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铜文物腐蚀与保护研究

2016-10-21任艳艳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2期
关键词:腐蚀保护策略

任艳艳

【摘要】近年来,我国考古事业不断进步,出土了大量青铜文物,研究青铜文物腐蚀与保护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青铜器腐蚀的机理。在探讨除锈法、清洗法等保护青铜文物具体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提出了个人对此的几点思考与建议,阐述了个人看法。希望本文的研究,对青铜文物的保护工作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青铜文物;腐蚀;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G17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作为考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青铜文物的腐蚀与保护问题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青铜文物保护的实践水平,从而对我国考古事业提供可靠保障。

二、概述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具有种类繁多的文物,这些都是历史遗留的重要产物。作为古代文化与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考古出土文物是古代文明信息获取的重要载体。通常分析与探究文物,可以对文物的性质、制作方式、产地及制作年代等信息进行有效获取,通过相应保护措施加大出土文物保护力度,可以为古代文明研究与历史遗产保护等提供可靠的保障。作为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青铜器因其珍贵的铭文、华美的纹饰及独特的造型等得到世人的关注。在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及科学价值中青铜器具有较高的价值体现。但青铜器因长期在地下埋藏及出土后存储条件十分有限,导致古代青铜器文物保护中面临极大的挑战。为此,相关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必须对现阶段青铜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为传承与发展青铜文物保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青铜器腐蚀的机理

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青铜器很可能出现腐蚀的现象。这些外界环境主要包括细菌水分以及土壤酸碱度,还有大气中一氧化碳和臭氧的影响,以及工业区有害气体如硫化氢、近海盐雾的影响。另外,一些青铜器的本身集体组成也会引起腐蚀,大部分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使每一微区内的电位各不相同,最终形成多组微电池,如果环境中富含氯离子或变为潮湿时,就会引发严重的腐蚀。所以,即便青铜器所产年代有时候是一样的,但由于不同地位环境有所差异以及青铜器本身的组成成分等,其也会遭受不同程度的腐蚀,这就增加了研究青铜器腐蚀的难度。

(一)全面腐蚀

主要是指腐蚀在青铜器金属表面皆有发生,而且其腐蚀的分布一般不存在规律性,腐蚀的类型通常都是微电池腐蚀。当青铜器有腐蚀发生时,氧化亚铜(Cu2O)为最先出现的腐蚀产物,其反应机理如下:陰极:2H2O+O2+4e→4OH-;阳极:Cu→Cu++e。

如果阴极和阳极区域较近,铜离子就会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反应,从而在青铜器表面生成氧化亚铜。其反应方程式为:2Cu++2OH-→Cu2O+H2O。

(二)小孔腐蚀

小孔腐蚀指在青铜器表面上有腐蚀发生在其某一点上,并集中向器物深处延伸。青铜器一旦感染上青铜病,一般都会有腐蚀产物瘤出现,器物上面堆积有硬质的腐蚀产物堆,蚀孔表面会出现暗红色的氧化亚铜,蚀孔的底部则会出现白色的氧化亚铜。小孔腐蚀的作用原理为:

如果青铜器表面的某一个部位的氯化亚铜层进入大量的水和氧气时,就会与氯化亚铜发生反应,从而形成碱式氯化铜,其方程式为:4CuCI+4H2O+O2→CuCl2·3Cu(OH)2+2HCI。当环境中的氯离子与铜接触产生反应,就会有盐酸和白色的氯化亚铜生成,氯化亚铜又与盐酸反应从而生成碱式氯化铜。因此,粉状锈蚀出现在器物的表面,更加便于氧气和水的侵蚀,从而导致锈蚀往深处扩展,毁坏器物。

四、保护青铜文物的具体方法

(一)除锈法

文物修复者在对青铜文物进行除锈工作时,必须首先对青铜文物的锈蚀成分及锈蚀结构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的了解,然后再去除对造成青铜文物损害的锈,以及当前环境下可能继续锈蚀青铜文物的锈。另外,在对青铜文物进行除锈工作时要特别注意不能损伤到青铜文物,对状态比较稳定的不会继续扩散的锈蚀产物原则上可以不用去除。对青铜文物进行除锈工作通常可采用机械除锈法和化学除锈法。

