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犬蠕形螨的病因、临床症状与防治措施

2016-10-21张卓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诊治病因症状

张卓

摘要:犬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哺乳动物,深受人类的喜爱,饲养率非常高。犬的寿命大约为十几年,小型犬比大型犬的寿命稍长些。饲养过程中,应该避免犬发生疾病,以延长其寿命,而实际生产中,寄生虫病是最常见的疾病,蠕形螨病就是其中比较多发的皮肤寄生虫病。本文主要叙述犬蠕形螨的发生原因,并且总结相应的诊治措施,供参考。

关键词:犬;蠕形螨;病因;症状;诊治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5-0139-01

蠕形螨病在实际的临床生产中也称为毛囊虫病或脂螨病,病原就是蠕形螨虫,对外界的抵抗力比较强,通常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存活多日。蠕形螨病的发生不具有季节性,所有年龄犬都有发病的可能,其中3~10月龄幼犬是主要的发病群体,从品种上看,沙皮犬、北京犬和腊肠犬感染蠕形螨的情况比较多见,一般还会出现细菌或者真菌继发感染的情况。

1 病因分析

蠕形螨属于永久性的寄生虫。健康犬的身体上都会有蠕形螨存在,但是量很少而且不会发病,属于条件性具有致病性的寄生虫。如果犬的皮肤发炎或者受到损害、机体营养不良、发生免疫抑制、生活环境温度和湿度都比较高,就会导致犬体的螨虫大量繁殖,从而引起蠕形螨病的发生。蠕形螨主要是吸食宿主的细胞内容物,摄取皮脂分泌物,从而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虫体的螯肢、足爪活动的机械性刺激,出入毛囊携带病原菌,从而造成患犬继发微生物感染。通常,蠕形螨可以通过犬之间的互相接触而导致接触性传播,或者接触传染媒介造成传播,也可以通过胎盘进行垂直性的传播。

2 临床症状

鳞屑型:此种类型患犬的眼眶周围、额部、鼻部、嘴唇等有脱毛、圆形红斑和脱屑的现象。皮肤粗糙,有的有小结节,后期呈蓝灰色,通常没有瘙痒表现。如果患犬体表可见红斑,则表明皮肤有炎症,感染比较严重或者是治疗不当或不予治疗的患犬,会导致全身感染。

脓疱型:此类型感染严重的患犬被螨虫寄生的毛囊膨胀,皮肤可见大小不一的丘疹、结节、脓疱,挤压时会有脓汁排出,其中有大量的螨虫和螨卵。被毛脱落,脓疱溃破后形成溃疡,大多都有异味、恶臭。严重感染的患犬可见蜂窝织炎和结痂,机体脱水,病犬消瘦,最终衰竭而死亡。

3 防治措施

预防:平时注意增加犬的饲料营养,饲养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保证犬舍的卫生,环境适宜干燥,定期对犬进行消毒和驱虫措施,尽量给犬提供营养丰富的日粮,避免犬采食营养过于单一的日粮,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该充足,同时补充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犬的被毛应该按时进行清理,尽量保持清洁状态,夏季天气普遍炎热,犬5~7天用犬用香波洗澡;而冬季气温偏低,犬7~10天用犬用香波洗一次澡,如果患犬感染全身性蠕形螨病则不能留作种用,正确的处理方式就是及时进行淘汰处理。一般局部感染蠕形螨的患犬预后良好。避免蠕形螨病进行垂直传播,应该禁止患犬进行交配繁殖。平时还要避免患犬与病犬接触,避免造成疾病的直接接触传播。

治疗:临床中常采取局部及全身疗法。皮下注射1%伊维菌素或多拉菌素,每次每千克体重0.05~0.1mL。7~14天后必须重复给药1次。采用体外杀虫剂,如辛硫磷、双甲脒水乳液等对患部进行涂擦,但是要注意会有一定的副作用,用药浓度应该掌握。继发脓皮病时应用氨苄青霉素,每次每千克体重4~5万U,连续3天给药,还可以采用头孢菌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超过3/4的青年犬感染全身性蠕形螨病能够治愈。但是成年犬的治愈率是由于患犬的整体健康状况决定的。

4 小结

犬蠕形螨是慢性的皮膚寄生虫病,有报道说该病与犬的内分泌发生异常有关系,如果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要及时并且长时间的进行综合性的治疗。给患犬连续2~3个星期用药治疗,通过3次的深部皮肤刮片呈阴性之后可以停止用药治疗,表面的临床症状消失后也不能马上停药,应该继续坚持用药一段时间,可自行停药,以巩固疗效。

给患犬用药也应该注意,比如某些犬对伊维菌素或者多拉菌素具有禁忌症,对这两种药物异常敏感的犬,临床中应该忌用。

对体质衰弱、食欲减退的病犬,应给予能量合剂用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10~40U/次、辅酶A50U/次,静脉滴注,静滴速度要缓慢。

驱虫药物在选择的时候应根据患犬的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的用药,不可以随意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反而会导致损失严重并且造成惨重的经济负担,治疗时的用药剂量要准确,不能过多或者不足,以免造成患犬再次药物中毒。治疗的用药原则是低毒、广谱、高效、安全。

患犬发病后,适宜在早期采取隔离的治疗措施,发现病犬后尽早到动物医院请求兽医进行准确的诊断并采取合理的治疗手段,如果错过第一诊断与治疗的时间,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

猜你喜欢

诊治病因症状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治新进展
研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用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效果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原来我们都有病
寻找发热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