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学习细节,共振数学思维
2016-10-21单广红
单广红
【摘 要】数学课堂是由师生双边互动的许多细节构成的,教师要对生成的新信息把脉准确到位,灵活调控,使师生思、情、志达到高度统一,产生“思维共振”效应,在追问、交流、留白与辨析中,不断催生新观点,使课堂学习精彩纷呈。
【关键词】学习细节;思维共振;追问;耐心;留白;辨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5-0026-03
所谓 “思维共振”,是指课堂交流中师生的思、情、志得到了高度统一 , 完全进入一种高度亢奋、 心理相融的精神状态。这种在交流中产生的思维碰撞和协同效应,从而各自围绕共同的问题进行创造性思维,使“不同而和”的新观念脱颖而出,这种效应在教学中叫“思维共振”。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如果能把握好可能产生不同观点和思想的学习细节,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共振,课堂上将会精彩纷呈,惊喜不断。那么小学数学课堂应关注哪些细节?如何让学生产生思维差异?笔者想在此谈一谈调研及教学中的一些想法。
一、拐点处多些追问,调整共振频率
数学课堂是由学生产生的许许多多问题构成的。有的是不懂,有的是不会,有的是质疑,有的是反问,还有的是追问。如果教师能够捕捉时机,恰到好处地进行拐弯,调整共振频率,不懂的重新学习,不会的再次思考,质疑的改变角度,反问的变换方向,追问的继续向前,会使学生的思维状态更活跃,学习气氛会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如下述案例:
案例一:苏教版三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课件呈现对话场景。喜洋洋:分给你月饼的。 懒洋洋:不行不行,我要!
师:看到这个对话,你想到什么?
生1:懒洋洋贪心!
生2:我觉得比少。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一条线,要2条线,4个小块,不到一半。
师:大家拿出月饼的纸片,分给懒洋洋看看。
课件:村长、灰太狼……大伙儿都来了,这下懒洋洋开心吗?
生:不开心,人多分得更少了。
师:这时他吃到多少?
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并没有急着下结论,而是把球“踢”给学生,要求他们动手操作:拿出月饼的纸片,分给懒洋洋看看。学生在亲历实践中验证猜想,感受到“同样大的月饼,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所以”。但教师仍未就此罢休,而是相继来了8个小动物分蛋糕,追问“这下懒洋洋开心吗?”及时让学生积累的学习经验加以运用。此教学片断中,教师在拐点处持续的几个追问,把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第一“直觉”转化成“感知”,通过“猜想—操作—验证—归纳”上升成“认知”,逐步发现数学本质。这些追问,有“峰回路转”之感,有“拨云见日”之效。
二、交流时多些耐心,保持共振和谐
在日常课堂或公开课上,“替代思维”现象较为普遍。所谓“替代思维”,就是甲的思维方法取代了乙的思维。一般存在两种情况:1.教师的思维替代了学生的思维;2.优生的思维替代了后进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倾听学生的回答再多些耐心,不要轻易地打断学生回答,不要剥夺学生发言表达的权力,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审视一些问题,会发现他们的视角更独特,表达更简洁。只有读懂学生思维,才能保持共振和谐。
案例二:苏教版五上“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课件呈现图1:下面图形都表示整数“1”,分别涂色表示“0.6”和“0.06”。
师:1里面有几个0.1?
生:1里面有10个0.1。因为正方形被平均分成10分,其中1份是0.1,一共有10份。
师:0.1里面有几个0.01呢?为什么?对照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0.1里有10个0.01。因为把1条平均分成10格……
师:(打断学生回答)我知道你的意思了,把整数“1”平均分成10分,1个竖条就是0.1,0.1又分成10份,整数“1”一共分成100份,一份就是0.01,一条又是10份,所以0.1里有10个0.1。是不是?
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是……
學生真的和教师想的一样吗?细细分析会发现,教师并没有听懂学生的意思,而是“硬拉”到成人的思考视角:“1”里面有10个“竖条”,即10个0.1,“1”里面又有100个“小方块”,即100个0.01,100里面有10个10,所以得到结论“0.1里有10个0.01”。其实学生是用自己看到的直观模型来解释的。在学生的眼中“0.1”是1个“直条”,“0.01”是1个“小方块”,1个“直条”正好平均分成了10个“小方块”,所以“0.1里有10个0.01”。因为这样的回答偏离了教师的预设答案,这位教师用“替代思维”硬拉回到预设流程上去,把简明精彩的思考“拉偏”。教学中这样的现象很多,教师不能静等学生把话说完,常“接过话茬”而失去宝贵的生成资源。如果教学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教材的呈现顺序稍作调整:先引导学生通过图来认识“0.1”和“0.01”以及两个小数单位间的关系,这是关于小数知识的上位学习;再让学生在两幅图中涂出“0.6”和“0.06”;最后把这两幅图动态融合成一幅图,变出“0.66”(如图2所示),学生会深刻理解这两个“6”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用他们的经验来解释:十分位上的“6”是6个“直条”,百分位上的“6”是6个“小方块”。这样可以用学生的语言,表达出长期困扰教师无法“言传”的“位值”问题,后续学习的多位小数采用“类结构”进行推理,则迎刃而解了。
三、探索时多些留白,拓展共振幅度
教学艺术在于“点石成金”,把“讲堂”变成“学堂”。目前有不少教师在课堂上怀疑学生的学习能力,一节课一直喋喋不休,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反刍的时间,学习效果与预设相差甚远。长此以往,学生习惯当“听众”,新知探索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课堂上应适时给学生留白,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拓展共振幅度。
案例三:苏教版四上“简单的周期”
课件呈现图3。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彩灯、鲜花、和彩旗。
师:它们排列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循环的。
师:盆花是几个一组?第10盆是什么颜色?
