需要,更是培养现代优秀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使学生的心灵不断受到感动、净化,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永静.浅谈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04)

[2]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秦训刚,晏济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4]印宏伟.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途径[J].广西教育,2012(09)

【作者简介】

曹志伟,本科学历,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课文情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