(二)清洗法

文物修复者在对青铜文物进行清晰工作时,通常可以采取机械清洗法和化学清洗法。为了能够对遗留在青铜文物上的铸造时的痕迹、铭文以及纹饰等历史痕迹进行充分的解读,文物修复工作者必须对青铜文物进行清洗工作。通过对青铜文物表面生成的不稳定有害锈蚀产物进行清洗工作,不仅可以充分恢复青铜文物的最原始的真实面貌,还可以为青铜文物的研究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三)补全法

文物修复者可以采用补全的方法对青铜文物的残缺部位进行修复。在对青铜文物进行补休时,应该根据青铜文物的残缺程度选择相对应的修补材料,并且选用的修补材料必选要求其兼容性、可逆性以及可识别性都非常好。另外,在对青铜文物进行修补时,一般选用的材料是环氧树脂,为了与青铜文物表面的颜色保持一致,可以在环氧树脂里面加入一定量的矿物颜料。完成修补工作之后,还要等到胶液充分凝固后,将刀片加热刮掉溢出的胶液,使青铜文物的表面平整光滑。

(四)做旧法

文物修复者在对修青铜文物进行做旧修复工作时,对文物修复者的技术要求非常高。青铜文物表面效果修复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作旧工序是否做到位。通过作旧的方法对青铜文物进行修补,可以使青铜文物修复过的部位与原来的面貌保持一致,不露丝毫痕迹。采取作旧法的最终目的是要使青铜文物本身的旧和做出来的相比完全一致。采用作旧法通常可采用画、涂、抹等多种手法,根据青铜文物修复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手法进行作旧。

(五)粘接法

文物修复者在对青铜文物进行修复工作时还可以采用粘接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锡焊接修复,因为用锡焊接会造成青铜文物的局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对青铜文物造成损伤。因此,通常可采用环氧树脂进行粘接修复。具体的使用情况应该根据的青铜文物的表面颜色调配出与之颜色一致的胶液,然后均匀地涂抹在青铜文物的破损部位,将残片对接好以后,迅速将粘接处用胶带缠住,再用橡皮泥进行固定,使青铜文物充分恢复原来的面貌。

五、几点思考与建议

去除青铜器有害锈的方法和试剂很多,由于各地出土器物的质地不同,加之藏品保存环境的差异,对于被处理的青铜器究竟采用哪种方法,应依照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使用。不当的化学处理,常常会对青铜器表面长期形成的薄而致密的氧化物和金属矿化物等皮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因此要尽量采用较温和的对皮壳不起破坏作用的化学方法处理,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对青铜器做去锈处理时,修复者应有很高的自觉性和很强的责任感,因为使用的每一种化学试剂都会对青铜器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要随时注意所发生的变化,避免在去除铜锈时对青铜文物造成新的损害。对每一件要修复的青铜器,应建立健全保护档案,便于随时考察保护处理的效果,同时为该青铜器以后的修复工作提供参考资料,这体现了保护原则中保证文物真实性的原则。

此外,从技术、青铜器的微观结构以及考古意义方面不可能彻底清除造成青铜器腐蚀的氯离子,而任何封闭手段也仅起到相对的缓蚀作用。因此,对腐蚀青铜器保护的最有效方法应从研究和控制腐蚀环境入手,这就是保护原则中的最小干预原则。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青铜文物腐蚀与保护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青铜文物腐蚀与保护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在具体保护过程中方法与措施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李晓东,张永琦,安梅梅,等.出土青铜文物的腐蚀与常见缓蚀剂应用研究综述[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05):7-10.

[2]王成.浅析馆藏青铜器文物的腐蚀与防护措施[J].金田,2014(01):375-377.

[3]翟星.滇青铜器:古滇文明的原传介质[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5(08):117-118.

猜你喜欢

腐蚀保护策略
镀锌产品表面腐蚀现象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