生:盆花每3盆一组,分别是按红、黄、蓝的顺序排列的。第10盆是蓝色。
师:第19盆呢?把自己的方法画在纸上。
生1:△□〇 △□〇 △□〇 △□〇
△□〇 △□〇 △
生2:ABC ABC ABC ABC ABC ABC A
生3:藍黄红 蓝黄红 蓝黄红 蓝黄红 蓝黄红 蓝黄红 蓝
生4:19÷3=6(组)……1(盆)
师:19里面有6个3还是3个6?余下的1盆在第几组?
……
执教教师有意识地把盆花、彩灯、彩旗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三个板块平均用力,都是从头问起,“一扶到底”。如果教师在盆花问题上引导学生观察多种想法与算式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发现余数是几,就看这一组的第几盆,而每一组排列的顺序是一样的,所以也可以看第一组的第几盆。学生发现并理解这一规律后,彩灯图和彩旗图大胆留白,让学生在刚积累的学习经验基础上,用“类结构”进行推理。建议作如下设计:1.彩灯图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如果算式正好整除没有余数,怎样判断“第x盏是什么颜色”;2.彩旗图可以在彩灯图的基础上再次拓展,“第x面是什么颜色,其中红色有几面?黄色有几面?”通过这样的调整,设计有层次,探索有坡度,学生在学结构用结构过程中,充分利用“留白”时间,在内省思考中将数学学习引向纵深。
四、反馈时多些辨析,明晰共振波长
畅通良好的反馈机制是一节好课最基本的保障。教师要多走近学生,了解他们遇到什么困惑,容易犯哪些错误,多听听他们是怎样想的。所以,反馈不是简单的比对答案正确与否,而是从差异思考中收集学习素材引导辨析,或方法优化,或辨错纠错,或完善规则等。在作业反馈时,教师要用宽容之心,呵护学生初始萌芽的创新思考,然后委婉地提出科学与规范的要求,明了共振波长,使数学思考更精准。
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二上“5的乘法口诀”时,采用了“大九九”教学策略。在让学生自主列算式编口诀环节,她同时呈现了这两份作业,让学生观察后提提建议(如图4):
通过观察发现,两名学生思考都很有序,第一位学生从上到下都是按“几五”的格式编的口诀;第二位学生根据前一课时的学习经验,发现口诀一般先说小数再说大数更顺口,所以把“六五三十”这一类口诀改成“五六三十”,全班统一了认识,并和我国传统的文化习惯相对接。但是“五五二五”“五七三五”和“五九四五”应写成“五五十十五”“五七三十五”和“五九四十五”。在这样并联呈现的练习反馈中,把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典型问题暴露出来,进行辨析思考,扬长避短,完善认知结构。
再如,有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三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怎样算“46÷2”,学生有很多不同的表达方法,教师收集并呈现如下:
如果用成人的眼光看,前两种做法看上去很不靠谱,会直接评价学生算法错误。但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看,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前一节课,他们刚学过“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二年级又学习过“商是一位数”的表内除法,这两次学习都是一次完成写商。所以,在竖式上只会表达除一次的结果。从他们的书写中发现已有两步计算的初步意识:把46分两次去除。先把“40”平均分成两份,再把“6”平均分成2份。限于现实经验,他们把第一次除得的结果在竖式中表示出来,第二次除得的结果不会在竖式中表示,其实已在脑中完成了。第三种算法已基本接近课本中的要求,机智地用“一次写商”解决了“两次写商”的困难。第四种算法通过分小棒图得出计算结果。最后两种算法看上去不一样,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前一种表达的是“6个一除以2得3个一,4个十除以2得2个十,所以46÷2=23”;后一种表达的是“6÷2=3,40÷2=20,20+3=23”,只是“位值”思考与实际数值思考之差别。“标准”的算法也是人为规定的,所以在没学习所谓的课本上“标准算法”之前,让他们陈述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可以对他们说:“你们真棒!数学家和你们的想法很接近,想看看数学家是怎么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呢?”再对照学生的算法与小棒图,规范的计算过程的演示,逐步在脑中形成整数除法的定位方则: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学习细节是课堂动态生成的产物,举不胜举,需要执教教师准确把脉,精准针灸,这样才能畅通学生的学习思路,有效共振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 陈太春.注意发挥“思维共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0:(6).
[2] 何凤波.小学数学思维策略研究[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2:(4).
(编辑:胡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