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在胃癌胃大部切除护理中的应用探究

2016-10-21徐彩霞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理干预胃癌

徐彩霞

【摘要】目的:探讨对胃癌患者行胃大部切除术采用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60.0%,观察组为20.0%,两组患者在不良情绪发生率方面对比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干预;胃癌;胃大部切除

胃癌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据调查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胃癌发生率居于首位,每年死亡人数约为16万,且恶性肿瘤致死人数中胃癌死亡率占23%左右[1]。经研究得知,在胃癌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心理因素作用巨大,常会出现不良情绪,甚至会出现免疫力持续下降的情况,影响治疗。所以,使患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肿瘤复发,改善预后。为研究心理护理模式在胃癌患者胃大部切除护理中的效果,本文以本院收治的20例行胃大部切除的胃癌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取随机方式,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20例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胃大部切除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心理干预。观察组男7例,女3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48.5±2.6)岁;对照组男6例,女4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46.8±3.4)岁;经对比发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环境护理、日常护理、康复锻炼等,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心理干预,具体如下:1)消除患者复杂心理:患者长时间遭受病痛折磨,心理多抑郁、焦虑以及紧张,为此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病情实际、性格特点与心理表现开展心理疏导,与其亲切沟通交流,拉近护患距离,使其获得安全感与心灵慰藉。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亲近感与依赖感。鼓励家属在护理过程中积极参与,多加陪伴与疏导,鼓励与关爱患者,使其树立治疗信心,保持心态积极乐观。2)增强患者自信心:胃大部切除患者多数了解自身疾病的严重性,因此易失去生活信心,产生消极悲观念头。多数患者会产生“我已经成了废人,会给家人增加经济负担”的想法,从而出现消极情绪,有的患者甚至因此产生轻生念头。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倍关怀上述患者,尽量谈论轻松话题,多使用鼓励性语言,使其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动员亲朋好友多探视、多关心患者。时常播放轻柔舒缓音乐,鼓励患者看电视、做游戏或运动等,拓宽兴趣爱好,使其享受生命之美,进而增强自信心。3)护士需强化自身专业素质:在护患沟通中护士要学会合理利用沟通技巧,且具备高度责任心与高水平的专业知识,由此才能感染患者。在沟通时护士要完全基于患者角度,将其作为自己的亲人,培养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依赖感,积极运动医学心理知识对患者精神困扰与问题予以解决,开展科学疏导,使其从困境中脱离,且积极启发、引导以及解释,使患者认知自我价值。

1.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不良情绪,共3类,其一为焦虑与紧张,其二为抑郁与悲观,其三为完全失去信心与轻生[2]。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进行数据统计,检验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及t检验,(x±s)表示所得的计量数据,若P<0.05,则说明数据之间存在差异。

2 结果

在不良情绪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为2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60%,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由此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较好,详细数据见表1。

3 讨论

胃大部切除主要用于治疗严重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癌,为普外科常见手术,主要特点为手术范围大且时间长[3],术中会大量出血,故而术后并发症多,因此患者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如果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患者长期处于焦虑、抑郁以及悲观等负面情绪下,很有可能对生活失去信心,这样非常不利于病情的恢复,而且还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甚至有一些患者还会出现轻生的念头,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一定要积极开展心理干预,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尽量取得患者的信任,全面关注和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如果发现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应当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逐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同时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做游戏或运动等方式放松心情,嘱咐患者家属多关心、安慰患者,使患者感受到亲人的关心、世界的美好,进而增强自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生理与心理应激,进一步增强手术疗效,加快康复速度。本组注重消除患者复杂心理,增强患者自信,使其感受到世界美好与自身价值,由此改变心理状态。对照组不良情绪发生率为60.0%,观察组为20.0%,两组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与类似的研究结果相似[45]。

综上所述,对行胃大部切除地胃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进而加快康复速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莉鹏.心理干预在胃癌胃大部切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03):14991500.

[2]杨晓娟.胃大部切除患者外科护理的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3):244.

[3]孙秀茹.结构式心理干预对胃大部切除術患者焦虑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4,(12):19071908.

[4]杨菊菊.心理干预在胃癌胃大部切除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5):19841985.

[5]郭香荣,孙云霞.综合护理干预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4):2728.

猜你喜欢

心理干预胃癌
长期吃大蒜能降低胃癌死亡率
胃癌癌前病变有哪些,该如何早期发现和治疗
早期胃癌手术治疗方法有哪些
预防胃癌——从身边小事做起
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预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胃癌筛查首选胃镜