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方位名词在表示的位置关系的民族性

2016-10-21赵彩秀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2期

【摘要】空间关系作为客观世界的一种存在关系,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表征手段或处理方式。本文仅从现代汉语方位名词“上”和“下”的意象图式出发,分别对在具体语境中“上”和“下”所表示的具体位置关系进行解构,希望对汉语教学尤其是汉语二语教学中的方位名词细节的教学提供一个参考范例。

【关键词】方位名词;方位认知;意象图式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一、方位认知与意象图式

方位名词则表明主体和参照物之间的关系。我们了解英语中表方位的介词(如over,out等)所表示的都是一个具有动态性质的过程,所以它们中心意象图式中包括三个要素:射体、界标和路径。但本文探讨的是现代汉语中的方位名词体现出来的位置关系,这些都是静态的,不会涉及射体的路径问题。因此,本文中的意象图式中的两个要素“界标”、“主体”(射体凸显出动态意,所以采用“主体”),不存在路径这一要素。

二、“上”和“ 下”的意象图式解构

方位词是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的一个特殊词类,它既具有名词的某些特点,也具有名词所没有的特点,方位词的功能和意义非常丰富。换句话说,在表示客观物体的时间、空间方位时,常常采用结构是“名词+(的)+方位名词”,例如“桌子上”、“春天里”等。在“名词+方位名词”结构表达式中,名词代表的客观事物一般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参照物,在意象图式中表达为界标,但有时会有例外。

(一)“上”所表示的位置关系图式解构

“ 上”是表示主体与界标在垂直空间上的方位关系,二者属性相同。我们以具体的语言实例及其意象图式来解构“上”所表示的位置关系。

1.书在桌子上

2.气球飘在房子上

如上所示,图一是“书在桌子上”的图式,主体表示“书”,界标表示“桌子”,主体在玩界标的上面,且二者在垂直空间上是接触的。图二是“气球飘在房子上”的图式,作为主体的“气球”在以“房子”为界标的上方,二者在垂直空间上存在很大空间,是分离的。

由此可以看出,都是在表处所的短语中,“上”的实际表示的位置关系还是有细微差别的,但是以上两种都符合“名词+方位名词”,名词代表参照物即界标,方位名词代表主体和界标的关系。那么,看看下面的例子:

3.风筝飞在天上

4.灯在天花板上。

在这两句话中,表处所的方位短语“天上”。“天花板”符合“名词+方位名词”结构,但这里的“上”不是表示“风筝”和“天”、“灯”和“天花板”的位置关系,因为“天”和“天花板”并不是界标,也不是“风筝”和“灯”的参照物,它们表示的是风筝和灯所在的处所。那么,句子里没有参照物,意象图式的界标怎么表示在哪?

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人类的认知多以自身的体验为出发点的,而在例(3)、例(4)中,“天”和“天花板”都超出自身体验之外,所以不能很好地当参照物。再者由于语言的经济性,例(3)和例(4)中表示自我、地面等这一类可体验感知到的参照物便被省略了。这样就可以知道图二所表示的意象图式也符合例(3)、例(4)的表达。

除上述三种情况外,“上”所表示的位置关系图式还有一种细化情况,如:

5.画挂在墙上

“画”和“墙”的位置关系表现水平的空间位置上,这该如何解释?有两种解读方式:(1)把地面作为界标,“墙”只是“画”所在的处所,其图式如图三所示,其实是图一的变式;(2)把“墙”做界标,其意象图式是图一的旋转90°的变式。

(二)“下” 所表示的位置关系图式解构

方位名词“下”和“上”具有对称性,前面已经对“上”所表示的位置关系做了详细解释,以“上”为例我们可以试着类推“下”所表示的位置关系。我们还以具体语言实例及其图式来说明“下”在具体语境中所体现的位置关系。

6.鞋放在床下

7.书在你脚下

图四:“鞋放在床下”的图式 图五:“书在你脚下”的图式

图四表示的是“鞋放在床下”的意象图式,界标表示“床”,表示“鞋”的主体在界标下面,二者垂直空间中不接触。在图五中,“主体”和界标的关系同图四一致,但主体和界标之间在垂直空间上有很大距离,二者是分离的。同“上”的意象图式一样,这两种图示的主体和界标都可以在句子中找到。在语言实例中,也有不显示界标的。如:

8.鱼在水下

在例(8)中,主体很明显是“鱼”,“水”只表示“鱼”所在的处所,界标可能是水面,也可能是感知者,只是在句子中省略了。这句话的意象图还是图式四。

(三)方位名词“上”和“下”的中心意象图式

总的来看,“上”和“下”所代表的位置关系分别有两种,如果在进一步概念化,把界标看作一个水平空间的一个面的话,“上” 和 “下”还可以进一步地抽象話、概念化,我们就能得出“上”和“下”的中心意象图式,图式如下:

图六、图七分别是汉语方位名词“上”和“下”的中心意象图式。从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图六是图一和图二的进一步范畴化结果,图七是图四和图五的进一步范畴化的结果。在这两个图式中界标被简化为一条直线L, A、B代表的是主体,两者不同的是A表示的是主体与参照物接触时的模式,B表示的是主体与参照物分离时的模式。但是,同一时间点上,一个主体和界标的关系只能有一种模式,非A即B,不能同时存在。至于S只是表示主体的存在区域。因为如果区域太大,有可能会超过感知者的感知范围,这时候“上”或“下”所表示的位置关系即使成立,也是很牵强的,所以为主体限制一个区域S也是有必要的。主体在S这个区域内,同界标L存在“上”或“下”的位置关系,不论主体是A还是B,都符合“上”或“下”的中心意象图示。

通过意象图式的解释,可以明确“上”和“下”在具体语境中所表示的位置关系是有差别的,但只需要两个中心意象图式就能完全概括完。然而在英语中想要完全表达清楚汉语的“上”和“下”所表示的全部位置关系,我们找不到完全相对应的词语。

三、结语

不同的语言所体现的方位认知体现出不同的的民族性。现代汉语方位词在具体语境中体现民族性反映了汉民族对空间方位认知独特性。因此在汉语教学尤其是汉语二语教学中的方位名词的教学中,必须从汉民族的方位认知角度入手,这样才会在跨文化交际中预防在表达具体位置关系过程中出现的偏误。

参考文献:

[1]吴为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64-165.

[2]刘海燕.现代汉语的方位短语及其相关结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

[3]余求真.方位名词用法的认知解释[J].人文丛刊,2008,6.

[4]戴浩一,叶蜚声译.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上)[J].外国外语言学,1990,5.

作者简介:赵彩秀(1990-),汉族,就读于西北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