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6-10-21杨阳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能力既是民族和社会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条件,也是民族和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象征之一。因此,努力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采取策略如下。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注重培养
一、发挥学科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优势。语文学科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区域性强,更能激起学生想象和创造的欲望。因此,通过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才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质。
1.要培养学生的认识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主动地、积极地探索该事物的奥妙。兴趣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使学生在教学语文中激发创新意识,就必须要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浓厚兴趣。为此,教师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學习语文的目的和意义,理直气壮地向学生阐明学习语文对成才的重要作用,大力展现学科知识的独特魅力,更要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和教学内容的兴趣。如通过巧创情境、演讲辩论、时事讲座、热点透视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巧妙运用,激趣导学
2.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受时间、空间、教材限制,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可以弥补前面的不足,这是目前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语文教师应大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例如:成立语文课外兴趣小组,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开始了真正的创造活动,不仅可以扩大视野,丰富情感,启迪思维,而且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而课堂教学未能触及和深入的问题去研究,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二、发挥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创造思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思维能力是间接地概括认识事物的能力,是继观察之后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概括的过程。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是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只有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也才能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
1.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一种沿不同方向、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的思想方式。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应着重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十分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2.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就是人脑运用典型的形象对客观 环境和人地关系作出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尽管在人的思维发展的里程中,形象思维是较初级的形式,但是它在创新思维中却占主导地位。培养和发展学生形象思维,教师要善于把比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图示立体化、自然景观拟人物化、教学语言情绪化,以丰富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通过训练,可以逐渐提高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指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维,它是一种不依常规,标新立异,从多侧面探求结论的思维方式。想象力是求异思维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想象是创造的契机。因此,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去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使他们的思维更具创造精神。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质疑问难,训练学生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提问有利于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是教会学生学习的实际措施,也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有效手段。语文教学中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
1.为学生质疑问难做出示范
学生由于受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学习时往往提不出问题质量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提问学生,为学生质疑问难做出示范。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科学设计、精心安排,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考虑学生的差异,注意向学生提示设问的角度和方法,使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学到提出问题的本领。要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爱提问题。这里,一方面是现在课业负担过重,学生的确不善于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师满堂灌,没有留给学生提问的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就需要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思考。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创设观察的情境和思考的余地,让学生有机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保护学生的独特见解
由于学生的自尊心理,使得他们大敢大胆提问,唯恐问错问题,受同学嘲讽或遭老师白眼。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经常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又要设法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回答不清或表现不耐烦,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若能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的问题,即使对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也要尽量找出所提问题的合理部分,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必然会激发学生提问题的兴趣,增加提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总之,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造,创新教育清晰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宗旨,并使宏大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更加明确、更加具体、更具操作性。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作者简介
杨阳 (1988---),女,汉族,吉林省乾安县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赞字乡中心校教师,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