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替卡因用于牙体牙髓病治疗的麻醉效果分析

2016-10-21马淑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

马淑华

【摘要】目的:在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阿替卡因进行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方法:以2015在本院门诊部接受治疗的12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对象,按照麻醉方法的差异进行组别划分,将接受盐酸利多卡因麻醉的6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配至对照组,将接受阿替卡因麻醉的另外6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配至实验组,对比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总效率为98.33%(59/60),对照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总效率为86.67%(52/60),P<0.05;同时,实验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生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对其使用阿替卡因进行麻醉,麻醉效果显著,且麻醉生效时间短,有利于治疗的进行。

【关键词】牙体牙髓病;阿替卡因;治疗;麻醉

目前,临床上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主要方法是开髓治疗以及拔髓治疗。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以近年在本院就诊的12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对象,研究阿替卡因在该疾病患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120名对象均为2015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对全部牙体牙髓病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麻醉方法的差异进行组别划分,将接受阿替卡因麻醉的6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将接受盐酸利多卡因麻醉的6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男女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3.33%和46.67%;年龄在18岁至54岁之间,平均(36±0.6)岁。实验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男女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51.67%和48.33%;年龄在19岁至53岁之间,平均(36±0.3)岁。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之间的性别差异以及年龄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牙体牙髓病患者均进行颊侧粘膜膜下局部浸润麻醉,并且使用同规格的加压注射器。对照组牙体牙髓病患者使用盐酸利多卡因进行麻醉,针对前牙牙体牙髓病患者,给予1.0毫升至2.0毫升的盐酸利多卡因,针对后牙牙体牙髓病患者,给予2.0毫升至3.0毫升的盐酸利多卡因。实验组主要使用阿替卡因进行麻醉,针对前牙牙体牙髓病患者,给予1.0毫升至2.0毫升的阿替卡因,针对后牙牙体牙髓病患者,给予2.0毫升至3.0毫升的阿替卡因[1]。

1.3 观察指标

将本次研究的麻醉效果分成三个等级,分别是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经麻醉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未感受到疼痛,治疗顺利进行。有效:经麻醉后,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轻微疼痛感,但是在患者的耐受范围之内,治疗仍然能够顺利进行。无效:经麻醉后,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并且不在患者的耐受范围内,治疗无法顺利进行。麻醉总效率=有效率+显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资料以SPSS 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以t检验,均取平均值,以P<0.05表示比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效果分析

实验组牙体牙髓病患者中,麻醉显效30例(50%),麻醉有效29例(48.33%),麻醉无效1例(1.67%),该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总效率为98.33%(59/60)。对照组牙体牙髓病患者中,麻醉显效26例(43.33%),麻醉有效26例(43.33%),麻醉无效8例(13.33%),该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总效率为86.67%(52/60),两组患者的麻醉总效率差异P<0.05。

2.2 两组麻醉生效时间比较分析

对照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2.4分钟至5.2分钟,平均起效时间为(3.8±0.3)分钟。实验组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为1.8分钟至4.0分钟,平均起效时间为(2.8±0.5)分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P<0.05。

3 讨论

牙体牙髓病属于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口腔疾病,该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牙周剧烈疼痛等。牙体牙髓病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工作或者学习[4]。目前,临床上常常将盐酸利多卡因以及阿替卡因应用在牙体牙髓病患者的麻醉治疗中[5]。阿替卡因属于酰胺类药物中的一种,其主要分子结构为芳香环,具有非常好的脂溶性;将阿替卡因应用在局部麻醉治疗中,其药物浸润能力、扩散能力和组织穿透能力都非常强,因此,其麻醉效果非常理想。而盐酸利多卡因属于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虽然该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随着盐酸利多卡因使用剂量的增多,药物给患者机体所带来的毒性也就越强。为了研究阿替卡因和盐酸利多卡因用于牙体牙髓病患者麻醉治疗中的效果,笔者以本院2015年接收治疗的12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经研究数据显示,使用阿替卡因局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其麻醉总效率要显著高于使用盐酸利多卡因麻醉的牙体牙髓病患者;并且前者的麻醉起效时间要比后者更短。

综上所述,在牙体牙髓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阿替卡因进行麻醉,不仅麻醉效果显著,而且麻醉起效时间更快,有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展开,帮助患者减轻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运用。

参考文献

[1]赵林琪.牙体牙髓病治疗中阿替卡因肾上腺素的麻醉效果[J].中外医疗,2014,(06):6667.

[2]杨文章,张爱华.观察复方阿替卡因(碧兰麻)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J].中国医疗美容,2014,(06):181186.

[3]夏雨秀.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13):2807.

[4]罗瑜.复方阿替卡因用于牙体牙髓病治疗的麻醉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6):5152.

[5]杨淑英.复方阿替卡因用于老年人牙髓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16):6163.

[6]陈勇.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4):9596.

猜你喜欢

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探究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多次法根管治疗和一次性根管治疗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对咀嚼功能的影响研究
牙体牙髓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案研讨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